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解构:基于知识图谱与内容分析的诠释

2023-09-19付秋梅聂玉霞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付秋梅 聂玉霞

(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性向现代性全方位转型的过程,如今现代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现代化肇始于西方但不局限于西方,道路具有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与我国发展条件,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对我国现代化事业作出了新的研判和顶层设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命题,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并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不仅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完整体系,还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方案,系统回答了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

伴随国家层面的认识深化与建构推进,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讨也在逐渐增多,累积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已有研究集中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发展脉络、时代价值等具象论域的解构上,尚未有学者对现有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解析。文献可视化不仅可以动态跟踪研究热点的演化模式,准确把握既有研究基本格局,还可以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坐标参照。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3—2022年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文献绘制知识图谱,系统化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度轨迹,廓清研究主题、热点与重点,探测研究前沿,并进一步延展未来研究方向。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提高研究文献的可信性,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平台,选择具有较强权威性的“CSSCI来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作为来源数据库,采用“主题”检索方式,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话语,故检索词分别设置“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检索范围为2013—2022年,检索日期为2022年11月10日。经人工筛选,剔除非学术文章、重复文献和内容无关条目后,共获取901篇有效文献。

本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该软件基于科学前沿理论、结构洞理论、最佳信息觅食理论、知识单元离散与重组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等进行开发设计,能够深入挖掘文献中的信息,并通过可视化图谱展示文献的核心主题、发展脉络、前沿领域和整体结构[2],从而帮助研究者在卷帙浩繁的文献中抓住关键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与热点追踪。运行CiteSpace6.1.R2版本,参数设置如下:LRF=3,LBY=5,e=1.0,时间跨度为2013—2022年,阈值N取25,切片长度为1年。选择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节点类型绘制相关知识图谱,从多维视角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进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度轨迹与核心力量

(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度轨迹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先后经历低位稳定水平(2013—2017年)、小幅度攀升(2018—2020年)和大幅度攀升(2021—2022年)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发文量开始快速增长,第三阶段的年均发文量远远超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研究发现,发文量曲线与中央所作出的重大论断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时政导向,体现了学者们及时回应执政者关切的高度自觉。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蓝图,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2018年之后发文量一直维持在50篇以上。随后,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意义落脚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勾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轮廓,故2021年后发文量急剧增加,2022年仅截止到10月,发文量就达到了420篇。

(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核心力量

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按照公式M=0.749(Nmax)1/2计算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核心作者,其中M代表成为核心作者的发文量的下限值,Nmax表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3]。在901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为中共中央党校的吴忠民(11篇),由此M=2.484,取整为3。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其中作者节点共537个,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学者已初具规模。核心作者共37位,以吴忠民、韩喜平、周文、胡鞍钢等为代表。以核心作者数与发文量进一步计算,核心作者占比6.89%,发文量占比21.28%,与普赖斯定律“10%的作者和50%的发文量”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兴研究主题,“核心作者群”还未真正形成。从作者合作网络来看,连接线只有168条,合作网络密度仅为0.0012,仅生成“韩喜平—巩瑞波—郝婧智”“胡鞍钢—鄢一龙—李强”两个比较明显的作者合作团队,说明学者间合作关系并不明显,大多数研究者处于独立研究状态。

对发文量前20位的主要机构进行统计,发现一批学术实力雄厚的核心研究机构涌现,其中中国人民大学(52篇)、中国社会科学院(52篇)、中共中央党校(43篇)、北京大学(32篇)、复旦大学(25篇)、南开大学(24篇)等的研究成果数量位居前列。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核心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省市,西部地区较少。从二级学院研究机构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3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4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3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2篇,天津大学和吉林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11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篇,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高度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经济学学科。

三、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内容版图与主题演变

(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内容版图

1.高频关键词统计

热点问题的重要程度以中心性数值大小来说明。当一般中心性≥0.1时,该关键词就为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共有5个,分别为“现代化”(0.68)、“国家治理”(0.24)、“共同富裕”(0.15)、“中国特色”(0.14)、“中国道路”(0.13)。从频数看,“现代化”出现频次最高(154次),其次为“共同富裕”(60次),再次为“国家治理”(48次)。这说明共同富裕和国家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重逻辑关联。

2.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是根据关键词的共现强度对其进行集群,用来表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主题类别。通过聚类算法得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并依据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评估聚类效果。其中Q=0.7078,S=0.923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有效,且聚类结果高效令人信服①。关键词聚类图谱共生成了现代化(#0)、国家治理(#1)、新时代(#2)、共同富裕(#3)、改革开放(#4)、中国道路(#5)、治理(#6)、国家治理现代化(#7)、中国方案(#8)、美好生活(#9)10组知识子群类团,这些子群类团勾勒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内容版图的轮廓。

3.基于关键词聚类图谱和重点文献的内容版图诠释

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和聚类节点明细,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点文献进行观察可知,这些聚类集中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治理”等标签为主题的理论内涵研究,以“改革开放、新时代”等标签为阶段的历史演进梳理,以“美好生活、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等标签为导向的价值意蕴研究,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共同富裕”等标签为重点关系疏解的探究。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内涵、理论、价值、领域、重点关系五个维度。

