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超越:现代化视域下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个维度
2023-09-16王纪波
王纪波
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象表达。在现代化视域下,可以从传承、创新、超越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传承维度主要体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传承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和实践品格,传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责任与使命;其创新维度主要体现为以创新回应“两个结合”与初心使命,以创新开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视域,以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其超越维度相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主要体现为超越资本主义的单向度发展,超越资本主义的物质主义幸福观,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以继承为文明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超越为未来视界的文明创造。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代化;传承;创新;超越
中图分类号:A81;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86/2023.04.003
文章编号:2096-9864(2023)04-0020-08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这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基于文明的理论形态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一种对应称谓,又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命题的现实回应——现代化道路及其文明发展样态是多样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这一命题的研究,不仅应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总结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把握的赓续与传承,还应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的创新与开拓,更应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发展性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未来愿景的创造与超越。
目前学界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学理阐释和理论论证尚未充分展开。鉴于此,本文拟以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相关论题为背景,从传承、创新、超越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一探讨,为学界对此问题的充分展开提供一个尝试性解读视角。
一、以文明传承观照现代化
对于文明发展而言,传承的内容指向历史,而传承的目的指向当下与未来。传承对象是既成历史中具有永久魅力和超越时空的经验性、经典性存在,目的在于以历史经验观照当下,同时激活文明发展的动力性源头活水,增强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以积淀文明成果、形成价值观念、塑造民族性格、增强文化自信、创造民族未来,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彖传》)。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
在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探索进程中,我们之所以能坚持独立自主、守正创新、家国统一、兼收并蓄、文明互鑒,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基因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同一性、包容性、和平性[1]等特性;我们之所以能通过“两个结合”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文明新形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彼此契合、相互成就,而且二者的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1]。所以,“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突出特性,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坚持“两个结合”原则,我们才能成功回应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难题,使被动进入由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主导的现代化的古老中国文明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并通过革命与建设的持续奋斗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正逐步变为现实,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可能。
从发展样态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归属于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如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一样,它“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创造的中华文明的新样态和新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而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守正创新的结果。
2.传承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和实践品格
19—20世纪,资本的弥散与工业文明的扩张使得全世界都被纳入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现代化进程,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3]。所以,“现代化”一词在其原初语境上就带有“西方”与“资本”的标签和殖民者的烙印,“文明”与“野蛮”以讽喻的方式表征着劫掠者的贪婪与强盗逻辑。近代中国在遭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4]477的殖民侵略中开始了被动的现代化进程,其间伴随着中国人民的不懈抗争、探索、奋斗和努力。当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精英们苦于寻求摒弃旧文化、创建新文明的方案,寻求国家独立之希望与路径之时,与中国有着历史国情相似性(君主制、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落后等)的俄国的革命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而十月革命的成功预示着新文明的曙光已经乍现,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正好给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山穷水尽的中国提供了新的可能并重新给予了志士仁人坚持革命的信念和希望。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5]这一方面强调了十月革命对即将到来的中国革命具有觉醒意识、启蒙思想与督促行动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缔造社会主义新文明的科学指导作用。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指引苏联人民创造了“苏维埃文明”[6];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指引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启了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人类革命史和思想史上这两个重大事件及其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的极好注脚,更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创造新文明之实践品格的典例。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持续推向深入,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传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责任与使命
近代迄今的所谓“人类文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主要表征为强势话语的西方殖民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和资本的无限增值,它带来了资本文明的极度繁荣,也带来了战争频发、两极分化、物欲膨胀和人性毁灭,甚至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社会形态与发展模式作为“文明世界”的唯一判定标准,建构起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话语体系和世界秩序。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打破并超越了资本文明的霸权体系和强权秩序,它的创立本身就是立足于对人类历史发展之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的,其哲学思想包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伟大胸怀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与使命,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
初心与使命,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7]21。毋宁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7]21的中国实践样态,我们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在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7]21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本质上说,该方案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彰显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同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重构人类发展的文明范式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为新的文明范式和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同于以技术进步为表征、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文明,其底色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了多边主义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又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正如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8]。
