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咏史八首》主题的多义性

2023-09-16姜筱薇

新楚文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左思

【摘要】左思是“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的太康文学时期中拥有独特气质的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八首》主要是写寒士的凄惨遭遇和怀才不遇。但在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之外,也蕴含了其他的主题意蕴。本文指出《咏史八首》有以下三重主题:其一,塑造理想人格;其二,出身背景带来的怀才不遇的愤懑,抨击氏族制度的时弊;其三,张扬自我个性,追求绝对自由。

【关键词】左思;《咏史八首》;多重主题;理想人格;怀才不遇;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2-0019-04

一、引言

咏史诗是在魏晋时期确立下来的一种诗歌题材,不同的咏史诗可以折射出文学发展的状况和独特的时代风貌。“咏史”之题是班固首次创造的,虽然他的《咏史》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没有产生多少波澜,但咏史题材的出现给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学尝试。魏晋六朝时期,咏史诗的创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作家作品都不断涌现,咏史诗也作为一种诗歌类型被确定下来。萧统在其编选的《文选》中首次将咏史单独列为一类,体现了咏史诗的独特地位。《文选》咏史类共收录了十二位作家的二十一首作品,其中左思的八首《咏史》被全部收录。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①沈德潜《说诗晬语》中说:“左太冲拔出于众流之中,胸次高旷,而笔力足以达之,自应尽掩诸家。”②这些文学评论家对左思及《咏史》的高度评价体现了左思的文学才华及《咏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左思的《咏史》也处于咏史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咏史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左思和《咏史八首》概述

在慷慨悲凉的建安文学和理性深沉的正始文学之后,文学发展进入了“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③的太康文学时期。出身寒门的左思有很高的文学才华,但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屡不得志,于是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对权贵的蔑视,歌颂隐士的清高。相貌不佳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对待和种种阻碍,他只得将自己心中的郁闷和不平之气抒发在诗歌中。《咏史八首》虽然题名为咏史,实则为咏怀,诗人借事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平之情。这组诗以宽广深厚的内容,显示着诗人的壮志理想,在中国诗歌创作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咏史》从班固以来大多数是一首诗吟咏一件事物,从客观事实的表述中略见出作者的意旨,而左思的《咏史》将史实交错在一起,融汇古今,“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見”④。左思早年有着强烈的用世之心,自恃才高,他在《咏怀八首》(其一)中写到“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但是在门阀制度的压抑下,他始终怀才不遇,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咏史八首》(其二)中,他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出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现象;他在《咏怀八首》(其七)沉痛地指出:“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他咏叹古代贤士的艰难遭遇,对不公平的黑暗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笔锋十分尖锐,在那个时代是不多见的。《咏史》还借咏古人,阐明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志向,声称:“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富贵的人虽然高贵,但左思将他们视为尘埃一样轻,低贱的人虽然贫贱,但自己将他们视为千钧一样重。

所以梁代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说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⑤。有人称陶渊明有“左思风力”,也说明了左思诗歌的刚健遒劲,有建安诗歌的遗风。

现将《咏史八首》摘录在下方,并略作赏析。

弱冠弄柔翰,卓茕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謺,羽械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欔》。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咏史》其一)

此诗抒写了左思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写他自己年少时便有突出的文学才华,作品可以与《过秦论》《子虚赋》相比,还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咏史》其二)

此诗写世家贵族子弟垄断了上进的道路,无论是否具有才华的世家子弟都占据着高位,才华出众而出身贫寒的人却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飞黄腾达的高度。通过地位高低、贫富差距的对比控诉了这一不合理的现实,体现了诗人桀骜不屈的鲜明个性。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咏史》其三)

这首诗歌颂了段干木和鲁仲连对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都不肯接受封赏,赞扬了他们的不慕名利、卓尔不群。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咏史》其四)

这首诗先写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后写杨雄寂寞枯燥的生活。将贵族高官的奢靡浮华与杨雄的清贫孤寂对照起来描写,重点在于突出杨雄勤于治学的顽强品格。左思在此诗中不仅表现了对杨雄的崇敬之情,也表明了自己渴望名扬后世的理想抱负。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咏史》其五)

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京城的繁华风光,体现了一种开阔壮丽的气势。后面笔锋一转,“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对前面所写的景象进行了否定,表示了自己并不愿追求荣华富贵的人生态度。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咏史》其六)

这首诗赞颂了荆轲的英雄气概,表现了蔑视权贵的倾向。“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不仅写出了荆轲的豪迈气概,也表现了诗人的崇高品格。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咏史》其七)

這首诗写了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和司马相如的坎坷人生经历,说明了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被埋没的事实,抒发了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情。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咏史》其八)

此诗写诗人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想要避开尘世的烦扰,以追求内心的明净平和。

左思将丰富的思想感情融于这八首诗中,以组诗的形式再现了个人的心路历程。《咏史》八首的每一首内容是各自独立的,也可以串联在一起,合起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二至八首咏叹了多位历史人物,再现了诗人的一生。《咏史》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自身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一改之前的诗人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评论对象的创作方式。《咏史》表面是写咏史,实则借以咏怀,开创了咏史诗创作的新范例,成为后世诗人效仿的对象。

