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报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3-09-16李建波

新闻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思政教学课程改革

李建波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深度报道》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构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等,为《深度报道》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深度报道;思政教学;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21SJGLX147Y);“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纺织类高校新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BKJGLX546);中原工学院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2345);2022年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S2022AL062)。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深度报道》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重要任务。然而截至目前,针对该课程的思政建设研究还较薄弱,本文拟在此方面有所探索。

一、《深度报道》的课程性质与任务

《深度报道》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深度报道能力的重要课程。课程主要探讨深度报道的基本原理、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结合对国内外深度报道优秀案例的赏析,使学生掌握深度报道的基本规律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从事深度报道写作的基本技能。如何在課程专业目标达成过程中有机融合思政育人目标,实现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双提升”,是本门课程思政改革的旨归。

(一)《深度报道》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目标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是其通常关涉公众利益,需要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挖掘,揭示真相。需要记者具备科学的思考能力,勇于钻研、探究以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因此,引导学生关注公众利益,培养其科学思维、吃苦钻研精神是《深度报道》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深度报道》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2]《深度报道》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亦需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进行。课程组围绕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的“双项”目标,修订了培养方案,增加了思政育人目标,并以新修订的方案为蓝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

二、思政元素挖掘的原则与课程设计

(一)思政元素挖掘的原则

课程思政建设以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为基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即依托于课程内容,同时把握分寸,避免不及和过度。

1.依托课程内容

脱离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的挖掘就失去了规约。《深度报道》课程隶属于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大类,有该类课程的一般特点,同时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即“深”。所谓“深”主要是指材料的搜集要广泛,能触及新闻事实的要害;思想的提炼要深,能触及制度、文化或精神层面。因此,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既受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普遍规律的制约,又有课程自身的特点。

2.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适当,避免不及和过度。挖掘不足,会导致一些思政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挖掘过度则会出现夸张走形的问题,让学生反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深度报道》课程是采访写作类课程,课程组对该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主要围绕材料收集和写作两个维度展开,这是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路径。

(二)思政元素挖掘实践与课程设计

学者欧阳明认为,衡量深度报道的基本标准是报道内容,而不是报道形式。深度报道内容的深度主要来自于思想和材料两个层面。思想层面主要是指报道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深度,材料层面主要是指报道者所搜集的材料触及新闻事实的深度和高度。[3]由此,《深度报道》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围绕报道者的思想认识和其对新闻事实材料的搜集、整理、选择等两个层面展开。以“深度报道的特点”一节为例,该部分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的深刻性、思考的科学性、表现的丰富性和目标的主流化。围绕这些专业知识,课程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梳理出报道者思想层面的思政教育元素为:科学思维,即报道者要摒弃二元对立思想,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钻研精神,即面对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不仅要看表象,还要深入追问,要用探究问题的态度挖掘事实真相;创新精神,即在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上拒绝刻板老套,围绕报道目标充分调用各种手段,打造“有意味”的形式。材料搜集层面的思政元素为:吃苦精神,即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要深入新闻现场,体现出记者的“脚力”;要多观察多学习,体现出记者的“眼力”;面对困难险阻,要有“舍我其谁”的思想,要勇敢坚韧,能吃苦受累;理性精神,即采访搜集新闻素材要广泛,兼顾新闻事实涉及的方方面面,杜绝“一面理”现象的发生。

按照该逻辑主线,课程组梳理归纳出八类思政育人内容:公共利益、人文关怀、科学思维、理性精神、钻研精神、吃苦精神、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这些思政元素均嵌刻在专业知识中,课题组把它们剥离出来,形成明晰认识,在授课过程中,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又对这些育人元素进行了包装和重塑,使之巧妙地随着专业知识潜入学生们的心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多样化运用

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后,使用何种教学方法把思想理念等传递给学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授课对象,同时兼顾授课主体。《深度报道》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兼备,同时偏重实践的课程。授课对象主要是新闻专业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组教师具有多年相关课程授课经验,且超过一半的教师有新闻从业经历。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课程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形式,以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为主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模式多样化

