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研究进展探析

2023-09-18叶庭丁晨

考试周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小学

叶庭 丁晨

摘 要:体育家庭作业是当前学校体育研究关注较为热点的问题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设计原则、内容、实施、监督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分析,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存在“研究主体不均衡,研究深度不充分”“作业设计科学性和学科的认识程度不高”“有关体育家庭作业的政策缺失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随着体育家庭作业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育家庭作业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已成为共识。

关键词:体育家庭作业;中小学;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3-0023-04

一、 引言

体育家庭作业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与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课余时间或节假日能够在家或社区进行的,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增强技能掌握和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身体练习内容。对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举措。但从当前体育家庭作业研究的整体情况来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系统性不强,现有的研究成果难以满足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实际需要。鉴于体育家庭作业研究的迫切性,有必要就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反思。

二、 中小學体育家庭作业研究的概况

在中国知网以“体育家庭作业”“课外体育作业”“体育作业”为篇名进行检索,检索到期刊论文109篇,硕博士论文15篇。中国知网可查最早有关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成果是1982年刘德佩教授发表在《北京体育》(现名《体育博览》)上的《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该文从体育家庭作业制定的必要性切入,借鉴苏联专家设计的一套体育家庭作业,列举一年级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和评价标准,该文的一些观点符合当时时代的需要,也为后来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下为近十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的统计,如图1所示。

从总体有关体育家庭作业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看,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是以往成果数量的三倍多。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有关体育家庭作业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近三年的研究成果数量上,达到了十年来的峰值,这与国家制定的有关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有着直接关系,表明了体育家庭作业已经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如《体育教学》杂志设置“双减”背景下的学校体育专题,《中国学校体育》开设“如何有效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并做到控量提质”的研讨综述栏目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以往在体育家庭作业方面研究的不足,对学校体育的课外延伸,家、校、社一体化等方向的关注不足,较少有关于具体实施策略、标准的提出。在当下“健康中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深入研究显得极为迫切。

三、 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研究进展情况

(一)体育家庭作业价值的研究

体育家庭作业是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是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由体育教师设计与布置,由学生课外时间里在家庭或者社区内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可以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有效的连接起来,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的力量来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全民体育运动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区体育氛围;体育教师设计的体能、技能类的家庭作业,有助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业压力,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体育教师在家庭作业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更加科学、合理;学生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促进家庭亲子关系融洽,可以辐射带动家长一起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加强了亲子之间交流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二)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原则的研究

体育家庭作业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要结合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确定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原则。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同一设计原则下各水平段的学生要求各异。体育家庭作业要在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趣味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原则下进行设计。根据主体性原则,小学三个水平段与初中、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差异条件下,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小学突出趣味性原则、简便性原则等,初中和高中阶段以健身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和多样性的原则为主。对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原则的研究,旨在搭建更加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校内教育+校外锻炼的平台,养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充分利用不在校的体育资源,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三)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研究

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要按照“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模式进行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体育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进行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设计,对不同学生个体或群体需要,设计有目标性的作业内容,并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首先,在体能内容的设置上,按照学生在体能和技能学练中存在的薄弱素质进行强化练习,尤其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通过布置不同的体能练习内容,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各项体能上得到均衡的发展。诚然,体能类内容存在着练习单一、枯燥乏味的情况,需要体育教师采用多种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次,在技能内容设置上,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要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保持一致,低学段和低年级安排复习课堂教授的技术动作,对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安排运动技能内容的实践内容,让体育家庭作业成为体育教学的有效课外延伸。

(四)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研究

从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过程来看,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等,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需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共同完成,如图2所示。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关键看学校,特别是校长的重视程度,学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开展,将体育家庭作业作为体育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内容之一,纳入学校常规教学考核中,提升体育家庭作业地位,增加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保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投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体育文化地位,全力支持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此外,根据要求制订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制度,有序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满足学校周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

教师在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中起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科学运动的方法,在家庭作业的实施中做到个性化的布置与指导,作业的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充分发挥家长在体育家庭作业完成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实施亲子运动会、亲子家庭运动展示等,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