(1)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之维

当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界定基本沿着“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解释线路进行,其中“中国式”是区别于“他者”,尤其是“西方式”的话语体系,而“现代化”是时间范畴的概念,通常以历史演进呈现。以“他者”比照中国式现代化,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现代化,前者更注重现代化的协调性、体系性、接续性,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逻辑的单线性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如张博卡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也是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现代化模式以及其他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属于人类文明新形态[4]。从历史逻辑来看,有学者认为“四个现代化”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先河[4],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进而过渡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拓展[5],呈现出渐进聚合、连贯与创新的生成轨迹。从形态变化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历经“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工业化到“五个文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被动的现代化”到“主动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到“制度的现代化”再到“人的现代化”的嬗变。

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概念界定的逻辑理路需要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的双重观照,既要立足于中国现状又要锚定中国现代化历史探索的经验,既要置于世界历史坐标中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又要放眼于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趋势,从“中”与“外”、“古”与“今”和“未来”的整体性视域来把握、理解与阐释。目前,已有研究侧重于分散性研究,虽然有学者已注意到从百年党史视域和中西比较视域的多重视域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探究,但整体性研究仍暂付阙如。

(2)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之维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更多嵌套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之中。西方学者提出的国家构建理论、治理理论、现代化理论②等,虽然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现代化所投映的价值与理念,但西方现代化理论建立在以西方为中心,并“单线演进图式”的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理论之上,它与中国国情和中国主张存在不一致甚至相抵牾的一面,如果简单移植西方理论,就会出现理论不能解释现实,“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6]的状况。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就要落回到中国本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上。俞可平基于治理理论结合国情发展了善治理论,金应忠、杨洁勉、任晓等提出了和合共生理论,阎学通教授提出了道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消解了西方文明中的二元对立,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代表。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的诸多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包括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有机体”思想等。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性发展[7]。另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思想或重大判断对国家现代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也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遵循。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理论、共同富裕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一带一路”倡议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基与此,部分学者对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进行了专门研究[8]。

(3)中国式现代化领域之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合体,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多重领域,并具体体现在“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的各个方面[9]。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既表征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文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文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同文明”,又投射在微观层面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法治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面向[5]。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与各领域之间的关系,黄宝成等人认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经济现代化是首要基础,政治现代化是柱石,文化现代化是灵魂,社会现代化是核心要义,生态现代化是长久保障[10]。唐亚林等人在“五位一体”现代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组织现代化,并从工程建构角度指出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组织现代化分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工程、系统工程、灵魂工程、民生工程、基础工程和向心工程[11]。从中国式现代化各领域的关联度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各个领域是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呈现出“并联式”“协调性”的叠加发展形态。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串联式现代化进程。

(4)中国式现代化价值之维

诸多学者遵循“内涵解构—主体分离—价值阐释”的逻辑机理,以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解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提供文明共生的中国方案等价值意蕴展开讨论。他们认为,民族性意义与世界性意义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意义方面,张振华通过回溯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2]。陈金龙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3]。王婷、吴忠民、王资博等人分别解构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14]、实现社会公正、彰显社会主义生命力[15]、建构中国话语体系[16]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性意义方面,周文等人从西方现代化道路呈现出的种种弊端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创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繁荣,具有协调性、体系性、独特性、优越性等鲜明特征,它既开拓了现代化新境界,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17]。罗红杰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普遍性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价值,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世界社会主义、全球和平发展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为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提供了样板、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航行灯塔、为维护国际秩序和全球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18]。龚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事实和经验的伟大创造,是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建构实践,它破除了“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丰富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多样性[19]。

(5)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关系之维

随着党中央对共同富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视,探讨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议题。关于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形成了以下代表性观点:一是特征说。认为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自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归纳为“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后,特征说已在学术界和实践部门中达成了共识。二是标准说。任保平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递进阶段,认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考量标准[20],其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1]也囊括了共同富裕的诸多评价指标[22]。三是目标说。姚修杰从时间重叠度、领域覆盖度、结构耦合度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3]。四是手段说。共同富裕指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不少学者通过解构共同富裕的内涵,认为共同富裕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充沛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抓手[24]。学者们通过对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不仅相伴随,还是一个互动过程的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又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二者互为动力,互相配合。

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形成了融合论的代表性观点。王浦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融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素在内的现代化之路,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和能力保障[25]。于水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其本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题,而且其话语体系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价值逻辑[26]。刘文勇从“过程—结果”的动态视角出发,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二者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于过程而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于结果而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7]。正是由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融合与相向而行,不少学者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题演变

图1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关键词时区演进图,圆圈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颜色深度表示关键词的突出程度,而线条跨度、密度和不同节点之间的连线展示了关键词间的持续性,刻画了研究热点的时间走向和话语变迁。根据图1以及研究热度轨迹,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三个阶段的主题演变过程。

