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病害诊断以及水质监测方法

2023-09-19王果轩林阿朋裴永博

水产养殖 2023年7期
关键词:硫代硫酸钠余氯白对虾

王果轩,林阿朋,裴永博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江苏海洋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5;3.宝应县氾水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扬州 225819)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对虾科、滨对虾属动物[1-3]。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海区域,1988 年由中国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 年突破育苗关,逐步实现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也是我国虾类养殖中较常见的品种之一。目前,南美白对虾主要有土塘、小棚、工厂化3 种养殖模式,其中小棚化对虾养殖具有恒温、抗风、抗干扰等优势,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但在传统小棚化养殖模式下,由于粗放化管理、不规范操作及苗种、药物监督的不全面,导致对虾养殖存在着诸多疾病以及水质问题,在影响养殖户养殖效益的同时,也阻碍整个对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简述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病害诊断以及水质监测方法[4-5]。

1 病害诊断

应遵循“望、闻、测、判”四字要点。(1)技术人员进入养殖塘口,应了解该塘口基本信息:塘口面积、放养密度、投饵量、对虾吃食情况、对虾状态及所遇问题,并认真记录。(2)根据病害防控要求,外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养殖区域,在征求养殖户同意后,进行手部和脚部的充分消毒方可进入。但进入养殖区域后不得进入棚内,在棚外查看水色和气头情况,养殖户充分消毒后,进入棚内取走虾样,交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在养殖区域查看对虾生存情况,如距离较远,可叫养殖户拍摄视频查看。(3)检测水质相关理化指标和虾样,并记录。(4)根据相关情况汇总,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做出结论和解决方案。

2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最好在上午和下午进行,使用水质检测试剂盒或仪器进行检测并记录[6]。

2.1 pH 值

通过上、下午pH 值的变化,可以判断水体中藻类的丰富程度,pH 值日间逐渐升高,阳光照射强度下降后逐渐降低。正常情况下,pH 值早上7.5~8.2、下午8.2~8.7 为佳。对于pH 值偏高,可采用以下方法调节:(1)使用充分稀释后的盐酸或醋酸全池泼洒;但此法不宜在苗期使用,以防损苗。(2)针对pH 值居高不下的情况,可使用乳酸菌和有机肥混合,进行周期性调控。对于pH 值偏低,可使用不含氯生石灰上清液全池泼洒,20 min 后再使用1.5 kg/棚碳酸氢钠进行泼洒,可有效提高pH 值。

2.2 氨氮、亚硝酸盐氮

正常情况下,对虾养殖池塘氨氮为0~5 mg/L,亚硝酸盐氮为0~0.5 mg/L,若高于此指标,则为不正常。但在部分养殖集中区域,因井水水质等因素影响,氨氮指标普遍较高,因此要针对特定情况进行特殊分析。养殖前期,病害与底质的好坏有关;在养殖后期,对虾吃食量增加,残饵、粪便增多,会导致氨氮、亚硝酸盐氮超标。针对养殖期间的诸多问题:(1)前期将池塘充分的翻底、消毒、暴晒和改底[7];(2)在养殖过程中勤改底,并定期使用如光合细菌等有益菌进行调水;(3)在养殖后期,预防氨氮、亚硝酸盐氮过高对对虾造成的影响,及时使用抗应激药物;(4)针对氨氮、亚硝酸盐氮超标情况,加量使用经红糖活化后芽孢杆菌,并及时泼洒“粒粒氧”,在井水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大量套水的方法。

2.3 总碱度

正常情况下,南美对虾养殖池塘总碱度为180~250 mol/L,该指标显示水体中微量元素的丰富程度,因此应定期补充微量元素[8]。

2.4 余氯

养殖前期,清塘消毒使用的含氯生石灰残留清除不彻底,导致余氯的产生并造成危害。在苗期,需确保余氯为0~0.2 mg/L。余氯超标会损苗,危害较大。

(1)在养殖前期,清塘消毒后,应及时泼洒硫代硫酸钠,去除余氯。25 kg 生石灰使用3 kg 硫代硫酸钠,37.5 kg 生石灰使用4.5 kg 硫代硫酸钠,50 kg生石灰使用5~6 kg 硫代硫酸钠。

(2)在养殖过程中,如余氯过高,应少量多次使用硫代硫酸钠去除余氯,用量为1.5~2.5 kg/棚进行全池泼洒,在井水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应大量套水,多补充有益菌。

