APP下载

张巧:破除心中的“紧箍咒”

2023-09-20陈建军魏萌

新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雯小博小云

陈建军 魏萌

大气直爽的性格、雷厉风行的作风,这是湖北省第七届“新锐班主任”、潜江江汉油田外国语学校教师张巧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一番交谈下来,记者很快就感受到了张巧心思细腻的一面。

“进入学校的时候,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各自的性格和习惯。同时,部分学生也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认知,比如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等。”张巧说,“这些错误的认知就像紧箍咒一样,禁锢了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发展。”

“要破除学生心中的‘紧箍咒,我认为可以从树立信心、激发动力、增强成就感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张巧说。

“人多了我就害怕……”

学生入学后,张巧每三天挑选一首简单的唐诗,作为背诵任务发给学生,但不要求每首唐诗都背下来。课间,学生如果能当着同学们的面背诵唐诗,就可获得1个积分。然而,第一个月都快结束了,班上就只有小然没有在同学面前背诵唐诗。

小然妈妈告诉张巧,小然在家里已经把每首唐诗都背得滚瓜烂熟了。张巧问小然:“听你妈妈说,你在家已经会背很多首唐诗了,能不能在班上背出来?”小然点点头,马上又摇摇头:“我……我不敢在班上背。老师,人多了我就害怕……”

为什么小然不敢在大家面前背唐诗呢?小然妈妈告诉张巧,她和小然爸爸忙于生意,在小然小的时候,经常把他一个人关在家里。时间久了,小然习惯了一个人玩,也没有其他玩伴,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根据小然的心理状态,张巧决定分三步走,帮助小然树立当众表达的信心。

第一步,让小然拥有放松的状态。这天,张巧把小然叫到办公室,说:“你都会背唐诗了,却拿不到积分,好可惜呀!老师为你破个例,允许你在家里背诵,让你妈妈拍成视频,我在班上播放给大家看,行吗?”

“可以!”小然对此有信心。

当天晚上,小然妈妈给张巧传来了10个视频,也就是当月的10首唐诗,小然都背完了。张巧也兑现了诺言,给了小然10个积分。

第二步,逐步给小然增加压力。第二个月的唐诗背诵开始了,张巧早早找到小然,笑着问他:“上个月拿了10个积分,开不开心?这个月你能拿几个积分?”“我还要拿10个!”小然说。“但是,这个月我希望你只在家里背诵9首唐诗,剩下的1首我们试试在班上背诵,可以吗?你要是能在班上背出1首,我就把10个积分都给你!”张巧提出了要求。对小然来说,哪怕只是当众背诵1首唐诗,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月末,小然鼓足勇气站上讲台,磕磕绊绊地背完唐诗。背完的那一刻,小然既如释重负,又欢欣鼓舞。

就这样,张巧一点一点地“加压”,从1首唐诗到5首唐诗、10首唐诗,小然慢慢地适应了在很多人面前背诵的状态,上课偶尔也能当众回答问题了。

第三步,给小然更多当众表达的机会。在张巧的班上,每个月都会举行“整本书阅读”活动,各小组上讲台分享当月共读的图书,并表演一个和所读图书相关的节目。刚开始,小组会把最简单的任务分配给小然,比如:上台汇报的时候,由小然来宣读本月小组共读的图书标题;表演的时候,为小然安排只有一句台词的角色。小然只要能顺畅地读完标题、讲完一句台词,张巧就会给他们小组加分。随后,小组逐渐给小然安排说话多一点的任务,比如让他复述当月读书的主要内容。一开始,小然还要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稿子,结结巴巴地照着念。在小组成员的鼓励下,小然读得越来越流畅,有时甚至能脱稿。现在,小组经常会将最重要的读书心得分享和荐书任务分给小然。

面对小然这样的学生,要让他有一个“心理脱敏”的过程,一点一点加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树立当众表达的信心。“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相信现在的他,面对再多人也能自信地表达。”张巧说。

“我真的做不完……”

“张老师,你们班的小博又没有写完作业!”学校课后托管结束后,负责托管的老师回到办公室,就忍不住向张巧“吐槽”。

每天放学,别的同学都能完成3科的课后作业,小博连1科都完成不了。“其他同学都写完作业了,你怎么还剩这么多呢?”张巧问小博。“作业太多了,我真的做不完……”小博每次都这么回答。

和小博家长聊过几次后,张巧发现,小博家长经常会对小博说“慢慢来,不着急”“做不完也不要紧”之类的话。在家长不经意的影响下,小博做事越来越慢,作业也一直做不完。

怎么激发小博做作业的动力,让他积极行动起来呢?张巧发现,小博做别的事情都慢吞吞的,唯独放学特别积极——因为每天放学是妈妈来接他,他依赖妈妈,迫不及待想见妈妈。何不以这一点为突破口?张巧的心里有了计划。

一天中午,张巧将小博叫来办公室,说:“小博,按照规定,大家都必须在学校完成全部作业后才能放学回家。托管老师已经向我反映过好多次了,你总是写不完作业,放学却很积极。从今天开始,你什么时候完成了作业,托管老师什么时候送你下楼找妈妈。”

“老师,我做不完的……”小博还是这句话。

“其他同学都能完成作业,我相信你也行。这样,我对你降低要求,每天放学前至少完成语文和数学两科的作业,英语作业可以带回家去做,可以吗?”张巧退了一步。

“我试试吧!”小博不太情愿地答应了。

这之后的一个月,张巧随时关注小博的表現。当发现没做完作业,放学就不能第一时间去找妈妈后,小博终于开始加快速度写作业了。

有了好的开始,张巧决定再给小博一些动力。按照班规,学生每获得10个积分就可以兑换一包零食,但小博完成不了作业,每次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孩子吃零食。

