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爱”

2023-09-19吴欣怡肖菊梅

文教资料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本美育德育

吴欣怡 肖菊梅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爱”是教师对教育、对每位学生发自内心的、无歧视的热爱。这种爱兼具严厉、温存和潜移默化的特点,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健康、幸福的完全人。拥有教育爱的教师怀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通过情感教育、道德实践活动、美育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尊感,进而唤醒学生身上的道德自觉。教师给予学生教育爱,学生因此获得爱和奉献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一种正向的反馈机制,也紧密契合了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爱 德育 美育 人本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相结合的那种爱。”[1]教育爱也是在教师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这种教育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要注意并关怀每个学生,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是要以极其谨慎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优缺点。他表示,只要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和适合的教育,每一位孩子都可以成为国家的优良公民。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时代是战火纷飞的时代,许多孩子因为家园被摧毁、失去家人而造成心灵创伤。但苏霍姆林斯基心怀大爱,他指出,既要爱有心灵创伤的孩子,也要爱心理健康的孩子;既要爱身体孱弱的孩子,也要爱强壮的孩子;既要爱智力条件好的学生,也要爱“困难学生”。他认为“差生”这一概念是不存在的[2],每一位孩子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这种有教无类的理念,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爱的人本核心。他指出教育爱首先要做到爱孩子,要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以学生为本,相应的,他反对成人本位论。他指出教育是人学,如果不了解孩子(孩子的智力发展状况、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不能成就真正的教育。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神秘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越大,就越要照顾到人的飞快成长、发育和形成时期。”[3]教育爱中的一切都建立在对儿童本性的尊重之上。因此,深入儿童的内心精神世界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本领,而要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就需要教师始终都不忘记自己最初也只是一个孩子,保持童心与共情能力。最终,通过教育爱培养出全面、和谐、个性发展的孩子。需要指出的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教育并不排斥个性,要“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4],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使他们成为幸福的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完全人,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优秀公民。

一、教育爱的特点

不论是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还是在苏霍姆林斯的其他著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教育爱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差异性

从教师的教育指向性来看,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教育爱具有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他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得出结论:“教学和教育的艺术与技艺就在于揭开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5]具有教育爱的教师会尽可能地给予每个学生积极关注。教育爱的差异性是在绝对性的共性教育的基础上追求相对性的个性,是对每个学生天性的尊重,是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6]这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劳动教育中就有所体现,他常常让儿童自由地选择劳动,教师和家长可以对孩子所进行的劳动开展细致的观察,以便发现孩子所具备的性格特点、潜力、倾向性、优缺点、品质特征与兴趣爱好,此后便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教育爱的差异性与教育的目的高度契合,教育要培养的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人,而是希望将学生的潜能最大化,让他们能在自己真正擅长、感兴趣的领域发光发热,将学生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竭力赋予人的个人特性发展以准确的方向,设法把教学和教育工作安排得不让我们的任何学生感到他没有才能。”[7]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自身情况给予学生有差异性、针对性的教育爱,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成长途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拥有获得感,在对自我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学生才有更大的可能将自己的才能、天赋运用到服务社会中去。教育爱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幸福且充满自信的人具有重要作用。

(二)明智性

从教师的教育情感来看,教育爱兼具理性与感性,是严厉与温存的结合体。这种爱在一定程度上与家庭中的爱有一定的相似性,因为它兼有教师对学生如同父母般的关爱与疼爱,又有教师对学生在道德原则、道德制度上的严格、睿智的要求。[8]只有这样宽严有度、严慈相济的教育爱才能有效地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完整的幸福人。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书中提到一个叫罗曼的男孩,他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将别的同学打哭,于是苏霍姆林斯基便在他的手缠上了带子,让他体验失去自由的滋味。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他的约束与训诫,他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缺点,从来都不对此持纵容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9]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并行不悖的,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何尝不是一种对学生的关爱?这是教师在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更好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并得以独立生存做准备,体现了教育爱的明智之处与教师的良苦用心。

(三)隐蔽性

从教师的教育方式来看,教育爱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正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目标相契合。而德育中,最必不可少的便是情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和精神力量的核心。”[10]