在百余年革命、建设和现代化叙事中,中国共产党人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质,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续写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同时,这一进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由中国现代化进阶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更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过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7]19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创建起来的,其背后的文化转型与文明演进、政党政治与社会变革等,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创造与道路选择,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等,都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
二、以文明创新拓展现代化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表述把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生命力阐释得极为清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创新的意义是于血脉传承的基础上赋予民族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包括本民族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以不竭的动力,形成跨越时空并具有时代性特质的实践品格和价值理念。中华文明从传承中获得丰厚滋养,在创新中形成无畏品格,内向精神升华与外向开拓實践并重,历史演进的常态思维表征为中华文明在思想、文化、制度、技术等方面呈现出的开放性与变革性叙事,基于创新思维的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贯穿于稳定时期静穆沉毅和危机时期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之中。
1.以创新回应“两个结合”与初心使命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因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和殖民掠夺而具有被动性特点,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各个阶层的各种形式的反抗与探索,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变“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4]477的状况,争取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开辟光明前景,呼唤新文明,实行武装斗争、政治改革、创办实业、社会革命、文化运动等,在回应“现代化”这一带有显著资本性和殖民性问题的视域下都具有通过实践探索来更新传统文化、创造新文明的目的性。中华文明的创新精神在这一时期既表现为反抗“帝官封”的斗争与革命形式的多样化和不畏强权的牺牲精神,又表现为基于传统儒家伦理进行乡村建设实践和因应时代而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变革的国民改造主张,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等问题的强烈关注在回应时代难题的意义上更体现出“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1]。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理想,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与中国文明传统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具有革新与大同理念的思想之间具有了“高度的契合性”[1],很快便使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真正的“觉醒者”,之后创建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都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得以实现。所以,坚持“两个结合”并激发中华文明基因之创新精神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对于文明的探讨更体现出兼具创新与超越的鲜明特征。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指出:“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9]今天看来,其潜在的创新性指向也表征着李大钊以“第三新文明”超越东西方文明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预见性,对于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化问题的认知已经由“回应”发展至“超越”的高度。
基于科学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原则,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与责任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具有胸怀天下和创造新文明的未来视界——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最高革命纲领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走过的百余年历史,再观照当前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可以发现:创新性民族品格也内含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与结合是我们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条件,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基于“第二个结合”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的必然结果。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
2.以创新开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具有“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的特点。所以,如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其质性规定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它也是一个赓续传统、面向未来并持续生成的开放性过程,这本身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特质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性预见——一系列基于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百余年中国现代化探索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果的直观阐释。如果把这一基于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互动探索进程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过程视为一个敞开性视域,那么这一视域在時间上的次第生成和空间上的持续展开,不仅表征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动态历程,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时代命题的未来景象和无限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与辉煌。就这一视域而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7]18。所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守正创新也没有止境,相应的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也不会停滞。这一敞开性视域的目标是以持续推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来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多样现代化和多样态文明的选择可能,进一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3.以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基于现代化内涵的丰富性及其难以界定的特征,哈贝马斯曾以“一项未完成的工程”来表述现代化的这一品性,以此来说明他既看到了艺术与思想启蒙对于解释现代性内涵的重要性,又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给现代性造成的“严重偏颇”[10]。而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共产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革命指向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基于现代化道路和现代社会文明样态的多样性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发展和未来性预见,我们也可以做如下表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样是“一项未竟的工程”——基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指导,实践意义上的中国式现代化与理论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实现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相互促进中推动知行统一不断达到新境界,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内生性和创造性的特质。科学实践观强调实践的本质在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其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程之中,其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则是我们进行科学认知并推动认识发展、达到认识目的并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形式,经由这些科学的实践形式,我们才能在掌握真理的前提下接续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对中华民族文明形态的持续创造,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三、以文明超越重构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超越性,既表现为对中华文明自身发展阶段与文明样态的赓续和历史性飞跃,又表现为对苏联等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还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赶超、重构和对资本文明发展样态的跨越。囿于篇幅,本文仅就后一方面展开论述。