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生本化
2023-09-19戚向荣
【摘要】在“双减”环境下,如何实现幼小衔接是幼儿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幼小衔接可以为幼儿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启发幼儿思考、探究,為幼儿的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双减”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课程
作者简介:戚向荣(1978—),女,江苏省南通开发区雅居乐花园幼儿园。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出发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在课程游戏化、教育生活化、教学综合化和衔接生本化的过程中推动幼儿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
一、双向衔接,课程游戏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1]。笔者以为,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幼小衔接要立足于课程游戏化这一定位,并据此探究双向衔接的有效路径。
(一)重视环境建设,做好心理衔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应当培养幼儿主动性和独立性,鼓励幼儿自主学习,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幼儿有效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应根据大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营造安全、值得信赖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自主学习,指导幼儿有效控制情绪,准确、恰当地表达情绪,做好幼小衔接教育。此外,在进行幼小衔接时,教师也应该开展针对幼儿的心理衔接教育,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在尊重幼儿表达欲望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例如,在围绕“勇气”这一主题组织实践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对“勇气”的定义进行解读,然后引领幼儿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和总结,让幼儿认识到:有勇气的人是能够自己独立生活,能够一个人睡觉,不怕黑的;有勇气的人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准确地表达心里话,不怕别人的眼光的;有勇气的人是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愿意独立探究和思考问题,也愿意在此过程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力量的。
(二)统筹课程内容,做好学习衔接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时,应当依据游戏化的教学理念统筹课程内容,推动幼儿自主探究、学习,而不是照搬小学的教育方式。
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字卡和绘本,让幼儿结合图片识读和理解字词,并组织合适的游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记住字词,深化对这些字词的认知。
又如,在组织“讲故事”活动时,为帮助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的习作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看图说话环节,在该环节幼儿需要根据图片梳理、概括故事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二是我说你听环节,在该环节幼儿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一环节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表达、倾听习惯;三是集体互动环节,在该环节幼儿需要和同伴讨论以完善故事情节,让故事更加丰满、生动,这一环节可以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三)强化家园合作,做好发展衔接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也是幼儿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促进课程游戏化的同时,幼儿园也要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园合作氛围,确保形成教育合力,让幼儿不会受到过度教育。为此,幼儿园大班教师可以主动与幼儿家长就“幼小衔接”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家长确定一致的幼儿发展和成长目标,共同做好科学衔接。
例如,为了强化幼儿的时间意识,幼儿园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讨论适合幼儿的作息时间,分析如何让幼儿为后续进入小学做准备。教师也可以依据附近小学的作息表制订到园时间表,如果幼儿迟到就对幼儿及其家长进行简单的处罚,从而强化幼儿的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为其后续的生活奠定基础。
此外,幼儿园大班教师也要重视整合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系统推进,教育生活化
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学工作应更加生活化,教师要引领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一)生活教育,发掘资源
陈鹤琴先生认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学习活的知识。笔者以为,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也应当从幼儿生活中发掘资源,带领幼儿寻找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例如,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先使用绘本引导幼儿学习安全知识,让幼儿明白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设计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内化防溺水、防火、科学防疫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推动幼儿结合生活经历和实践活动学习知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二)统筹联动,运用资源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还指出:“各级教研部门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践需要确定研究专题,指导区域教研和园(校)本教研活动,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鼓励学区内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要在统筹多方力量的基础上建构科学的幼儿教育体系,帮助幼儿解决适应问题[2]。
例如,在开展“巧手做花灯”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设计创意花灯。该实践活动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展花灯阶段,在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优秀的花灯案例,感受花灯带给人的光明、幸福和温暖的力量;二是做花灯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完成花灯的设计、制作,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会得到锻炼;三是说花灯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花灯的特点,这一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规范管理,教学综合化
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教师还应当重视规范化的管理,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和社会等各领域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学习能力。
(一)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为设计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应当多组织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规划,幼儿园大班教师也需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
例如,幼儿园可以从“迎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开展以幼儿衔接教育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一方面,可以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幼儿园指导教学实践,让幼儿教师学习最新的教学经验,探究有效的幼小衔接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大班幼儿教师到优秀幼儿园观摩学习,认真学习优秀幼小衔接教育的经验。此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关于幼小衔接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教师进行系统化、集中化和整合化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师能够设计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教育方案。
(二)系统培养习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教育应当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教师要让幼儿进行主动的“自我教育”,而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要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帮助幼儿在未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例如,在培养大班幼儿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时,教师可以将培养任务分为培养作息习惯、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这四个方面,并依次进行设计。首先,教师可以设计相对严格的作息表,以培养幼儿的作息习惯,为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相对综合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当然教师也应培养幼儿坚持每天锻炼的习惯;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与饮食相关的提示语,培养幼儿不挑食、文明用餐的良好饮食习惯;最后,教师可以设计培养幼儿卫生习惯的实践活动,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关注幼儿,让幼小衔接生本化
(一)关注幼儿身心发展
在设计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和趣味性[3]。
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应该重视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和趣味性,以确保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综合性阅读;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围绕故事内容创编新的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这也可以为幼儿适应此后的小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幼儿认知规律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教人求真”,学生学习的根本在于“学做真人”。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也应立足幼儿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观察植物园中的植物”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用自己的双手记录观察结果,将学习权、发言权交给幼儿,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于植物生长情况的理解。
结语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教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应当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游戏化、教育生活化、教学综合化、衔接生本化的实践尝试,以切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董香玲.浅析创新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教育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8):90.
[3]扈国华.基于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家庭·育儿,2020(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