如果没有了情感,道德只会变成索然无味的空话、套话。哪怕孩子通过一些方式养成了所谓的“道德”,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很有可能成为伪君子。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渴望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爱唤醒学生内心最深处的道德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道德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教育爱的隐蔽性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11]过于明显的教化方式会让青少年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尤其是处于青春敏感时期的学生更是不愿意感受到别人企图教导他。真正好的教育是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者明显的教育目标的,无痕教育反而会产生理想的效果,而教育爱的这一特性是实现无痕教育的关键。[12]

二、教育爱的价值

(一)教育爱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爱能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他所倡导的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在认识自己,并且用共产主义道德准则评价自己、约束自己,是一种高度的自律。[13]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是在“个体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方式。因此,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真正的教育是能够引导孩子们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阶段。[14]当他面对打小抄的柯里亚时,并未上前直接指责,而是离开教室,直到他答完。因为老师的宽容,从此柯里亚再也没有打过小抄,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进步。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当在尊重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接受教育、自我教育的能力。一味地教导与强硬地灌输并不能很好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甚至会适得其反,更严重些会对儿童造成“心理障碍”。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唤醒学生的道德感,才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教师通过细微的手势、目光或者沉默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化孩子的内心。继而,学生获得内心的触动后自然地通过自我教育将自身的道德美质激发出来,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教育爱使受教育者相信自己有进步的可能

有教育愛的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道德有可塑性,相信学生有变好的可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追求进步。[15]不论是对智力发展比较完善的儿童,还是对因为某些原因形成的较难教化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差生”是不存在的,他认为每一个儿童在内心深处都想要成为一个好孩子,这是现实教学生活中许多教师所忽略的或者是缺乏的一点。他指出,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明确学生的内心是为了接受美好的事物而敞开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师的心》中提出,在班级集体中也不能够忽视个体,“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16]。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了解,了解孩子的性格、潜能、兴趣爱好、情绪状态。当教师充分信任孩子的时候,即便是十分自卑的孩子内心也能获得或多或少的鼓舞、激励,这让他们更有信心,更有底气面对将来的种种挑战。在这种充满信任、包容的环境中,向善的种子更有可能撒播在孩子的心中。[17]

(三)教育爱具有美育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满、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18]。一切的美,归根到底都起源于自然,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崇尚自然教育,为此,他专门开设了“蓝天课堂”“快乐学校”“思维课”和“绿色教室”。[19]他鼓励孩子在自然界中去感知、去观察,发挥自己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还将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融入自然教育中,方便儿童理解、吸收,以便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美育。他将自己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倾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自然教育课程,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之美、自然之美以及人性之美,达到“美疗”的效果。“美疗”是苏霍姆林斯基德育体系的其中一个方面,它能够帮助教师打开孩子内心最隐秘的那个地方,能够深入孩子的感情与灵魂,并进一步通过孩子的心灵、精神影响孩子的理智与道德。只有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学生才能践行美,活出美,拥有道德美质。

三、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爱的实施策略

(一)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于无声中浸润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将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两种环境都对德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德育要从小处着眼,泛泛而谈是收效甚微的。[20]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绿化,苏霍姆林斯基崇尚自然教育,他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要求“校园里即使一平米的地方也不容许处于未加绿化状态”[21]。他强调学生走进校门所看到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带领孩子到户外去探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可以起到美育的作用,还可以唤醒孩子对大自然一草一木,对祖国山川大地的无比依恋,进而上升到崇高的爱国情感,润物细无声。这些都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体系中“物化”的思想,他指出使学生把自己周围的物品与客观世界“人格化”,从而使他/她通过学会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从而“合乎人性”地对待他人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小学生,尤其是低龄段的小学生还难以理解那些深远、崇高的感情。因此,从身边的物件出发,将事物人格化、情感化,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会比直接的说教更有效果,更便于孩子理解、领悟。比如孩子会因为喜爱蜂蜜,而尊敬养蜂人,会因为爱水果而爱果农,爱劳动人民。相对应地,苏霍姆林斯基极其反感说一些假大空的道理,他将那些话语比作是“不值钱的铜币”,认为这会使人变得虚伪。是的,倘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这种方式培养孩子,那将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在文化环境层面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倡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22]。为此,他在学校的墙壁上、屋舍旁都贴上了许多标语、口号,这些话语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孩子的精神世界、道德观念。值得一提的是,标语上写的是要爱自己的母亲,而没有写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孩子学会爱身边的人之后,渐渐地就会获得爱国家、民族的能力。他指出爱国主义、原则性、善良、正义等一系列品性都是从小事中生发出来的。因此,他从人类最基本的爱着眼,逐渐深入、升华到共产主义的情感与大爱,小处着手,层层递进。此外,他认为教室的环境、师生的仪容仪表乃至艺术类课程的教授工作都要具有美感。将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构建相结合,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共同参与。因此,这个学校里面的一切环境都渗透了孩子和教师的汗水,凝聚了大家共同的智慧。正是因为所有的成员都参与其中,环境才能起到“激发着每颗心灵对周围一切的无比关怀和爱护”的作用。[23]这一切的举措究其根本,就是为了“美”,只有学生接触到美,感受到美,内心深处才会生长出对丑、恶的厌恶态度。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实现富有成效的德育,培养国家优秀公民的目的。[24]

