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拓展、创新:“非遗”视角下艺术教育的发展构想

2023-09-19李美奇陈星旭舒柏钧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非遗融合内容

李美奇,陈星旭,舒柏钧

(吉林艺术学院 艺术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文化是一定地域、一个民族生产实践的真实记录,甚至是独特文化符号与精神图像,能够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教育同样注重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再生,希望通过传承延续文化艺术知识。再生则是要以文化艺术为原点,产生和延展出更为丰富的价值和意义。艺术教育现今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得较为成熟,中小学、大学均要注重艺术教育的开展。高校艺术教育相对特殊,其不仅要完成现代大学教书育人,知识传播,科学研究的诸多内容,更要注重人的审美观念塑造,将艺术教育的成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当前,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方向内容,均因不同研究视角的介入而变得更为丰富和多元,艺术教育在未来发展的切入点更需要相应的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本文以非遗为视角,探索艺术教育在未来发展之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而推动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融合:艺术教育的内容增加与方法完善

融合是指相同或不同的内容、材料、物质等通过一定的手段重新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作用和功能。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早已融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不断探索,促使艺术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应的,艺术教育教学观念紧紧围绕艺术教育的目标而不断进行相应的方法更新与完善,以此适应新内容与新形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艺术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种内容,进行内容上的融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保护中,相应表现为中西融合、跨界融合等多种形态。尤其在传统曲艺中,非遗的展演与传承应用了西方的乐器,比如钢琴、单簧管等,不断促进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戏曲可以与歌曲融合,民俗与美术相结合,呈现出跨界融合的趋势,能够直接打破行业或内容之间的隔阂,不断增加彼此的发展空间。艺术教育同样更像是一个平台和纽带,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均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进行连接与融合,从而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这促进了艺术教育在未来发展之中的内容增加。内容的增加,对于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讲,具有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自主权,可以有效地培养其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力。鲜活而丰富的艺术形象,多元而深刻的艺术手法,均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的内容增加在未来艺术教育发展中是重要的一步,也是能够促进艺术教育不断转型、融合、跨界的探索与尝试。

为了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许多学校着眼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实质需求,将创造性的艺术教育策略和手段融入主题教学环节,以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1]。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中,必须重视教育方法的完善,只有教育方法不断完善,才能够形成完整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当前,艺术教育一般坚持美育的方法和观念,通过美育传授知识,提升审美。艺术教育不仅是新时代开展美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培养完善型人格的重要途径,还体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诉求。然而,当前艺术教育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导致“以美育人”的价值取向异化,没有发挥应有的美育功能[2]。艺术教育的方法构建,更要重视艺术教育的理论挖掘与理论应用。运用不同的艺术教育理论,探索出新的方法,同时艺术教育应当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融入不同学科当中的不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这对艺术教育的创新性探索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如人类学、民族学当中的田野调查,艺术教育当中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应用与尝试,促使艺术教育能够探索出更为丰富的艺术内容与多元的艺术教育方法。未来发展之中,艺术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方法完善,可能更为注重艺术教育的在地性表达与实践,既要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也要推动一定地域内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内容增加和方法完善的融合之路,促使未来艺术教育释放巨大发展空间。

二、拓展:艺术教育的形式变化与人群迁移

当前艺术教育的教学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集中为校内学生,而艺术教育更应当关注校外的其他人群,尤其是艺术教育在其他行业与其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单位中的融合发展。艺术教育的应用应当不断拓展至学科教学之外,例如乡村振兴、艺术乡建、非遗保护、思政教育等诸多环节中,伴随着相应的内容延展,艺术教育的形式需要相应地拓展与创新,在变化之中找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艺术教育的形式要从学科教学中的学校向行业、产业、百姓日常生活靠拢,根据社会发展而逐渐变化,从传统教学中衍生或尝试使用新的方式与方法,要以传统教学为切入点,联动艺术教育互动、课堂翻转、特色导览、展陈教学、剧情演绎等诸多环节和内容,从内容上创新艺术教育的形式,让艺术教育的内容构成与艺术教育学习者能够充分互动,延长艺术体验和审美体验,从而促进受众或艺术教育的学习者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不断在文化艺术活动与文艺作品中进行学习、欣赏、鉴赏,以此提升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点一滴进行相应的积累,逐渐理解和感受鲜明的文化艺术形象,从不同的艺术形象中理解情感,探索人性与人生,发现与分享真善美。

