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困境与教学改革探究
2023-09-19徐川川秦玲张国丽
徐川川 秦玲 张国丽
摘 要:“社会保障学”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社会学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内容丰富、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该课程存在教材更新速度滞后于社保政策变动、教学内容缺乏定量分析知识、教学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高校应精选教材,及时更新教学知识,提高教师的素质,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保障需要。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 教学困境 教学改革
“社会保障学”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建立和发展源于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实践的需要。[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专注于研究社会保障发展实践的“社会保障学”课程也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2],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学已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公共管理专业的必(选)修课程之一。但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学课程建设起步晚,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教学方法不当等,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设计,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保障需要。
一、社会保障学课程特点
(一)多学科交叉融合性
“社会保障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运行规律的课程[3],主要包含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社会保障理论分析、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法等内容,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多学科交叉性社会科学。首先,社会保障学的出现是解决生活中各类会影响个人生存、家庭生活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十分突出[4],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决策与合理的资金投入安排,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作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保障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联系紧密。
(二)理论内容丰富
“社会保障学”是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專业以及部分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狭义上来讲,该课程是从抽象层面和具体层面出发,从宏观角度研究和分析了社会保障学的有关理论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问题。[5]该课程以社会保障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介绍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让学生对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等内容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社会保障学”从一开始就具有交叉融合的特点,课程主要包含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年照料、医疗健康、社会保险费、贫困与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问题[6],涉及福利经济学、福利国家、费边社会主义、新历史学派、马克思社会保障理论等理论[7],内容十分丰富。
(三)实践应用性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随之而来的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精通社会保障业务的专门人才,帮助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多数学校将“社会保障学”定位为应用型课程,使学生能够通过该课程掌握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社会保障政策动态,以具备运用所学社会保障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8]故而“社会保障学”教学内容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联系紧密,实践应用性强。
二、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困境
(一)教材更新速度滞后于社保政策变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变革期,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保障的需求不断变化且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因此,社会保障政策也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变动与完善。[9]而从各大高校目前使用的主要教材出版年份以及版本数可看出,“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较为缓慢。经过调查和文献查阅,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院校的教材以2010年赵曼编著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社会保障学》、2010年林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社会保障法学》,以及2016年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的《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为主。[10]这些主流教材的内容以介绍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概念与理论为主,而对于国内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的变动发展和更新提及较少,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我国社保政策的变动,难以使学生通过该课程掌握和了解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内容缺乏定量分析知识
完整的社会保障学会涉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变动以及调查方法等大量需要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统计学知识的内容,这就要求在对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知识,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还需要学会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以提高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11]但在具体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综合类大学对于定量分析方法知识的传授涉及较少,在部分医科类大学中开设了相关课程作为社会保障学的辅助课程,如宁夏医科大学在制订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时,将医学统计学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虽然这样的课程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该课程,但涉及社会保障学的专业定量分析的教学内容则较少,对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和进修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综合类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一般为文科生,缺乏系统的数学和统计训练[12],容易导致学生的社会保障知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实践环节不足
“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需要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并进行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该专业的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部分授课教师过多强调理论教学,着重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保障理论,对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培养重视不足。教师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也多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开发和运用多种有利于大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比如独立案例分析、实地社会调查[13],所以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社会保障学的教学实践资源有限。对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说,“五险一金”的实际操作经验,如具体适用范围、缴费主体和费率、管理、待遇计发等,既是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也是未来就业中所需要的工作技能,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相关教学实训基地以提供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而能够提供模拟社保工作流程进行仿真操作的软件也不多[14],这就造成了该课程教学实践资源的供给缺口。因此该课程面临着教学实践环节不足的困境,也对未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教学思政元素不足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发重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社会保障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以培养研究社会保障问题、制定和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的人才为目标,所以思政教育必须贯穿于“社会保障学”教学的全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为党和人民培养具有公共关怀、心系民生的优秀人才。虽然目前“社会保障学”课程中已融入了思政教育,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存在“思政教育与社会保障学课程无关”的错误观念。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思政教育,或对思政要素挖掘不够深入,因此在撰写教学大纲时经常出现忽略思政内容或思政要素不突出的现象,甚至部分教师未能将思政内容与社会保障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也给课程思政的开展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特别是传统考核方式不适用于思政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测量,且该部分的标难以被量化,这就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的现象频繁发生。[15]
三、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思路
(一)精选教材,及时更新教学知识
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社会保障政策根据国情、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的需求不断调整。这就要求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的高校须对教材进行甄选,以时代性和权威性作为教材精选标准,定期更新教材版本,更新授课内容,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确保教学内容与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一致性。教师在授课时要进行知识的拓展,不仅关注课本内容,而且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内外社会保障改革与实践的动态[16],紧跟社会保障领域热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前沿的结合。同时,为了开拓思维,学生需要大量阅读社会保障类书籍或期刊,浏览能够反映实务现状的网站,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网站等,以取长补短,完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二)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内容
“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综合了多领域的交叉性社会科学,尤其是与社会学和经济学联系紧密。而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改革发展,授课教师则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应用型导向下的“社会保障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社会服务与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能力,而目前综合类大学教师对实践操作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定量分析知识储备不够。因此,高校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采取进修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对相关教学经验和定量分析知识的储备能力;其次需要丰富教学内容,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加入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教学内容。高校鼓励学生通过调研、访谈等形式了解和思考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发展态势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社会服务与管理能力;开设统计学课程,增加统计学软件的实操课程,以提升学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学习通等学习平台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社会保障学”课程实用性强,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7]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针对目前“社会保障学”实践环节不足的教学困境,高校首先应制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通过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其次应增设调查研究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章节确定调研课题,亲身实地帮助家人或朋友办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通过与社保工作人员交流,实地感受社会保险办理流程,撰写调研报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提高社交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拓展教学实践资源,积极与当地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和模拟实验室,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举办的有益活动,如社保知识宣传活动等,一方面增加学生了解社保事务流程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能直观体会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掌握实践技能。
(四)重视思政教育,培养职业素养
为了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与价值塑造、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保障人才,高校应在社会保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并体现在社会保障学的教学大纲中。
首先,通过思政内容与社会保障学理论知识的融合,思考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人才,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保障人才,如鼓励授课教师通过阅读经典思政著作、关注时政等方式更新和增加知识储备。其次,通过讲解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的成功案例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鼓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让学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特点形成正确的认知。最后,明确我国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以此提升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增強社会认同感与责任感。[18]
参考文献:
[1] 张飞霞.《社会保障学》教学方法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83-184.
[2] 马强.从社会保障学科特性分析社会保障教学设计[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47-48.
[3] 余飞跃.《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J].社会保障评论,2019(1):148-159.
[4] 陈新春.应用导向下的《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6-27.
[5] 李雪.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4):71-72.
[6] [13] 李春根,张仲芳,赖志杰,等.中国社会保障研究现状及展望——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20(2):197-202.
[7] 白维军.论社会保障的理论图谱[J].社会科学研究,2017(6):80-87.
[8] [16] 王碧英.应用导向型下“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67-69.
[9] [10] 毕天云.建设立体化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J].学术探索,2023(4):121-127.
[11] 张瑞,边恕,苏春艳.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动态培养方案设计[J].长治学院学报,2022(1):110-114.
[12] 周才云.提升“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2(2):203-204.
[14] 李贝,郭美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同行,2016(12):222-223.
[15] 赖志杰,李春根,方群.论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价值与实践路径[J].社会保障研究,2022(2):95-102.
[17] 曾煜.社会保障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08(8):40-41.
[18] 王作宝,王学工,李冬雪.“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