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到“小众”
——“文化工业”视角下粤语流行歌曲衰落之谜
2023-09-19余蔓,况达
余 蔓,况 达
(1.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 四川 眉山 620000;2.西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00)
粤语,又称广东话,是主要流行于广东地区的汉语方言。粤语有一套复杂的声调系统和发音结构,包含19个声母,56个韵母与九声六调,这使其成为中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粤语流行歌曲,一般指的是香港歌手用粤语(广东话)演唱的流行歌曲。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香港四大天王、Beyond为代表演唱的粤语歌曲红极一时,在占据华语流行乐坛中心位置的同时,还极大增强了粤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伴随《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红日》《月半小夜曲》《遥远的她》等曲目在大陆的传唱,粤语忽然由一门生僻、小众的方言演变为引领和改写现代中国的流行文化,听懂粤语歌、唱好粤语歌成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时尚风向标。
然而,进入21世纪,粤语流行歌曲逐渐从巅峰走向衰落,跌至“小众艺术品”的尴尬地位,香港乐坛“最后一位歌神”陈奕迅坚称,“自己救不了粤语歌”。为什么粤语流行歌曲开始没落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出路在哪里?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梳理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历史。
一、粤语流行歌曲兴衰史回顾
音乐一直是时代最忠实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港乐的兴衰史不仅是香港城市的变迁史,也是香港人本土意识发展的精神史。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和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历史的工业化浪潮。香港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东西文明碰撞、交融和激荡的前沿。
在20世纪上半叶,香港流行音乐的主体是国语歌曲,用粤语演唱的曲目主要穿插在粤剧之中,粤语歌曲形态并未成型。1949年以后,大批内地文化精英移居香港,他们为香港的乐坛注入了全新元素。上海导演在香港拍摄国语电影,创作并录制国语唱片,极大地冲击了粤剧市场。这一时期,国语歌曲占据香港乐坛的中心。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流行音乐强势登陆香港。The Beatles(披头士),Elvis Presley(猫王)和Johnny Mathis(约翰尼·马蒂斯)所向披靡,彻底俘获了香港市民的耳朵。除了少部分受欢迎的国语电影插曲外,其他国语歌曲根本无法与西方流行歌曲抗衡。这一时期,西方流行歌曲占据香港乐坛的中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香港本土文化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文化娱乐工业的崛起,尤其是港产电视剧的风靡,一大批粤语电视剧主题曲逐渐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1974年,由许冠杰主唱的《铁塔凌云》开启粤语流行歌曲滥觞,成为代表香港本土乐坛崛起的时代性标志曲目。粤语歌曲的流行不仅是粤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流行,并且代表香港人界定自身身份归属的本土意识的觉醒。在这股狂飙突进的文化浪潮下,粤语歌迎来“百花齐放”的全盛时期。
20世纪80年代,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甄妮、Beyond等人雄霸歌坛,影响力甚至辐射海外。20世纪90年代,香港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支配香港乐坛,并垄断了几乎所有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本土乐坛真可谓“群星辈出”“巨星闪烁”!
