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有勇:我是一个会用科技种庄稼的农民

2023-09-17许子威

科学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试验田庄稼院士

许子威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呼——“土豆院士”,他教农民用冬闲田种上了冬季马铃薯,2018年还把乡亲种的马铃薯带到了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通道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朱有勇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扎了8年,曾经贫困、闭塞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变成了如今绽放“致富花”的地方。

原来院士是和农民一起种地的人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院士是什么人,只是经常看到他下地干活兒,还给我们讲些农作物种植知识。”竹塘乡蒿枝坝村村民李福记得第一次见到朱有勇的情景,“那天刚下过雨,他就站在田里看我们种的庄稼。”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近60岁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奋勇来到这里,并在竹塘乡建起了“院士小院”。小院里常常挤满从周边村子赶来的农民,他们希望院士为自家的庄稼产量出谋划策。李福心想,“原来院士是和农民一起种地的人”。

“这里曾经是一个不该贫困却又很贫困的地方。”朱有勇回忆,那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县,村里房屋大多是透风漏雨的篱笆房,没有一条水泥路能通往村子,各家各户的粮食产量也不高。但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非常好,不仅土壤肥沃,降雨量也适合农作物生长。他下定决心,要为这里做点儿事情。

不过,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成功。曾经,朱有勇想发展林下养鸡,养了2?000只鸡但卖不出去;想发展林下种菇技术,但当地野生菌非常丰富,销量也不及预期……“我们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去研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最适合种什么作物,把作物种在最适合的地方,进而发展出一个产业。”几番失败后,朱有勇意识到要带领村民种植“卖得出去”的农作物。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田野上,朱有勇带领团队研究出了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给葡萄“打伞”的避雨栽培技术,还解决了三七种植的“连作障碍”,一项项科技成果变成让村民致富的“硬实力”。

2017年,朱有勇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设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在这间田野上的“大教室”里,学员都是当地的农民,每上完一堂课,都要按照老师留的作业去种一亩土豆、一亩三七、一亩葡萄,考试成绩依农作物产量和个头评测给出。此外,这里还开设了电子商务、营销学等课程。朱有勇说:“从这里‘毕业的农民不仅让自己家脱了贫,甚至把整个村子的产业都带动起来了。”

李福就是靠在这间“教室”里学到的知识实现了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开通了网络销售渠道。不到两年的时间,家庭人均收入成倍增长,还盖起了新房子。“我们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每个家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李福说。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做院士也好,当教授也罢,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农民,一个会用科技种庄稼的农民。”朱有勇于2004年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不过两年后便辞去校长职务,潜心农业科研。他认为,“我做科技工作者会做得更好。”

他记得,小时候自己的村子里很多人都吃不饱饭。后来,村里开始引进化肥提高庄稼的产量。从那时起,朱有勇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农业科学家。1977年恢复高考,朱有勇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从田间地头来到大学课堂,他在那里遇到了一道自己答不出的问题——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病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

在当时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朱有勇只能靠书本和实验慢慢摸索答案。在一次走访调查中,朱有勇发现,只种糯稻的田地里出现了大面积发黄的现象,几乎没有收成,而另外几块与杂交稻共同种植的糯稻田却没有“生病”。同样的品种,为什么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就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生长情况?朱有勇觉得这就是问题的答案。不过,科学实验之路并不容易,朱有勇在那块试验田干了7年,没有任何进展。迷茫之际,朱有勇踏上了去海外寻找答案的道路。

在国外留学期间,朱有勇第一次见到了上百亩的试验田,那时候他才知道农学生态实验必须要有大面积的重复种植实践。回国之后,朱有勇便立即投入新一轮的实验,他向云南省申请了2?000多亩试验田,第二年将其扩大到5?000多亩,第三年又继续扩大到两万亩。终于,实验成功了!

在朱有勇看来,这项科学实验的经历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从院士到扎根田野间的“农民”,朱有勇说:“我只写出两篇论文,一篇是20年前从2?000亩试验田扩大到两万亩的实验成果,另一篇就是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论文。能帮千千万万农民解决吃饭问题,才是做实验、写论文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试验田庄稼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为什么说海带是海里的“庄稼”?
庄稼色彩录
众说港大深圳医院“试验田”
院士速递
思埠康尔 微商+直销的试验田
最高法巡回法庭实实在在搞改革——司法改革“试验田”精耕一年硕果累累
父亲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