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融入高校课程培养模式研究
——以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为例

2023-09-18王宏涛王瑞张景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民族学非遗文化遗产

王宏涛 王瑞 张景明

2018 年9 月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1]2021 年8 月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等”。[2]2022 年4 月7 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明确提出,手工艺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提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保护并发展非遗,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非遗”已经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国家文化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和积累的智慧结晶。“非遗”融入民族高校,可以丰富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促进高校服务地方能力,加速民族高校转型,避免高校同质化发展。在高校“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如何遵循两者的发展规律和融合特点,赋予其时代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1.以文化传承引领民族学课程育人新高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创造力、想象力的展现,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载体[4]。2022 年5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民族高校明确课程建设的育人要素和责任,“非遗”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其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具有丰实厚重的文化内涵[5]。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民族高校,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千百年锤炼的先辈们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保存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乡土社会的农耕人在世代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在和大自然的共生共存中辛勤劳动和专注创新,留下了各种体现民族创造性和被民族认同的手工技艺和象征符号。

“非遗进校园”可以让大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非凡的创造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意义。北方民族大学与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民族文化周活动,邀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怀秀、李怀福,他们带来了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活化石”的云南彝族地区著名海菜腔表演,并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讲座”和“优秀民族志纪录片电影放映”三部分组成。活动使广大学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提供了一个非遗传统文化展演及民俗技艺汇聚交流的空间场所,有效地提升了非遗传承的传播效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将民族学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近闻乡音、体感乡情,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学专业学生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和非遗传承的体悟,更加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民族学院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高校课程教学结合,彰显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将民族民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优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根的文脉,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织中,进行情感共建,寻求文化的心灵栖息地,其精髓和主脉是传承非遗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筑牢立德树人之基。充分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富矿,将民族高校民族学课程设置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贯穿民族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充分运用民族学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引导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与德育、美育课程的交叉融合,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技艺,从而与“非遗”产生共情共鸣,与所学专业产生交叉勾连,进而由文化自省到文化自信,提高学习内驱动力,形成民族学课程与提升学生“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同向同行,提升民族学课程教学的思政育人力度和价值塑造高度,推动民族高校育人工作既贴近生活,又润物无声。

2.以专业特色引领民族学课程育人新领域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成立于2018 年7 月,是北方民族大学最年轻的二级学院,也是北方民族大学唯一一个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的二级学院。北方民族大学是宁夏唯一一所设有非遗专门研究机构的高校。民族学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 年的历史学系,现下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和西夏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以及历史学系、民族学系两个系。学院现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学”一级重点学科,自治区“民族学”重点学科,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实践研究创新团队”等一批高级别研究平台。民族学专业培养目标是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适应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掌握民族学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从事民族事务、公务员、文物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民族学专业课程建设系统较为完备,按照专业建设要求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体系,依据民族学专业特点和区域地方文化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相呼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课程选入民族学学科的教学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实现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化课程,这样一方面激发出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另一方面让民族学专业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和真实感受,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田野实践能力,让民族学的学生们了解民族非遗传承文化,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产生情感,与所学专业进行无缝连接。

在课程设置上,结合“非遗”知识传递民族特色文化,将区域地方特色服饰文化、手工技艺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由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和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民族学专业学生田野调研实习等实践课程的重要环节,带领学生走进非遗现场,调研和收集非遗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通过视觉看、触觉摸、听觉赏、嗅觉闻和味觉品认识手工技艺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请进来”是传统手工技艺实践教学的核心所在。民族学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堂暨“明湖大讲堂”,邀请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亚明教授,积极开展与非遗传承人的共同研习探讨。刘亚明教授以“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向师生介绍了钩针编织、手鞠球、柳编、满月活等非遗工艺及其制作方法,学院通过营造良好多元的学习接触环境,使师生体验与感受经典需要传承,创新的火种亦需传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田野调查、文创展示及公益活动等形式,创新课程形式,开放式体验教学,形成了“专业教师+非遗传承人”的“双向双师”多元文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与非遗相关的建筑、美术、音乐、舞蹈、传媒和考古等专业的互补,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文旅创意大赛、实训教学、田野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选题资源。让学生结合扎实的非遗知识理论指导田野实践,通过动手研磨、心口传习非遗传承人精雕细琢的同时,深刻体悟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同时,“非遗”有助于丰富民族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民间的活态文化,弥补学生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之间的鸿沟,加强与区域地方文化、民间艺术的融合,将乡村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模式转变为“学院教学”模式。

3.以“产教协同”引领民族学课程育人新动能

民族学学院设立有非遗文化遗产研究所,组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实践研究创新团队”等一批高级别研究平台,结合“非遗育人”和“工匠精神”培养应用型人才,以真正实现产教协同融合的新目标。民族学系与甘肃省庆城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西吉县阳庄村、隆德县新和村和隆德县魏氏砖雕有限公司签署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立足区域地方本土非遗项目为根本,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乡村人才。通过企业、政府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建设非遗传承和教书育人的一体化优势平台,可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激发高校育人的新动能。民族类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发挥自己在知识储备和信息传递的智库作用。跨学科交叉、专业交叉优势明显,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思想火花的交流碰撞,对于非遗产业化发展形成很好的推动作用。以非遗传习为桥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乡村振兴意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6]。

产教协同助推非遗传承,非遗传承助力文化育人,北方民族大学举办“道中华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宣讲比赛。这样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民族学学院利用“第二课堂”,积极鼓励民族学系和历史学系本科学生积极参与,邀请专家指导评议。同学们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籍古迹等内容,并融入本专业知识加以阐释,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铸根塑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在北方民族大学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和实践上,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可以继续深入发展。我们也同时看到,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联姻,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协同起来,可以开创出一条产教协同、合作共赢的非遗传承和高校育才之路。学院以区域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将非遗技艺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整合现有师资资源及平台(大师工作坊、非遗陈列馆及校外非遗实践基地),形成“平台+实践+育人”的三位一体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学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为实体科研机构,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实践研究创新团队”为一体化联动平台,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联合学校的其他专业以及社会相关行业,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地方文化特色,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传承之路,将教学成果向文创产品转化,实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及技术创新一体化。民族学专业有了很丰硕的前期研究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完善非遗融入课程培养体系研究,开启民族学学院非遗工作新篇章,为乡村振兴助力的同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中华文化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民族学非遗文化遗产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学科简介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发展战略语境下的中国山地民族学研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