图1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关键词时区演进图

2013—2017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探索期,由实践引介转向理论建设。研究的热点不仅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还包括国家治理、中国经验等方面。当然,这些热点词并不是孤立分离的,而恰恰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谱系的建构与解构,并且这种多维建构与解构的趋势还在赓续。在国家建构层面,中央所提出的“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梦”等重大战略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模式。在学术解构层面,总体沿着四条路径舒展:本体结构的线索“现代化—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质进行了释义,时代背景的出场线索“改革开放—全球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逻辑进行了还原,价值意蕴的解读线索“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贡献—世界意义”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超越性话语建构,实践领域的应用线索“治理—社会治理—政府治理—国家治理”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具体领域的引导。概而言之,这一时期的研究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逻辑、实践特征及成功经验方面。

2018—2020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纵深推进期。这一时期,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新修订的《宪法》将序言“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并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19年底新冠疫情蔓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至上”的制度品格贯穿疫情防控始终;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与之相伴随的是“新时代”“习近平”“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人民至上”“中国方案”等相关议题迅速铺开,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本质内涵。

2021—2022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爆发增长与拓展创新耦合期。这一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落脚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共同富裕”“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民族复兴”等成为高频词和热点前沿。从关键词的时序演进中可以看出,研究议题更加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性贡献。此外,“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历史演进”“百年历程”等热点关键词表明了学界将研究重心转入了理论思辨和历史考究之中,这也预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进入了话语创新与理论创新阶段。

关键词时区演进图反映了近十年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嬗变态势。整体上看,热点关键词由“集中单点”向“阶梯状扇形”散布而愈发增多,但内涵特质、价值意蕴的研究一直贯穿始终。从实践引介到理论建设,从理论要义到话语理论创新,从民族性到世界性,从特殊性到普遍性,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国内到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四、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点、重点与主题演变进行了情景式再现和深度解析,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发文量呈现出“低位稳定水平—小幅度攀升—大幅度激增”的上升趋势,作者与研究机构合作均表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特点,核心群集尚未真正形成。第二,现代化、共同富裕、国家治理、中国道路、改革开放、中国方案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内容板块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维、理论之维、价值之维、领域之维、重点关系之维五个维度。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热点呈现出“实践引介转向理论探索再到话语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从局部到整体、从民族性到向世界性挺近的渐进过程,中华文明、世界历史、新形态、民族复兴等话语成为研究前沿。随着热点主题的演变,中国式现代化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更多维度价值。

(二)研究展望

已有研究从多元主题、多维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学理阐释,但在议题设置、理论研究、学科视角融合和研究方法使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一个具有持续拓展空间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党的二十大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涵定位,这将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科学研究议题。鉴于此,未来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向深入。

第一,拓展议题:形成立足微观、把握中观、着眼宏观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内容体系。目前已有研究呈现出分散性研究多而整体性研究少、话语体系建构多而话语体系输出少、经验意义总结多而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分析少的“三多三少”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不同于中国的现代化内涵、现代化经验、现代化模式等的“点状式”“碎片化”研究,需要我们形成整体性思维,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主体、文化、历史、理论、实践等多重维度整体解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机理,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的逻辑关联。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世界格局之中,增加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比较分析,从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建构并输出中国话语体系。与此同时,研究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注重问题诊断与对症下药,于发展中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及漏洞,分析关键领域、重点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寻求应对挑战的有效药方。

第二,理论创新:形成以中华文化为底蕴、与中国道路相适配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成果,但其进程始终浸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明基因,起根基作用的是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以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强国梦想所拥有的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已有理论体系建构倾向于治理理论、现代化理论等外域理论,虽然批判性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话语创新的自觉开始显现,但本土化理论体系的概括与整合仍相对薄弱,缺乏对中华文明历史积淀、文化根源等深层次的挖掘,缺乏“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的学理观照。历史学家葛兆光认为,历史、文化和政治是理解并认知中国的三个向度[2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要将理论研究置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等场景坐标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由经验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并以此构建有效的解释框架和理论体系,消弭外域理论和传统现代化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现象解释力不足所带来的一系列认识困境。

第三,方法集成:形成多样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方法体系。现有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规范研究方法,侧重于通过逻辑推演界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通过史料钩沉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通过与西方现代化进行比较确认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义。从过程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源于“非现代性”事实,在新时代又被赋予了“新现代性”特质,是一个过程化的动态范畴,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设计评估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有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趋势与问题。但已有量化分析集中在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具体领域当中,整体性范畴的实证较少。未来研究应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评估议题的关注,扩展数理模型分析,并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原则,综合运用典型案例、问卷访谈、扎根理论等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细节、运行机理与典型经验。

第四,学科融合:形成多学科协同并进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体系。从学科视角来看,目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三个学科。虽然这三个学科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现代化理论、政党理论和发展理论等较为直接的理论资源,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个领域,涉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分配改革、环境保护等内容事项的复合型政治实践活动,亟需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视角的参与和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协同并进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体系。

注释:

①一般来说,当Q>0.3时,聚类结构显著;当S>0.5时,聚类合理;倘若S>0.7,聚类认为是高效且令人信服的。

②包括以阿尔蒙德与亨廷顿为代表的政治现代化理论、以刘易斯与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现代化理论、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现代化理论、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的现代化理论、以布莱克为代表的文化现代化理论和以艾森斯塔德为代表的比较现代化理论等。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