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人的“健康杀手”

2023-09-20李志兵

食品与健康 2023年9期
关键词:致残率外伤性蛛网膜

李志兵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个“健康杀手”的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能帮助您保护好自己的脑血管健康,降低罹患该病的可能性。

-脑动脉瘤破裂是致病主要原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患者的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形成局部血肿,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40~60岁人群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儿童、老年人,脑动脉瘤、高血压患者和吸烟酗酒人群存在较高的发病风险

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可将其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大类:

(1)非外伤性蛛网膜出血的占比相对较高,其病因主要为脑动脉瘤破裂,这类患者的人数可达到患者总数的80%以上。此外,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凝血功能障碍、非动脉瘤出血、垂体卒中等疾病,也可导致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颅脑外伤所致,交通意外伤、坠落伤、暴力损伤等可导致该病。

-患者的预后不乐观-

“预后”指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疾病下一阶段的发展,以及患者的最终恢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一重症而言,临床上,患者和家属往往迫切地想要了解其预后情况。遗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总体预后不佳。

1.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近年来,虽然针对该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例如,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再出血风险较高,死亡率高于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存活者的致残率较高。

2.高并发症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而且并发症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低钠血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疝等,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需尽早控制,避免引发不良预后。

3.再出血风险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后,再出血的风险较高,发病后半年为再出血的高发时间段。再出血患者的致残和致死风险大幅度提升,患者死亡率可以達到50%以上。患者及其家人应高度警惕,积极预防再出血风险。抗纤溶药物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的重要治疗措施,同时配合降压等治疗手段,可有效降低再出血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症状-

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以剧烈头痛为主,患者多为突然起病,数分钟内出现剧烈疼痛。部分患者伴有呕吐、全身冷汗、颜面苍白等症状。同时,青壮年患者多见脑膜刺激症,表现为颈部僵硬、不能低头。部分患者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有眼睛不能动、轻微偏瘫、感觉障碍、视力障碍等症状。

发病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会受一定影响,表现为焦躁不安、谵妄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意识混乱、休克等情况。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行为异常。

发病早期,患者的典型表现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各症状可逐渐消失或改善。部分患者表示,他们在发病前数天或数周就已经出现了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较为常见。大家应高度警惕这些前兆症状,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脑动脉瘤破裂,形成出血状态。

-预防建议-

1.定期体检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非外伤性病因为主,且脑动脉瘤患者占比较高。因此,患病风险较高的人群、有相关前兆症状的人群,可通过进行定期体检,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颅CT检查可以确定脑血管是否出现病变。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管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外科手段,尽早处理脑血管病变,拆除大脑中的“隐形炸弹”。

2.控制血压

高血压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我国的第一大慢性病。高血压患者需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来平稳控制血压。积极配合治疗,能降低高血压对人体血管及各器官的损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风险,防控脑血管破裂的发生和进展。

高血压不仅会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可能促进其进展和再发。因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高危群体,必须严格控制血压,及时与医师沟通交流,务必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内。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最好每天测量血压水平,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状态。

3.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激动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诱因,因此大家应注意控制好自身的情绪,降低患病风险。高危人群更要学会调节情绪,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主动暗示自己控制好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当您察觉自己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时,可以采用深呼吸、冥想训练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必要时可采用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4.积极调整生活方式

熬夜、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与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联系,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风险。因此,大家应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戒烟戒酒,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猜你喜欢

致残率外伤性蛛网膜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