粤语流行歌曲在走上辉煌巅峰的同时,也暗藏了内在的危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K歌文化”开始流行于香港。唱片公司为迎合大众口味,创作较简单的旋律和重复易记的歌词,并将这种易于传唱的“口水歌”模式化、公式化和流水线化,极大损坏了音乐的艺术品质。1997年以后,在金融风暴、盗版音乐肆虐和网络下载歌曲的影响下,粤语流行歌曲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2000年以后,随着四大天王淡出歌坛,优秀粤语词曲创作人出现断层,粤语流行歌曲创作持续低迷,逐渐由“大众”成为“小众”。粤语歌曲研究学者黄霑认为,粤语流行曲已完全失去从前的优势,“粤语歌曲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声音会随时间湮没,除了存在人们的记忆和几张尘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引发共鸣了……主权移交后的香港,纵然偶有独唱,也只是大中华合唱的单一环节。”
二、商业与艺术的融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粤语流行歌曲辉煌的密码
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指出的那样,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以“赚钱”为根本目的的文化娱乐产业,包含电视、电影、广播、杂志和流行音乐。在这个意义上,流行歌曲本质上是由资本家控制的“文化工业”生产的一种商品,具有商品二重性,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其生产与消费最终体现了“公平的交易”。流行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特点在于:
第一,音乐的艺术本性要求流行歌曲必须具备自由性、审美性和超越性等满足人精神需求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流行歌曲首先是一种艺术产品,其次才是文化商品。因此,如果流行歌曲丧失了自身作为音乐的艺术本性,那么也就丧失了其作为商品的资格。
第二,流行音乐的商业属性要求流行歌曲的创作必须“接地气”,即符合大众的审美能力。与古典音乐封闭式的精英创作和孤芳自赏不同,现代音乐必须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尽可能俘获所有人的听觉,诱使消费者为音乐唱片掏腰包“买单”,实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2]。
第三,流行音乐的二重性决定流行歌曲必须平衡自身艺术性与商品性的紧张关系,尽可能做到雅俗兼容。
认真回顾香港乐坛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粤语歌曲崛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真正实现了商业与艺术的融合。一方面,现代娱乐工业如港产电影的兴盛助推了音乐娱乐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涌现了一大批顶尖艺术家,如张国荣、梅艳芳、林忆莲、Beyond、张学友、刘德华等,和一大批杰出词人,如黄霑、林振强、郑国江、潘源良、潘伟源、林夕等,他们以最纯粹、最无畏的艺术献身精神,将生命投入音乐事业中,才使得粤语歌曲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显然,艺术性是流行歌曲的灵魂,而商业性只是艺术衍生出来的附加价值。音乐如果丢失艺术灵魂和尊严,仅凭急功近利的商业运作根本无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粤语乐坛正是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生态和健康的市场环境,完美实现了文化娱乐业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融合,才使得粤语歌曲跨越了语言和地区的狭隘限制,成为流行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大众文化”。
三、过度商业化:2000年后粤语流行歌曲衰败的根源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娱乐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乐凭借独特的电影产业优势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但也在过度商业化中走向堕落和自我迷失。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指出的那样,受技术合理性的支配,文化工业产品生产具有标准化、单一化、雷同化、速食化的趋势。如果不能对过度膨胀的商业逻辑进行制约,不注重音乐产品的质量,那么必然会损害粤语歌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2000年之后,香港乐坛风气愈发浮躁,尤其是在“K歌文化”流行的阶段,唱片公司为了占据卡拉OK市场,强制音乐人按“公式化”“套路化”的模式创作情歌,削弱了歌曲的品质,大幅扼杀了音乐人的创作空间。久而久之,香港乐迷开始对“粤语口水歌”生厌,不愿为本地唱片浪费金钱和时间,结果导致香港乐坛持续衰落。在恶性循环之下,粤语歌不仅削弱了在全球华人社区的影响力,甚至连本地市场也保不住。反观同一时期的台湾唱片业,尽管也受盗版音乐、互联网音乐下载的困扰,但是,2004年,周杰伦的《七里香》凭借天才的音乐创作、扎实的填词功夫、高品质的录音技术,销量总计超过200万,超过了同时期香港四大天王的唱片销量之和。显然,高品质的原创音乐才是赢得市场和尊重的唯一途径。