(二)塑造鲜明的形象,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单纯的说教总是有些苍白无力,鲜明的道德形象更具有说服力。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给孩子正面形象的积极引导,孩子就很可能会受到负面形象的错误导向。因为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道德意识层面几乎是接近一張白纸的,对于许多事件、事物还没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如果再受到正面形象的感召,将会获得更加充分的道德发展。由此,正面形象的引导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正面形象是与孩子的理想、未来的道德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这个正面形象既可以是教师本身,也可以是实例、虚构形象。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的人格是施教的关键”[25],只有人才能影响人。教师作为在学校生活中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角色,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道德素质的养成。尤其是在小学低段,教师是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在学生心中教师就是道德规则的楷模与典范。[26]因此,教师在精神层面,在道德层面更应当做好表率。

除此之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童话故事的影响力。他创办了《伦理学文选》,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编写了不少德育童话。通过其中个性迥异的人物形象、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爱憎分明的故事评价,引导孩子了解、明白一个个深奥的道德哲理,达到深入浅出的理想效果。实例作为德育的有力手段之一,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在《人类道德财富文选》中记录了许多为了祖国的未来而英勇抗争、不懈奋斗的人,也记录了一些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热爱劳动的典型人物。他们都为孩子提供了精神指引,促进他们养成道德习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不少教师一味宣扬英雄人物的事迹,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英雄、传奇离学生的生活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大多数的人只是普通人,因此这些光辉的事例常常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即。道德是因社会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构成的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因此,道德不源于自传说故事,而是在切切实实的生活中生发出来的。社会生活是道德理念产生的源头,生活中也充满了鲜活的道德事例,让德育可以从封闭的校园这个象牙塔中走出来,走向更加开放、多姿的现实世界。因而,对学生进行德育,还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选取合适的形象进行说明,让学生在产生共鸣之后能将自己所习得的德育知识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而不是将道德原理架空成为空中花园。除了塑造正面形象之外,也不要忘记揭露社会中一些丑恶、卑鄙的事件与形象 ,不要妄图将生活描绘成完美、理想的样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粉饰生活会使青年产生判断事物时的怀疑主义,不再相信崇高的思想和原则。”[27]刻意美化生活只会让学生陷入困惑、怀疑,有时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很有可能培养出虚伪、两面派的学生。

(三)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实践活动,把抽象道德理论具体化

情感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形成对善恶的鲜明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学生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28]苏霍姆林斯基反对将德育思想、道德理念架空,而是要将这些道德原则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有切实的体验。他提出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童年时期就体验一种“高尚的情感”——希望别人因为自己或者是其他因素变得比当前更优秀,这种“愿望”是集体主义思想得以稳固的根基,可以有效减少极端利己主义的戕害。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育者没有用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和自己独到的、敏锐的智慧赋予真理以活的灵魂,让真理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即使最为高尚、纯洁的“道德真理”,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依旧是“空洞的语句”。在帕夫雷什中学,孩子们一开学就会参加苏霍姆林斯基组织筹备的一些别具特色的实践活动。比如救助受伤的云雀、建立动物救助医院、慰问丧偶的母亲、看望孤寡老人等等。在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教师就会引导孩子要爱护学校中的一草一木,珍爱大自然与学校中的一切事物,这也逐渐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习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好习惯并非通过一遍遍机械的、呆板的重复就可以实现,这是出于“良心的呼唤”。而“良心的呼唤”究其根本就是内心情感的召唤,情感教育的作用大大凸显出来了。切记,不要将情感教育流于形式。