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来源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基于人的发展而提出了社会“三形态”理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1]这里的“第二大形态”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第三个阶段则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第二个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第三个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即在“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12]的前提下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超越——以共产主义文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繁荣发展使之“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13]927-928。当前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属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之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正是因为我们 “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7]21,获得了“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13]928,并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重构了这些要素,发展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我们才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文明形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出贡献”并“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7]21才有了可能。
1.超越资本主义的单向度发展
现代化伴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平面化和单向化的规定性,即以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为口号,实则以资本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表征,“人类历史终结”“新自由主义”等理论本质上不过是对其平面化和单向化的幻象性描述与遮蔽性诱导——资本主义文明的人性解放和理性启蒙相对于封建制和中世纪的愚昧与黑暗具有显著的进步性,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史已经清楚地表明:资本增值和人的异化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文明样态的实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辟并发展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7]16,使得现代化呈现出由平面化和单向化向立体化和多向化演变的趋势,真正的自由、民主等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在实践和理论上对于人和人民之中心地位的强调与关注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较于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文化的主体性优势,中心关切与发展主体的不同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文明的根本分野,现代化因此而获得了新的内涵、生机和潜在的新发展样态。
2.超越资本主义的物质主义幸福观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分别从人文主义、思想信仰和知识理性三个方面奠定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文化基础,彻底清除了黑暗中世纪以来王权与教权对人们世俗身份和思想信仰的桎梏,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可能,使得人们对于世俗幸福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调和动力。随着资本文明的普遍建立与拓展,资本在解放人性的同时,也彻底释放了人的欲望,这种欲望伴随人的异化、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圍内的殖民征服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限扩张,变成了以利己、享乐、金钱为内核的“物质主义幸福观”并构成了支撑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性价值体系[14]的底色,也构成了资本主义文明关于世界发展、社会进步、人生意义的价值底色。而主张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它以劳动创造幸福、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物质主义幸福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明样态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这一文明形态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5],当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来表征这一文明形态的实践指向时,它就内在地具有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规定性[4]367-368,超越了资本文明之物质主义幸福观及其发展路向。
3.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形态
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决定了其以人民为主体追求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超越性和面向未来的生成性,赋予其解放全人类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目标以生生不息的动力,这一实践动力的过程性与目标指向可以表述为:超越以技术理性为表征和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走向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并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基于文明形态理论,这一目标即以共产主义文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批判工作首先是着眼于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历时性考察,但就时代性而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内核的现代化及其伴生的人的异化状况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共时性语境,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必然是超越这种资本主义文明样态的现代化并消除其异化问题,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种奠基于思想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洞察历史—超越时代—走向未来”的批判与建构路径是由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亦因此,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问题,便构成了这种超越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这种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和由中国现代化进阶为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彰显马克思主义面向时代的预见性逻辑必然,因为时代性和发展性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与科学性体现,而“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16],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回应时代、守正创新的集中性成果体现,正是这种基于时代发展的创新性,才使得以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超越资本文明成为可能,并构成马克思主义以共产主义超越资本主义进程的一个环节。
四、结语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而言,传承意味着对“两个结合”的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创新强调通过赋予自信心和使命感来激发生命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从而在新的高度上实现中华文明对于优秀传承因素的创新性发展;超越则侧重于其基于文明创造而形成的面向未来、面向共产主义的卓越品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象形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实现“两个必然”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的具体实践和中国表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以继承为文明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超越为未来视界的文明创造。基于“两个结合”视角,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成果在文化建设与文明领域中的重要表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守和践行“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信念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2]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04.
[4]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6] 李瑞琴.俄学界悄然兴起对“苏维埃文明”当代价值的探讨[M]∥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2—2013):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68-377.
[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4.
[9] 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5.
[10]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65-6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1.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4]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物质主义幸福观的批判[N].光明日报,2019-03-25(15).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1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68.
[责任编辑:毛丽娜 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