这个时期,香港乐坛沉迷于“选秀”和“造星”。唱片公司为赚“快钱”,大量邀约电影明星、性感模特转型为歌手。可是,在这个时期出道的大部分歌手都缺乏扎实的音乐功底,出道不久即销声匿迹。这一时期还经常爆出音乐人抄袭的丑闻,如香港著名作曲家雷颂德为侧田写的大受欢迎的作品《决战二世祖》被指抄袭美国说唱歌手Akon的《Lonely》,《Volar》抄袭美国Hip Hop组合Black Eyed Peas的《My Humps》。雷颂德为黎明创作的《眼睛想旅行》与《Happy2000》被指抄袭外国歌手Cher的《Belive》和韩国乐队H.O.T的《Candy》。
台湾有独立音乐广泛的生存空间,陈绮贞、张悬等一批原创歌手在民谣领域大放异彩。香港过度商业化的环境阻碍了独立音乐的发展。媒体上每天关注的都是GDP,即便关注娱乐文化,也都是八卦,人们再没有精力关心音乐创作。最明显的标志是,从那时候起,香港再没有一家能够生存得好的专业音乐杂志。[3]
过度商业化窒塞了粤语歌内在的创造力、生命力和表现力,让音乐成为按照公式化在录音棚流水线上生产的“工艺品”。音乐原创性的枯竭使得新时代的香港乐手不得不大量翻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曲,通过卖弄怀旧情怀,企图为香港乐坛寻找狭窄的出口。
四、回归艺术本源:粤语流行歌曲的出路
不同于部分音乐人以过分消极和绝望的心态,将粤语歌曲衰落视为不可逆转的不归路,笔者认为,困境不能简单等同于绝境,“危机”往往蕴含“契机”。如果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分析问题,我们便能够审慎地看到,当今粤语歌坛正在经历一次艰难转型,即从以娱乐为导向的“音乐快餐”生产转型为以“音乐本身”为中心的艺术创造。简而言之,粤语歌曲要在两岸三地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立足,就必须回归艺术本源,坚持创作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音乐作品,推出更有才华和艺术使命感的音乐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事实上,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粤语歌曲复兴的趋势。例如,在2021年中国好声音的盛大舞台上,来自广东台山的女孩伍珂玥,通过高水准的艺术演绎,使粤语歌曲俘获人心。伍珂玥翻唱的每首粤语歌充满了粤味的字韵与旋律的美感,将粤语的声音美发挥到极致。伍珂玥每场都唱粤语歌并最终夺冠,这不但是《中国好声音》十年来的第一次,在国内所有竞演类音乐综艺中,这也是首次,粤语歌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尊重。显然,只有尊重艺术、敬畏艺术、珍惜艺术,粤语歌曲才能真正赢得听众。否则,一味沉溺于商业诱惑与感官娱乐,最终不仅毁了粤语歌曲本身,甚至会毁了歌手本人。
根据文化工业理论,商业挂帅的唱片工业盲目追逐利润,构建了一个虚假、空洞的符号崇拜系统,使观众的审美情趣、审美注意力不断偏离艺术作品本身,更多关注偶像明星的魅力甚至私生活,产生泡沫化的“虚假需要”。“人设”,而不是“艺术”本身,成为娱乐业赚钱的密码。从市场资源和前景来看,香港绝对有能力建造一个更好、更包容、更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音乐空间,供不同类型、理念的创作人发挥才华、各领风骚。套用台湾著名填词人姚谦的话,香港作为一个文化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对文艺创作具有极大的包容度。同时,香港也是一个观光旅游城市,每天无数中外游客穿梭大街小巷,使得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都能在香港找到它的听众,这是其他城市没有的文化和优势。香港乐坛当务之急是平衡朝商业过度倾斜的“天平”,让“艺术”成为音乐作品创作的主旨。唯此,粤语歌才能超越“铜臭味”,在更高的艺术境界中重振歌曲的生命和尊严。
粤语歌曲不应该只是一个时代逝去的记忆。从本土文化到流行文化,粤语流行歌曲经历了风风雨雨,这说明,音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自身应有的审美价值。音乐世界是人类寻找慰藉和寄托的精神家园,只有脱离了低级趣味,勇于摆脱世俗的枷锁,做纯粹的人,如张国荣、梅艳芳;写纯粹的歌,如《光辉岁月》《海阔天空》,粤语流行歌曲才能在21世纪大放异彩、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