许多学校每年三月份都会举办学雷锋的活动,但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过了三月份学校中的德育氛围自然就慢慢变淡了。也有部分学校进行单纯的道德说教,举办道德讲座,告诉学生一些标准化的道德答案,忽视孩子们的意愿,不愿倾听孩子的想法,结果与德育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教师需要将情感教育融于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让他们身处在真实的道德境况之下,做出符合自己内心意愿的举动。继而在道德上受到内心的触动,情感上的感召。让学生对美的事物、美的行为有更深入的体会与感受,美才会真正扎根在孩子的心灵中,孩子才会成为一个真诚、热心、善良的高尚之人。因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与血肉”[29],情感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它能让道德信念转化成孩子灵魂的一部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他人的言行有鲜明的态度。孩子内心真正生发出道德感后,就会为自己的善良、正义感到自豪,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自责与悔恨。只有将自己的教育爱融入于对学生触及灵魂的教育之中,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道德基础上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四、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爱的当代启示

(一)教师要培养自己的科研精神,探索学生道德发展规律与特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爱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对学生的热爱上。他倡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开展“校务会议”。每一位教师会针对儿童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举措,对最终成效进行评估。教师各自做完报告后,全体教师会进行集中讨论,形成一种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氛围。教师通过科研,更加了解孩子的发展特性,对儿童的发展规律有更好的把握,教师自身也能借此机会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将自身的教育爱付诸实践之中。借助这种观察记录、研究的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与此同时,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的放矢,才能更有效地塑造孩子的道德品性。因此,培养教师的科研精神是极为必要的。现今小学中教师大都注重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本身的研究与探讨还比较少,对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把握还不够精确。教师应当做出改变,关注学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可以用观察日志的形式及时记录,形成周小结,并进行分析、研究,将科研作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教师通过艰苦钻研、不断进取不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导,还可以用这种精神感化自己的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也能热爱研究、热爱学习、热爱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良好的教养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30]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对智力劳动(学习)毫无兴趣的孩子来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难以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难以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很容易造成“道德的蒙昧”[31]。因此,教師的科研精神,教师对教育、对学习的热情可以点燃一个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还可以起到正向转变学生道德观的积极作用。但是,不要走向极端,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出色就否认学生的道德品质,也不要因为学生在学业、探索真理上的优异表现就对学生全盘肯定。此外,教师可以将这种科研精神带入自己的教学研究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面广的老师,不仅仅是掌握的知识比较多,还因为其有探索、挖掘知识的能力。

(二)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推动师生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孩子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他认为教师只有依恋孩子,并在和孩子相处时找到快乐,孩子才会去依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虽然是一个校长,但他不满足于自己只作为学校领导者,他常常会羡慕班主任可以有那么多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他指出教师要时刻牢记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教师自身是出现在学生“智慧和心灵”中最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明确教师对学生的重大意义。为了更加了解孩子,他还担任了班主任,经常组织活动与孩子在自然界中一同游戏、一同探索,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十年级。他写了3700多页的笔记,记录了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瞬间,着重突出记录了178名非常难教育的学生的发展进步历程,他说:“每一页我都献给一个人——我的一个学生。”[32]通过他那细致入微的观察,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清楚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导不同秉性的孩子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正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些孩子身上,他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概括出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以及伦理学方面的规律,探索出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德育,如何教授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路径。他也明白了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就需要花时间、精力与学生接触,达到与孩子在心灵上的同频共振、相互理解的目的。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因为和孩子相处是教师的一种快乐,一种更加了解孩子的途径。因此,教师不仅要珍视这段时间,还要积极创造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教师将其当成是自身的一种负担,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需要及时纠正。否则,将会失去与孩子进行灵魂对话的宝贵机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强调的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时长,还强调效率与成果,教育者必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没有思考的德育教学工作是鲜有进步与成效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思考的意识和总结归纳的意识,反思自己在现有德育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寻求转变之策。

灵活变通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大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总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复杂客体,教师应当在与学生接触时灵敏地发现学生身上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此外,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业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小,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进行一些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德育尝试,探索德育的最佳方式。综上所述,珍惜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三)尊重孩子的天性,精确定位、循序渐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只有兼具睿智的严格与父母的亲昵温存,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爱孩子,就必须严格要求孩子,而非放纵孩子肆意而为,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提出的越来越丰富的精神要求是社会道德发展进步的根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以苛刻的态度对待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能将孩子看成一个完美的个体,即过于美饰孩子。以成人的视角看待孩子,对孩子树立过高的道德标准不利于孩子道德的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3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青年人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日益强烈地要求认识自己的愿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经验变成理论并非一蹴而就,道德信念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在成长之路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