一天,有个孩子兑换零食时,张巧撕开两包连在一起的零食,不小心将其中一包撕破了一个口子。张巧灵机一动:“这包零食撕破了,不好再奖励给其他同学了,好可惜呀!小博,你是不是也想要?今天要是能在放学前完成3科作业,我就把这包破了的零食奖励给你,你能做到吗?”小博连连点头,居然赶在放学前完成了全部的作业,拿到了这个特别的奖励。

见奖励零食有效,张巧又单独给小博制作了一张积分表。小博完成3科作业后,可以获得3个积分,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破损的零食、几颗糖果、漂亮的贴纸等。小博的积分如果达到了10分,他还可以再兑换一份完整的零食。几个月下来,小博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完作业了。

要改变小博做事磨蹭、漫不经心的状态,只是敦促他完成作业还不够,家长的教育配合也很重要。张巧专门找时间和小博的父母沟通,要求他们在家里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张巧给家长支的招是“划定时间截点”,即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如早上七点半必须出门上学,时间到了,不管小博有没有吃完早饭,爸爸都不能再等待,必须马上拉着小博出门。为了增加小博的紧迫感,张巧建议家长在家给孩子设定倒计时形式的闹钟。小博看到时间一点一点地逼近截点,做事情自然就快了。

为了配合家长在家的教育,张巧在班上也规定了一些时间截点,比如每天早上八点,上课铃一响,科代表就必须把作业交到老师办公室,没有在八点前交作业的,都视为没有完成作业。一段时间下来,小博发现自己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晚上就不用熬夜写作业了,早上都能按时到校了,还能时不时得到奖励,做事的劲头越来越足了,磨蹭的习惯就慢慢地改掉了。

像小博这样的孩子,可以通过动机诱导、即时奖励、负性强化的方法激发动力。“有了做事的动力,他就会成为一个效率高的孩子。”张巧说。

“我什么都比不过他们……”

小云的父母离异后,她和妈妈一起生活。后来,妈妈再婚,又生了一个弟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小云变得内心敏感,沉默寡言。

上个学期开学不久,小云就找到张巧,要求换个学习小组。张巧很奇怪:小云所在的小组,组长是班长小雯。小雯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不仅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能歌善舞,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其他同学为了进小雯的小组都挤破了头,小云为什么要退出呢?之后的两天,张巧观察发现,课堂小组讨论时,小雯是小组发言最积极的人,而其他组员往往都附和或者补充小雯的观点;课间活动时,小组成员也总是以小雯为中心。看来,和小雯同一个小组让小云有了很大压力,要求换小组不过是逃避之举。

张巧安排小云和小雯同一个小组,本意是希望小雯带动小云成长,但是,小雯的优秀反而激起了小云的自卑感,让她畏缩不前。小云即使换了小组,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怎样让小云走出自卑的阴影呢?

张巧认为,拥有良好的成就感可以帮助小云克服自卑心理。

和小云的妈妈沟通后,张巧找了个机会,和小云在校园里边走边聊。

“小云,你和小组的同学相处得还好吗?”

“同学们都很好……”小云轻声细语地说。

“那你为什么想换小组呢?”张巧又问。

“我什么都比不过他们……我觉得去了别的小组会更好一些。”

“你也很优秀,他们也有比不上你的地方呀!”张巧看着小云,真诚地说:“你妈妈告诉我,放学后你经常去妈妈店里,帮她打扫卫生,还能帮她接待顾客。据我了解,其他同学在家里都很少做家务,更别谈帮妈妈工作了。”

“真的吗?”小云的眼中多了几分惊喜。

“当然是真的。你妈妈还让我告诉你,你在她心里是最棒的孩子。”

妈妈的话让小云开心不少。张巧接着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我们要学习其他人好的地方,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好不好?”

“我可以吗?”小云还是有些迟疑。

“你要相信自己,大家也会帮助你的。”

张巧的鼓励让小云初步认可了自己,没有执着于换小组了。

接下来,张巧私下找到组长小雯,请她在小组活动中多给小云一些表现的机会。课外,张巧鼓励小云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给小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培养能力的舞台。

不久后,学校要举办“唐诗飞花令”活动,要求每个班推荐一位主持人。小云虽然从来没有做过主持人,但她嗓音条件不错,普通话也标准,张巧决定推荐她做活动主持人。在准备的过程中,小雯耐心地指导小云的站姿、语速、表情等,小组其他成员也当起了小评委,给小云提建议。小云妈妈知道孩子准备做活动主持人后,专门为小云购买了一套汉服。活动当天,小云妈妈还到学校为小云化了一个漂亮的妆,让她成了活动中最漂亮的小主持人。

成功的舞台初体验提升了小云的成就感,她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也更多了。

在张巧的支持和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这一年小云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电影配音比赛、“六一”儿童节拉拉操表演、手抄报展示等。一次次的成功体验,让小云不再否定自己。現在,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试试,我可以!”

对于小云这样的孩子,要让其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再使其不断体验成功,增强成就感,如此,自卑感就会消散。“我相信,她已经在不断的成功中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张巧说。

对于那些被错误认知困扰的学生而言,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教育要着眼长远。作为班主任,我只能陪伴学生一时,未来的路还要他们自己走。”张巧说。“破除了束缚心灵的‘紧箍咒,孩子们才能走得更远。”(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小雯小博小云
我教儿子讲修养
我教儿子讲修养
孩子,原来你可以这样美
云彩大作战
变化的小云
妈妈的担心
神奇的秀逗
3D老师
打乒乓球
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