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水杨酸治疗面部痤疮的效果

2023-09-16李静红陈晓红俞雲珍

医疗装备 2023年16期
关键词:水杨酸治疗仪蓝光

李静红,陈晓红,俞雲珍

江西婺源县妇幼保健院 (江西上饶 333200)

痤疮属于临床常见皮肤病,也称青春痘,患者多为年轻人,部分能够自愈,但也有部分难以控制,甚至出脓[1]。引发面部痤疮的因素有多种,如摄入过多辛辣食物、内分泌失调、睡眠不足、不良卫生习惯、遗传等[2]。年轻人对自身外貌较为重视且正处于社交阶段,面部出现痤疮会产生生理和心理压力。相关研究发现,对于病情严重的面部痤疮,无论是采取局部治疗还是系统治疗,均难以取得理想疗效。原因在于,治疗周期或停药后有复发风险,针对深处炎性结节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3-4]。近年来,光子嫩肤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临床皮肤黑色素及红色瑕疵清除手段逐渐增加[5]。我院在水杨酸药物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7 月至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2 例面部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 例。试验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18~51 岁,平均(20.52±6.59)岁;病程2 个月至7 年,平均(2.41±1.82)年。对照组男21 例,女15 例;年龄17~49 岁,平均(20.05±6.11)岁;病程3 个月至7 年,平均(2.48±1.8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与面部痤疮相关诊断内容相符;纳入本研究前1 个月未接受过红蓝光、激光、果酸等治疗干预。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存在视网膜疾病;存在日光性皮炎疾病;参与本研究前2 个月应用过维A 酸、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合并慢性非特异性皮肤炎症、脂溢性皮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其他严重皮肤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不配合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于脸部皮损区域涂抹浓度30%的超分子水杨酸,加入少量蒸馏水进行按摩,按摩时动作轻柔,持续10~30 min。按摩期间如患者脸上出现红斑白霜或明显刺痛等不适,立即用蒸馏水清理超分子水杨酸,停止用药。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重庆半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erma-450+633-5),设置蓝光强度100 mW/cm2,波长(415±5) nm,标准剂量48 J/cm2,红光强度120 m W/cm2,波长(635±9)nm,标准剂量126 J/cm2。为患者佩带保护眼镜,以免激光损伤眼睛。水杨酸治疗结束后即刻行红光照射治疗,20 min/ 次;1 周后行蓝光治疗,15 min/次,每周1 次;红、蓝光治疗循环3 次为1 疗程。具体时间可根据患者面部痤疮情况调整。

1.3 观察指标

(1)皮损情况:由高年资(工作年限>10 年)皮肤科医师对患者的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瘙痒5 个项目进行评价,每个项目0~3 分,评分与皮损程度成正相关[6]。(2)临床疗效:毛细血管扩张、红斑等典型临床症状消失,皮损评分降低超95%,为治愈;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改善,皮损评分降低80%~95%,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皮损评分降低30%~79%,为有效;未达到上述疗效标准,甚至皮损程度恶化,为无效[7]。临床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肿痛、胃肠道反应、皮肤萎缩、水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损情况

治疗后试验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损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皮损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红斑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6 2.05±0.46 1.33±0.32a试验组 36 2.03±0.45 1.09±0.28a t 0.218 3.951 P 0.828 0.000组别 例数 丘疹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6 2.08±0.48 1.44±0.37a试验组 36 2.07±0.47 1.15±0.20a t 0.228 4.928 P 0.917 0.000组别 例数 脓疱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6 2.02±0.44 1.30±0.30a试验组 36 2.01±0.43 1.05±0.18a t 0.119 4.701 P 0.821 0.000组别 例数 毛细血管扩张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6 1.98±0.42 1.24±0.28a试验组 36 1.97±0.41 1.02±0.17a t 0.104 4.827 P 0.905 0.000组别 例数 瘙痒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6 1.82±0.40 1.21±0.26a试验组 36 1.80±0.39 0.97±0.15a t 0.132 7.086 P 0.803 0.000

2.2 临床疗效

试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影响疗程的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痤疮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皮肤疾病,主要集中于脸部、前胸及背部等有明显皮脂溢出区域[8]。尤其是面部痤疮,会严重破坏患者外貌,若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会给患者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引发自卑情绪,造成严重的生理、心理负担[9]。以往临床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方式治疗面部痤疮患者,包括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杀虫剂等。水杨酸具有广谱杀菌效果,低浓度可抑制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等,水杨酸涂抹于皮损区域可深层渗透,使脓疱、丘疹等短时间内干燥,改善红斑症状。另外,水杨酸对纤维细胞具有刺激效果,可加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生成,促进患者毛细血管扩张和改善。红蓝光治疗仪通过高纯度、高功率红蓝光对患者皮损皮肤进行照射治疗,可杀死细菌,加快细胞生长[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患者皮损程度有所改善,表明上述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相对于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仍存在明显差距。

激光手段一直用于面部痤疮的治疗,传统强脉冲光的波长为500~1 200 nm。研究指出,传统强脉冲光在穿透皮肤深层方面效果突出,可消除黑色素,具有嫩肤、美白的临床价值[13]。但其局限性在于能量分散,波段差异较大,对于皮肤血管性疾病疗效不佳,多次治疗甚至可能引发不良反应,降低患者依从性[14]。相对于传统强脉冲光,红蓝光治疗仪可滤除多余无效光谱,确定适度范围的红蓝光,其能量照射与血红蛋白光吸收峰值更为贴近,可最大程度发挥光热解作用,改善血管性问题,还可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15]。同时,还能将两端无效光谱能量转化为有效治疗光谱,使目标段波凝聚更多能量,对浅层红斑、血管扩张等进行针对性光谱治疗[16]。另外,相对于宽谱光,红蓝光可对扩张毛细血管进行选择性破坏,不会影响皮肤自我修复,加上能量相对集中,无效光能量下降,治疗过程中输出的总能量更低,可反复操作治疗,不但损伤轻微,而且治疗后短时间内皮肤即可完成修复,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病情较为严重,因时效较慢,反复治疗可能出现照射性损伤,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17-18]。

综上所述,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水杨酸药物治疗面部痤疮患者,皮损修复效果良好,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

猜你喜欢

水杨酸治疗仪蓝光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杨酸的吸附性能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结核病中抑菌效能的观察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