艺术教育内容、形式上的变化,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人们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但在未来的发展之中,艺术教育需要注重人群的迁移,文化艺术对人的影响,需要当下艺术教育从业者不断思考,还有哪些人群或群体可以进行艺术教育。我国一部分“特殊群体”需要借助艺术疗愈来改变自己的状态和心态,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见,各行各业当中,如果涉及文化艺术,其可能就需要艺术教育的某些内容或形式,以产生更为广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要进行逐级申报,甚至要进行相应的管理与考核,大量的非遗传承人及其弟子,不仅要学习所传承的非遗内容,更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扩大传承群体。如果说非遗进校园是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重点转化方式,但其主要对象是学生,是为了走进校园寻找学生在未来进行传承,但艺术教育的人群转移同样可以放在非遗传承人及其弟子的身上,促进他们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更好地开展传承工作,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巧妙地拓展融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除此之外,艺术教育的人群拓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依托不同主体、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进行创新与探索,不仅要扩大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促进艺术教育的群体迁移和人群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将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整体审美观念进一步提升,让艺术教育产生更大的作用。

三、创新:艺术教育的观念更新与实践优化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中的核心力量,也是现今各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的方向之一[3]。艺术教育在未来发展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探索与尝试,同时进行相应的总结、反思、创新,才能够保证在一定程度上,艺术教育能够科学、合理、正确地发展。而在艺术教育的未来探索当中,必须进行观念更新与实践优化。观念更新并非指艺术教育的目标发生改变,而是要更新相应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同时,也应当尝试使用新技术,进一步改善艺术教育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审美体验。创新艺术教育更需要注重的是变抽象为具体,重构艺术知识学习体系,尝试新技术,丰富艺术内容教学形式。

艺术本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只有落实在相应的艺术品和艺术作品上,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受众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学习往往需要主观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情感、内涵、精神以及意蕴等。一般情况下,受众难以在客观的艺术作品中得到更为丰富的主观情感或深层内涵。因此,在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过程当中,要逐渐总结经验,将抽象的艺术概念、艺术观念、艺术情感、艺术内涵变得更为具体,更为具象化,方便人们不断地进行理解、学习、鉴赏和交流。通过变抽象为具体,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在艺术教育过程当中发现更为多元的艺术价值与艺术魅力,当受众的审美能力与审美观念不断拓展时,艺术教育的观念也要不断进行更新或完善,要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正确认识艺术及艺术教育的作用与价值,艺术不仅能够满足大众的日常娱乐,在精神需求上给予人慰藉,也能够促进人们获得知识,表达情感。要以正确的艺术观,看待艺术事物,科学合理地展开分析。通过将艺术教育的内容变抽象为具体,拓展艺术教育的相关形式,更新和完善艺术教育的观念,逐渐重构艺术教育的知识学习体系,只有在完整科学的艺术教育学习体系中,艺术教育学习者的实际获得感才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艺术教育不仅要让学习者学习相应的其他艺术门类与艺术内容,更要尝试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丰富艺术内容与教学形式。当下,线上艺术教育活动和艺术教育形式得到充分发展,短视频引起了受众的高度关注,艺术教育可依托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特性等,构建艺术教育传播新方式,同时在艺术教育的课程构建当中,使用相应的新技术,如VR体验、云端展览等,尝试引进和使用新技术,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艺术教育学习者能够通过新技术获得更多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新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多角度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来说,艺术和科技的广泛结合是有益的探索。

艺术教育在未来发展中,不仅需要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学界的进一步探索,艺术教育从业者的实践,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艺术教育不仅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艺术教育的发展并非单独发展,它需要与社会发展、人民需要、文化艺术积淀等同步发展,在多元融合中进行创新,释放发展的新空间。本文以“非遗”为视角,探讨艺术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构想,从融合、拓展与创新三个层面浅谈艺术教育的作用、价值、方法等。在未来,艺术教育应当注重将抽象变为具体,更新教育观念,重构艺术知识学习体系与尝试新技术,丰富艺术内容教学形式,从不同角度,促进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非遗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