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啃“硬骨头”的“拼命三郎”

2023-09-18汪茂盛赵真

当代党员 2023年17期
关键词:张志刚硬骨头理工大学

汪茂盛 赵真

8月11日,走进重庆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14办公室,门旁的墙上贴着整整6页工作计划。走近一看,一些内容已被黑色签字笔划去。

214办公室正是院长张志刚的办公室。

“划去”代表着“完成时”,一笔一划间,凝结出张志刚带领团队扎实推进工作的成效和进展。

提前谋划、打表推进,是张志刚干事创业的一贯风格。“计划书”不仅贴在办公室的墙上,存在手机的备忘录中,更刻进了他的脑海里。从求学教书到科研管理,张志刚用长远眼光和勤奋肯干,一步步将脑中的蓝图变为现实。

站好三尺讲台

为母校作贡献,是张志刚这个高大北方汉子的“从心”选择。

出生于河北农村,父辈的教导让张志刚从小养成了“从长计议”的习惯。1999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便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考虑重庆刚直辖,发展机遇多,他毅然填报了重庆理工大学汽车工程专业,而彼时该专业才刚起步。

“我读大一时就想好了硕士研究生期间要跨专业学习机械电子,以弥补电子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短板。”张志刚说。为此,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成了他的“寝室”,“学霸”称号也贯穿他整个求学生涯。2010年3月,他顺利从浙江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毕业。7月,当听闻母校招聘教师时,他放弃沿海城市优厚的待遇,回到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任教。

至今,他仍记得临行前导师的嘱托:“当老师要当好老师,当好老师首先是站好三尺讲台。”

科研工作再忙,他也不吝把时间投入教学工作之中。

一次,张志刚出完差,因飞机晚点,到家已是次日凌晨。但为保证本科学生能听懂必修课《汽车理论》,他挑灯备课,备完课后仅休息了2小时,就又站上讲台为学生授课。

此外,针对学生全方位发展,他还牵头在学院建立了学籍预警与异动学生谈心机制,制定《车辆工程学院专业导师计划方案》,为学院建立了一批校企协同育人基地。

攻克“卡脖子”技术

2022年6月,张志刚接到了来自战略合作伙伴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请求:希望他的团队能够攻克车载双离合器实时温度测试技术,实现相关技术“国产替代”。

“以前都是用德国产品,成本较高,售后困难。如今企业有需求,我们义不容辞。”张志刚说,尽管动力传动系统试验领域只是汽车工程科研领域中的一个小分支,但小领域也能實现大作为。

攻克“卡脖子”技术谈何容易:一方面,车载双离合器结构紧凑,所处空间小意味着测试系统体积要小;另一方面,车载测试要实现无线能量与信息传输的同时,还要耐自动变速器油腐蚀和干扰。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能将所学运用到实践,真正为国家发展带来效益,是我们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的动力。”张志刚说,工作十几年,他的目标一直未变: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一年时间,张志刚带领团队从原理分析、技术攻关、系统研制、样机测试反复试验,最终成功攻克车载双离合器实时温度测试技术。

这样的攻坚已不是首例。

如今,张志刚带领的团队已攻克混合动力变速器及其核心零部件动态性能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智能在线检测技术等一系列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华为、长安、比亚迪、青山等50余家企业。

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拼命三郎”是副院长兼“战友”周宇对张志刚的评价。“每次看到张院长还在加班,我们不禁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周宇说。

自从担任科研院院长后,除教研工作外,张志刚还负责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科研成果的取得,靠的是团队力量。”张志刚说。为此,他在学校科研管理体系重塑上下了不少功夫。

2023年2月,重庆着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作为科研院及党支部负责人,张志刚迅速投身院内“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打造工作。

那时,张志刚每天同团队成员一道“头脑风暴”。月余,他结合科研院实际,对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走廊展板上悬挂的“红岩先锋”流动红旗就是其工作思路的具体表现。红旗挂在哪儿,张志刚就知道哪个科室现阶段在工作中先锋模范服务做得好。

不仅是党建,科研院作为统筹全校老师科研项目的牵头部门,举足轻重。近两年,为听取老师建议,张志刚带领团队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归纳整理出7大类100多项问题建议,同时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系统研究学校科研创新管理体系,提出“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服务化、服务人性化”的工作原则,出台一系列科研创新管理制度和流程。

“科研无假期,这既是科研管理者的服务状态,也是科研创新工作者的战斗状态。”张志刚说。

不遗余力换来的是累累硕果。

重庆理工大学近两年科研项目立项数和经费均实现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重庆数控机床研究院等西部(重庆)科学城优先建设项目加速落地、成效突出,精密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被纳入市委“一号工程”。

张志刚

重庆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做好“产学研”要看得远、扎得深

猜你喜欢

张志刚硬骨头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瞧这一家子等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啃下医改硬骨头
精准啃下扶贫“硬骨头”
漫画
《硬骨头》骨头再硬也要啃完
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