三、《咏史八首》的独特主题

《咏史八首》主要表现了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是塑造了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这在其一和其三中有所体现。左思通过贾谊、司马相如、鲁仲连等一系列历史人物,采用第一人称,为自己塑造了博览群书、驰骋疆场、功成归隐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要具备以下特点:胸怀大志、文采过人、武略超绝、志存高远。这种理想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作者有这样的理想,增添了其诗歌的雄壮激昂色彩。这种雄壮激昂的风格在《咏史八首》中一开始就显现了。可以说,“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是《咏史八首》的总纲。“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的壮志雄心、“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的豪情和“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的超凡脱俗都蕴含着一股雄壮之气,贯穿于整组诗中。

二是抒发怀才不遇之愤懑,抨击士族制度之弊病。其二、其七和其八这三首诗歌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但那种激昂雄壮之气并没有消逝。诗中的历史人物有一种不甘落后的精神,雄壮之气能流于愤懑之情中。“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揭露了当时不公平的士族制度。诗人以“涧底松”比喻自己,以“山上苗”来比喻权贵,以此展开来抒情,意识到自己地位低下的境况是“地势使之然”的结果。最后,“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体现了对自我的肯定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其七中,他连用四位贤人的经历进行自我激励。“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他通过对英雄的感慨来寄托自己的英雄梦。《咏史》(其八)中的“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写了诗人落魄的境遇,即使遭遇凄惨,诗人仍想到“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说明苏秦和李斯在成功之前也经历过艰难的阶段。诗人对未来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相信自己未来也有可能建立一番功业。

这几首诗语言纯朴,气势豪迈,虽倾诉了诗人的苦闷,却没有流露出颓废之感,在诗句中激荡着激昂的雄壮之气。

三是张扬个性,追求绝对自由。其五和其六从描写权贵奢侈的生活入手,“冠盖荫四术,朱轮竞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和“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是对王公贵族豪宅和宴游盛况的描述。左思的诗歌对此种士风的生动描述,正与当时许多政治家的议论和史学家的记载相互印证。但是描述现实只是为了诗歌主题做铺垫,诗人其实想要表达的是与世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如扬雄一样甘于寂寞,奋发著书,也可以像许由那般“被褐出阊阖,遗世而高蹈”。这样诗人才能真正张扬自我的个性,“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这是诗人激动的呐喊;“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又是多么雄壮高远的情怀!胡应麟云:“太冲以气胜者也,‘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至矣!”⑥而在“荆轲饮燕市”中,左思更是直接以荆轲起笔,所谓“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犹如诗人在激昂地高谈阔论。刘熙载《艺概·诗概》云:“左太冲《咏史》似论体。”⑦这一点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这种议论不是空谈,而是以史实和对比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议论始终散发着一股雄壮激昂之气,不仅没有给诗歌带来累赘之感,反更加振奋人心!

四、《咏史八首》的深远影响

左思的咏史诗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六朝时期的陶渊明、鲍照、颜延之都受到了左思的影响。陶渊明《咏贫士》和左思《咏史》都是借助历史人物来抒发情怀的作品,《咏史》反映了出身寒微之人与士族门阀之间的矛盾,《咏贫士》主要赞叹高洁之人事迹,表达自己不慕名利的节气。鲍照和左思一样出身寒门,都有着远大的志向,但在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之下难以实现仕进的理想,终究怀才不遇。鲍照的《拟行路难》《咏史》《拟古》等继承了左思《咏史》的风格。胡应麟《诗薮》:“明远之步,驰轴太冲。”⑧颜延之的《五军咏》模仿了左思借史咏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抱负。《五君咏》吟咏了竹林七贤中没有归附司马氏集团的五人,体现了颜延之蔑视权贵的精神。唐代受到左思影响的人物众多,有初唐四杰、盛唐的张九龄、李白、杜甫,晚唐的李商隐等。初唐四杰讲究文章的风骨,他们借鉴了左思借史抒怀的创作方式,或借史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抑郁之情,或借史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张九龄“古朴”诗风的形成与左思风力的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张九龄的许多诗句表达了不畏权贵的精神,这一点是对左思不畏权贵精神的继承。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与左思《咏史》体现的不慕权贵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杜甫作品的思想和内容继承了左思《咏史》的传统,但左思诗歌的主要风格是壮而不悲,而杜甫的诗歌则具有一种深沉悲壮的美。李商隐在历史人物、事件和古迹的吟咏和感叹中抒发自己的感慨,其诗歌怒而不悲,诗中愤懑的情感与左思是比较接近的。宋代王安石、欧阳修继承了左思借史咏怀的创作方法。欧阳修在写史的基础上有议论的成分,他在左思咏史抒怀的创作模式上有所继承和创新。王安石的诗歌语言平淡,诗中主要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惆怅的情绪。

学界对左思《咏史》形式的创新和“左思风力”的形成有较多的探讨,对于《咏史》创作的影响因素则探讨的较少。总的来说,左思流传下来的作品少而精,对后世形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咏史》沿用了班固开创的咏史题材,将众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入诗中,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或反映社会现实。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700页。

②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201-202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注,中华书局,1983,第61页。

④沈德潜编《古诗源》,苗洪注,华夏出版社,2001,第245页。

⑤钟嵘:《诗品》,转引自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1981,第9页。

⑥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34页。

⑦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2423页。

⑧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第23页。

参考文献:

[1]张爱波.西晋士风与诗歌[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2]潘江艳.左思精神风貌透视[D].兰州:兰州大学,2007.

[3]任艳丽.左思《咏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4]杜维新.左思及其诗歌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5]王旭.明清时期左思《咏史》的流传与接受[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姜筱薇(1999.10-),女,汉族,重庆人,西华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左思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洛阳纸贵
左思自强写赋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和《三都赋》
寒士文学作家左思壮而不悲的范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