(3)当余氯出现大规模反弹时,谨慎使用硫代硫酸钠,加大曝气,及时打开棚门通风,泼洒维生素C 抗应激,防止余氯持续反弹导致虾空肠空胃、偷死现象的发生。

2.5 钙镁比

钙离子>300 mmol/L,钙镁比正常为1∶1,最佳比为1∶3。如出现钙镁比例失衡,可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2.6 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超标,会导致对虾出现中毒现象,应及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解毒。

2.7 硫化氢

硫化氢超标,会导致虾出现摄食量减少、跳塘、趴边、偷死现象。应及时采用药物解毒,并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勤改底,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3 虾样检查

及时发现对虾病害,准确判断病因十分关键[8-9]。虾样检查主要分为虾体检查、离水试验、弧菌检测3 部分。

3.1 虾体检查

3.1.1 检查外表

(1)应从尾扇处开始,应无发红、发黄、白斑以及无拖便、白便(正常);(2)检查体表,应光滑、透亮、无发红、无白斑、无黑斑、肌肉清晰、无白浊、无附着物粘连、壳硬(正常),如有红点增多、粗糙,为细菌性感染,如松软为蜕壳或硬壳问题;(3)检查附肢,应无发红(正常);(4)检查头胸甲连接处,应坚硬、易剥离,无白斑(正常),用手触压头胸甲,凹陷为软壳,有白斑、边缘规则易剥离为病毒感染,有白斑且不规则呈鱼鳞辐射状,为病毒伴随细菌性白斑;(5)检查眼睛,应黑亮、光洁(正常),如发红,为缺氧应激反应、底质恶化、细菌感染导致,放入水中,如红色褪去,则是环境导致,同时眼睛挂脏、溃烂也是细菌性感染;(6)检查虾须部,应无断须且坚挺(正常),如有断须看须末端,白色为机械损伤,黑色为细菌感染。

3.1.2 检查体内

(1)从胃部开始,轮廓应饱满清晰,吃料后呈饲料颜色(正常),如空胃、模糊、发红为细菌或病毒感染;(2)检查内部肝胰脏,转肝期前,肝脏轮廓不清晰、呈深红色,无白膜(正常)。转肝后,边缘轮廓清晰,为倒葫芦形,整体颜色为黑色或褐色,近中肠的一半有白色包膜,拨开薄膜,肝脏呈红褐色,捣碎后为橙红色(正常);(3)检查肠道,应饱满、清晰、笔直,为黑色或褐色,无断肠、空肠(正常);(4)检查粪便,应为饲料褐色、无异味(正常)。

3.2 离水试验

可快速判断对虾所患疾病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将采集的虾样和养殖水样放入烧杯中,取出虾样放置于拳心20 s,快速放入水中,如虾呈现站立后游动状态,可以初判为细菌性疾病,如虾呈现侧躺后不游动,出现死亡现象,则可初判为病毒性疾病[10]。

3.3 弧菌检测

弧菌的感染导致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肠炎、肝胰脏病变、浮头乃至偷死等现象。弧菌在自然界中分为绿弧菌和黄弧菌2 种,其中绿弧菌大致分为河流弧菌和副溶血弧菌,黄弧菌大致分为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可以诱发早期死亡综合征(EMS)的发生。弧菌的快速发现,往往通过提取虾样、水样,利用平板涂布法进行检测。解决方案:(1)当检测出大量黄弧菌和微量绿弧菌时,先用芽孢等生物类产品改善底质,切忌使用化学药剂,以确保水体处于稳定状态;降解有毒物质;泼洒有益菌种,适量使用红糖,提高总菌群中有益菌种含量占比,形成优势菌群;使用蛭弧菌等药物进行干预,控制水体中弧菌数量不再繁殖。(2)当检测出黄弧菌和绿弧菌超标时,使用适量碘制剂进行消毒,过硫酸氢钾等不稳定消毒制剂,可能破坏水体稳态,不宜在前期使用;应解毒和补充大量有益菌种,并适量使用红糖进行菌群培育;泼洒抗应激药物,减少虾在不稳定状态下的应激反应。对于副溶血弧菌导致的EMS严重情况下,可采取清塘、彻底消毒措施。

4 结语

目前,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养殖户粗放化的管理模式、投入品任意使用、防病调水流程不规范、苗种选择不严谨,均导致南美白对虾养殖风险大大提升。因此规范病害诊断以及水质监测方法,加强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相关培训,制定行业相关标准,出台苗种管理相关制度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硫代硫酸钠余氯白对虾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硫代硫酸钠置换滴定法测定高铁酸盐的纯度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技术
硫代硫酸钠配置时的析硫现象对磷生铁测磷含量的影响
高考热点
——硫代硫酸钠
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及其标定研究
南美白对虾2016年春季生产形势
余氯检测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