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23-09-16黄永强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3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执行力制度

黄永强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正在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对国有企业改革创新造成了较大的阻碍。针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必须对当前内控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内控制度执行中有的放矢,使得内部控制执行力能够得到稳步上升。

一、国企内部控制的基本概述

内控制度的全称是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管理层,为了保护现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证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控制经济活动、协调经济行为等多种手段,利用企业分工的方式,形成的一种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局面,对内部人员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控制的制度体系。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往往会具有较为明显的全面性、潜在性、经常性和关联性。

首先,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内部控制是对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和业务类型的全方位控制,而不是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次的局部性控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内部控制的内容不仅包括人事、资产、会计等方面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还包括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分析研究,以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各项优化措施。

其次,内部控制的潜在性。内部控制行为与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而是融入或者隐藏到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中。不管是什么业务,也不管采用哪种隔离方式,都会有潜在的控制行为和控制意识。

再次,内部控制的经常性。内部控制不是某一阶段的工作,也不是为了应付某种差事的突击性工作,它涉及的工作内容需要进行经常性的考核检查。

最后,内部控制的关联性。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工作并不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内部控制行为是否取得圆满成功,直接影响着另一种内部控制行为的最终结果;实施一种内部控制行为,往往会造成另一种内部控制行为的取消、减弱或者加强[1]。

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并且积累了许多内部管理经验。对于大多数国有企业而言,它们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部控制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的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问题,各项工作均以法人代表的个人意志为出发点,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大大降低。为了切实优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国企必须从自身的运营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工作。

在事前防范环节,国企应建立《预算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资金计划管理办法》《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内控制度,并设置科学合理的职能部门,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全面考量不兼容职务和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使得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能够相互制约。

在事中控制环节,国企应通过实物隔离控制、库存限额控制、账实盘点控制等多种手段,实现对银行存款、现金、应付应收票据以及其他资产的有效控制,全面提高货币资产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事后监督环节,国企应在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积极启动监督管理程序,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并尽快将资金变动情况反馈给资金管理部门,明确资金需求量与资金筹集量之间是否保持高度一致,查看产品赊销是否存在违反信用政策的情况,分析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使用是否符合预算,这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管理目标的科学性,同时还能保证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国企还可以将各个部门的资金管理情况与业绩指标直接联系起来,使得资金管理的权利与责任能够高度结合,有效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资金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资金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体系不够完善

内控环境对内控制度的执行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促进内控制度的顺利执行,国企必须对内控环境的构建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就当前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内控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比如部分企业管理层未能正确认识内控工作的实际价值,在企业运营管理中仍然沿用家长式的传统手段,整体的内控意识严重不足。再比如部分企业未能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且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模糊不清,国企权力集中在个人手中,部分员工身兼数职,这种混乱的分工状态对内部监督工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员工们就会相互推诿责任,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国企内部的凝聚力,同时还会让员工们缺乏责任意识。

除此之外,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国企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员工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在员工内部形成自我约束、积极向上的氛围。但是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或者未能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导致企业文化的实际效能被大打折扣,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受到巨大影响。

(二)产权制度不够完善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国企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逐渐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这对国企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目前,国企的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复杂,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内控受益主体不明确、产权主体缺位等问题较为突出。一旦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个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

比如采购人员在采购物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借助公款来大吃大喝或者吃回扣,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国有企业的根本利益,久而久之还会在国企内部形成不正之风,严重影响国企的长远发展。

反观民营企业,它们具有清楚的权责、明确的产权和受益主体,因此基本上不需要进行行政干预,这些民营企业的老板也会积极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由此可见,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内控制度监督不到位

目前,国企在执行内控制度的具体实践中,监督乏力的问题较为普遍。首先,执行者和领导者的综合水平相对较低,对内控制度缺乏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并且未能将内控制度科学渗透在日常运营工作中,甚至部分执行者和领导者有意逃避或者蓄意破坏内控制度。其次,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关系,因此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维护,导致内控制度监督工作无法全面落实,最后,有的部门领导既扮演“参赛者”的角色,又扮演“裁判”的角色,导致内控制度监督流于形式,内控制度监督的实际效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2]。

(四)内控制度下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在国企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传递,就会严重影响国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国企的权利和义务存在着明显的倾斜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上级领导只关注对下级的日常管理,但是却忽视了平级与平级、下级与上级之间的沟通交流,导致各项信息只能由上级传递给下级,平级与平级、下级与上级之间的信息传递面临巨大阻碍,这对国企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3]。

三、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改变内控环境,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产权管理体系

内控环境是国企内控制度执行的基础,因此国企必须对内控环境进行全面改善,并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产权管理体系,从而为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国企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深入分析当前的业务类型和战略目标,以内部环境建设标准为基本出发点,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

其二,科学引入监事会领导、董事会领导等先进模式,并根据自身的运营特色对这些先进模式进行必要的改进,使得这些先进模式能够更加符合国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

其三,积极开展优秀人才招聘和优秀人才培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招聘标准和招聘流程,为现有人员提供有效的培训平台,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四,结合发展历史、发现现状和发展趋势,全面落实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不断深化党的思想与企业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保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全面优化国企的思想意识,进一步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内控设计机构工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必须意识到传统发展理念和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有序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国企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产权制度在国企发展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企产权制度存在着较强的模糊性。

在这种情况下,明确产权关系、债权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企必须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条例,不断深化产权制度与国企实际运营之间的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权责清楚、产权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使得国企能够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国企还可以将法人制与股份制、公司制有效结合起来,全面优化公司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国企体制化建设,为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健全风险评估机制,落实内控监督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国企应不断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全面落实内控监督工作,从而将各种风险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将风险问题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目标。在此过程中,国企应正确认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不断强化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集体智慧,使得员工们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目标制定中;同时国企管理层以及风险评估人员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职责,以负责任的态度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积极开展风险分析工作。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因此企业的风险识别难度大幅上升。因此企业必须将风险分析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大对风险识别的投入力度,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防止这些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化。

再次,优化风险应对措施。市场本身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国企运营往往会面临一些未知风险。为了切实降低未知风险造成的损失,国企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全面优化,有效保证资金来源稳定,科学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国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最后,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针对国企在权责方面的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权责机制,积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得监督权、执行权、决策权能够形成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局面。

在此过程中,国企应以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对各个环节的全面监督,形成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集团企业为例,它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委派制度,来达到强化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

(四)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加大内控执行力

国企在开展内控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应紧紧围绕当前的运营现状和发展要求,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首先,全面收集与业务、运营、管理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保证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使得上级与下级、平级与平级、下级与上级能够实时进行信息传递,确保公司目标、风险状况、风险措施、市场变化、员工职责等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有效减少信息滞后、信息失误对企业重大决策造成的不良影响。

再次,营造和谐友爱的信息沟通氛围,有效拉近上级与下级、平级与平级、下级与上级的心理距离,有效缓解部分人员在信息沟通中的紧张恐惧心理,有效改善员工与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使得员工们能够畅所欲言,进一步促进信息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构建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将信息发布与披露制度、会议制度、反馈制度等落在实处,明确各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办法和信息沟通要求,切实优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因此国企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现代化技术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使得企业领导和各个部门能够根据自身的工作需求,对数据库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查找调用,切实提高信息的时效性、透明性和准确性。在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国企还应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通过设置访问权限等措施,防止涉密信息出现泄露。

四、结束语

切实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对国企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国企必须改善内控环境,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使内控制度执行能够突破以往困境,充分发挥内控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效能。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执行力制度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