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明白培养学生是道阻且长的。教师越是带着功利的心态教育学生,自身的压力就会越大,负面情绪会随之增加。情绪是师生相处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可以称得上是楷模,他并没有以十分严苛的规范要求孩子,而是就一些道德、伦理上的议题开展讨论会、辩论赛,引导孩子对道德问题积极思考,自主探讨。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仍可以看到有部分教师经常犯一个错误——定位过高,急于求成,缺乏渐进性。这些教师常常会以培养一个在道德上完美无瑕的人作为自己的德育目标,将理想当成现实看待。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教师的压力加大,负面情绪随之增加。教师情绪是师生相处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倘若教师经常带着消极情绪并以成年人的立场评价学生的言行,因为学生一个小小的错误或者是一个新奇的想法就对学生大加指责,会让学生感到深深的挫败,甚至导致学生习得性无助。[34]但有些教师自身又不能给予学生实质性、可行性的帮助,一些空泛的道理讲述或者是照搬照抄他人的道德理念,不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让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以致无法实现预想的德育目标,学生难免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真正的教师不能把孩子理想化。”[35]擅自将一些美妙的特性加在孩子的身上是不合适的。一个真正具有教育爱的教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更不能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教师不应将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不应该将德育目标当成是德育的起点,这会让学生觉得过于遥远、无法实现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此外,还有学生会对教师一味宣扬的那种至道、“圣人之道”感到厌恶与反感,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由此可以推知只有用层进式的方式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朝着具体可行的目标进行德育才不会使教师的身份显得突兀,才不会使得教师自身变成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提及的“偶然闯进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学生和教师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给他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规则自然会更深入人心。

五、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获得列宁勋章、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他是理论家与实干家的完美结合,牢牢把握住了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用自己的一生切实践行了教育爱,将温暖的阳光洒播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们,无愧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参考文献:

[1] [2] [35] [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毕淑芝,赵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12,6.

[3] 郑瑶.苏霍姆林斯基的后进生教育观[J].文教资料, 2018(22):152-154.

[4] [5] [27] [29] [30]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94,12,180,194,159.

[6] 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0(4):3-6.

[7] [9] 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29,16.

[8] 刘黔敏.理智的人道之爱——苏霍姆林斯基“师爱”思想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7-10.

[10] 王富平.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动态,1989(2):29-31,28.

[11] 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22.

[12] 朱小蔓,张男星.一丛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110-125,192.

[13] 王彬.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比较及启示[J].新智慧,2019(21):45-46.

[14] 续润华.苏霍姆林斯基论学生的自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0(4):24-27.

[15] 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現实意义[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10):191-192.

[16] 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6.

[17] 郭振东.“积极教育理念”: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幸福导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54.

[18] [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王家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34.

[19] 盛妍妍.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12):196-197.

[20] 肖浩.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探索,2005(3):128-131.

[21] [22] [23] B. 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08,149,4.

[24] 陈望衡.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60-67.

[25] 《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73.

[26] 王荣德,王嘉德.教师人格的现代价值[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3):94-97.

[28] 王彬.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比较及启示[J].新智慧,2019(21):45-46.

[31] 杜殿坤.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点概述[J].全球教育展望,1980(1):1-14,31.

[32] [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9.

[33] 陈新宇.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及其在当代德育中的价值[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10-13,99.

[34] 邱德峰.师生互动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的情绪——评《课程变革下教师的情绪地图与支持路径》 [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115-116.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代中国教学论研究” (21FJKB004),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课题“1921—1949年党的教育理论发展、实践及历史影响研究” (JYBZFS2019112),2022年度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研究”(22NDJC155YB),浙江省教育厅一般课题“共同富裕愿景下城乡教共体建设研究”(Y202146033),湖州师范学院2022 年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中外教育史专题(YGJX20019)”,湖州师范学院2020年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考评机制研究”(YJGX20006),湖州师范学院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研究——以湖州市 H 小学为例”(2022KYCX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本美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