学生是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主体,在日常的学校体育活动中,养成的良好运动习惯有助于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方法,对体育家庭作業中的运动技能类内容的完成有直接帮助。

家长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学校教育的改革需要有家长的助力。因此,家长也要在思想观念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家校联成一体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努力。体育家庭作业在提高学生体质、调节身心状态上的作用已经成为家长的共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督促学生课外完成体育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培养团结互助、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五)体育家庭作业监督与评价的研究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中,检查、督促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由于体育家庭作业主要在家庭、社会场域内完成,家长成为监督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完成全过程的主体。当前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评价尚缺少权威的评价标准体系,教师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评价更多依靠家长提供的运动媒体,或者一定时间内学生体能与技能的提升程度,家长在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组数、次数和时间上难度不大,但对作业完成的质量难以把握,还需要体育教师的指导。

四、 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主体不均衡,研究深度不充分

从已发表文章的作者来看,研究主体以中小学教师为主,高校学者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整体关注度不高;作业布置的对象上,以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研究居多,初中次之,高中几乎没有。学者一致认为体育家庭作业是学校体育的延伸,但将体育家庭作业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几乎没有。需要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吸引体育学者将研究的方向转移到对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实际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为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二)作业设计科学性和学科的认识程度不高

体育教师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主观意愿不强烈,缺乏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体育家庭作业是学校体育新兴延伸内容,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新;体育教师除了日常的体育课教学以外,还有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训练队工作等,难有精力投入到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更得不到保证。对非考试学科的认识程度随着学段的升高愈加明显,学生对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将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纳入体育教师的绩效考核中,鼓励体育教师主动参与理论学习;加大对体育家庭作业价值的宣传,督促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引导家长参与到体育家庭作业的监督与评价中,家校齐抓共管。

(三)有关体育家庭作业的政策缺失或执行不到位

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关于体育家庭作业作业的专项指导文件,各地方区域内开展的体育家庭作业实践研究,也仅仅是区域范围的尝试,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实施、评价办法。鉴于当下政策性的不足,需要在一定地域内开展试点研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学校加强对体育家庭作业的执行与考核力度,制订多项激励性举措促进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

五、 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研究展望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家庭作业政策的制订与落实应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尽管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但体现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自身的实践研究,寻得新的突破点。体育家庭作业不仅与学校有关,更多的与家庭、社会等方面有关。虽然相关的主体任务尚未明确,但随着体育家庭作业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育家庭作业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已成为共识。

参考文献:

[1]周伟华.家庭体育作业: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一种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20(3):88-91.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21-04-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7/202104/t20210425_528082.html.

[3]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五部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EB/OL].(2021-04-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s3285/202105/t20210511_530655.html.

[4]刘德佩.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J].北京体育,1982(2):34.

[5]郝卿佩.初中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实施方案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1.

[6]李春林.《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论坛第56期研讨综述:“如何有效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并做到控量提质”[J].中国学校体育,2013(12):90.

[7]李佳川,孙洁,唐金根.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相关问题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79-83.

[8]林锡江.布置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实践探索[J].体育师友,2011,34(3):40-41.

[9]傅春英,肖振文.合理设计“体育家庭作业”十原则[J].田径,2021(9):55-56.

[10]赵飞,孙文婷.变式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中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7):135-136.

[11]陈曦,苏坚贞.“交叠影响域”理论视域下课外体育作业的三重困境及其出路[J].体育学刊,2020,27(2):124-128.

[12]宋书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6):163-165.

[13]李青凤.关于有效布置小学体育作业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14(17):48.

[14]朱春桂.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作业设计[J].考试周刊,2016(95):105.

[15]李小伟.假期体育作业新芽还需细浇灌[N].中国教育报,2010-02-12(2).

[16]曾志军.基于落实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105-106.

[17]周洁,朱鹏程,韩江,等.班主任应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J].运动,2016(2):124-125.

[18]尹彬,孙蒙蒙.基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下初中体育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8):71-74.

[19]唐莉,李少松,王永,等.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课外体育作业布置及管理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6):248-250.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中小学
中学生体育课堂事故的影响因素及管理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