1.线上线下相结合

课程组利用“学习通”、“企业微信”等线上平台,把学习材料、学习要求、讨论问题、作业等放到网上,让学生提前学习。在问题讨论区,教师把讨论问题发到网上,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其中观察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比如“深度报道的集材”一章,教师向学生发放关于“深度报道对记者的要求”供讨论的问题,有学生在发言中提到“记者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一认识和现代的工作效能理念是冲突的,如果记者只默默耕耘,而不关注结果如何,可能会对新闻的传播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进行了回复,提出耕耘和收获兼顾更有利于优质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效果的提升,对学生进行了思想认识的纠正和引导。

2.翻转课程

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提前把学习内容、思考问题发给学生,学生提前预习,熟悉课程基本内容,并把问题和疑惑梳理出来,供线下交流。线下课堂,教师主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提前发放的思考题,让同学们课堂讨论,发表想法和意见;教师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评论,由此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引导。以“调查研究”一节内容为例,教师事先把一些优秀的调查报道案例发到“学习通”平台上,让学生提前阅读或观看这些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思考调查研究在“调查性报道”材料搜集中的作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课堂上,学生针对教师提前发放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关于隐性采访的一些法律问题、伦理问题等的不当认识进行了引导,提高了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授课方法灵活

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课程组主要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主要應用于课程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的过程中,实施相关的价值引导。比如在讲授“深度报道的选题原则”一节内容时,教师提炼出深度报道的选题要关注公共利益的选题导向,引导同学们要承担起新闻人的使命和责任,不要被流量所牵绊,而流于肤浅和庸俗。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深度报道》课程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精心选择富含思政元素的优秀作品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并由教师点评和总结提升。比如在“解释性报道”一章中,教师引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家庭阴影下的罪与罚》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组就解释性报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选出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在设计相关问题时,教师依托该案例的特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法治化道路上的进步和提升,从而对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认同。

3.专题研讨法

教师针对某一理论问题或与专业相关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教师观察学生在思想认知、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偏向,进行启发、引导和帮助。比如对中西舆论监督比较专题研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政体、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探讨,防止学生在研讨中出现认识偏差。

4.实践教学法

让学生参与实践,直接进行“真刀真枪”的演练。在演练中,教师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学生对“白发相亲”现象的调查,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当下青年晚婚、不婚现象的认识不全面,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婚姻与个体的幸福并非有必然的联系,从道德或责任义务的角度去考量该问题并不恰当和科学。

以上教学方法各有所长,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和思政元素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使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成效与反思

《深度报道》课程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增加思政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并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将科学思维、理性精神、钻研精神、吃苦精神、人文关怀、公共利益、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等巧妙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中,使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破解了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达到了较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在课程组教师组织的“《深度报道》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问卷调查”中,100%的学生认为《深度报道》的选题要关注公共利益;98%的学生认为要站在时代的潮流中发现问题;100%的学生认为《深度报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另外,参与《深度报道》课程学习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作品《“疾”行人间》,报道不因身体残疾而没落,热爱生命、自强自立的残疾人群拼搏向上的故事,获得“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的展播。近两年,参与《深度报道》课程学习的82名学生中,20多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不同类别的奖助学金。同时,课程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课程负责人申报的《深度报道》课程思政改革项目顺利结项,并得到新闻传播学科专家的积极评价。课程组教师发表相关教改论文多篇,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梳理总结和探究,并以此反哺教学,实现了教研相长。

然而,课程组也意识到在《深度报道》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困惑。比如课程组先期对学生思想状况了解不清晰,难以对学生个体进行精准画像,影响了因材施教效能。另外,课程效果的评价难以做到精确化。因为人的思想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不一定能看到效果。同时,思想的转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判定到底是哪一种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目前课程效果的评价怎样做是科学合理的,课程组亦在探索与学习中。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ivk_sa=1025883j.

[2]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528/c40531-30018096.html?ivk_sa=1024320u

[3]欧阳明.深度报道采写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0.

(作者: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思政教学课程改革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