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的故事

2023-09-17博洋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23年2期
关键词:祭灶灶王爷红纸

博洋

【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年”字,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背着“禾”的样子,表示丰收、收获。金文中“年”字的形状跟甲骨文很相似。发展到小篆阶段,篆文整齐化,“年”下部的“人”讹变为“千”,“年”由此转化为形声字,禾形,千声。在隶书中,“禾”最后两笔以及“千”的第一笔,都变成了直线,后来变成楷书写作“秊”,俗作“年”,最初“人”头顶着“禾”的样子,彻底消失了,汉字规范化后写作“年”。

“年”字之所以最初有着这样的“造型”,是因为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的概念。人们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也就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后来人们又把十二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四个季节里,更明确了“春种秋收”的时间概念。俗话说“秋收冬藏”,丰收的谷物要肩扛人背,“年”字就是人扛着沉甸甸的谷穗,表示收获、丰收的意思。

【趣说汉字】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角,凶猛异常。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这年除夕,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此时人们正准备上山避难,无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可那老人却执意留下。老婆婆无奈,留下老人自己跟着人们去深山避难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乡亲们发现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有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內几根红蜡烛还在燃烧。老婆婆回想起乞讨老人曾经许诺她会赶走“年”兽,恍然大悟。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门上贴红纸,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于是,这些风俗越传越广,春节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字里字外】

为了迎接新的一年,人们在腊月就开始准备了。

腊月二十三——祭灶相传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供奉灶王爷,希望得到庇护,让家里来年平平安安,红红火火。祭灶的食物是灶糖。

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启了“扫尘”模式。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与愿望。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寓意。

你还知道哪些迎接新年的习俗呢?来和我们一起交流吧!

猜你喜欢

祭灶灶王爷红纸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刘老汉的烦恼
灶王爷的“脸谱”
关东糖
闽人祭灶大不同
敬灶王爷的传说
写在红纸上的小说
红白纸换位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