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引导机制和路径研究

2023-09-15叶世森陈艺宣

林区教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基层院校高职

陈 政,叶世森,陈艺宣

(1.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2.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1]。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为农村输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创业政策等对高职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方面[2],缺少从机制上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和影响因素,探讨提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引导机制和实践路径,从而为解决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比例低的问题提供决策参考意见。

一、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对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开设的面向乡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专业,能够使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时将自身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中,并引导农民开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网络销售、文化创意产品等产业项目,带领农民开展乡村道路基础设施、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等,把自己的智力、技术、知识广泛用于乡村建设,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推动乡村法治建设

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林业政策法规、劳动政策法规等课程,能够使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时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乡村工作中,引导广大农民依法生产、经营,带动提升乡村干部的法治素养,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把法治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进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高职学生在校时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森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的教育和熏陶,养成的良好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礼仪素养和工匠精神,能够使其在返乡就业创业时为乡村文化注入力量,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同时带动乡村开展文化活动,完善文化设施,弘扬社会正气和文化主旋律,培育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四)推动乡村生态建设

高职学生在校时接受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能够使其在返乡就业创业时系统地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带动村民加强污染防治、合理处置生活垃圾、美化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调查

为调查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课题组在全国选取82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出问卷调查样本2 600份,回收问卷调查2 280份。开展问卷调查的高职院校地域涉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既有公办高职院校,也有民办高职院校。调查样本反映的结果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一)对返乡就业创业政策的了解度调查

课题组对这82所高职院校学生关于返乡就业创业政策了解度进行调查,见表1。

表1 对返乡就业创业政策的了解度调查情况表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对国家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关注度不够。对乡村振兴战略、返乡就业创业政策不了解的学生超过一半,对返乡创业权益不了解的学生将近占半数。

(二)对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调查

课题组对这82所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以及对返乡就业创业前景看法进行调查,见表2。

表2 对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及前景看法调查情况表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对返乡就业创业意愿不高,对返乡就业创业前景不看好。

(三)对不愿返乡就业创业的原因进行调查

课题组对这82所高职院校学生不愿返乡就业创业的原因进行调查,见表3。

表3 不愿返乡就业创业的原因调查情况表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对返乡就业创业认可度比较低,更倾向于在城市就业创业。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学生不愿返乡就业创业的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问卷显示,高职学生不愿返乡就业创业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观念落后

毕业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比较传统,认为上了大学就应该跳出“农门”,从事“体面”的工作,返乡就业创业怕被人笑话“没出息”。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讲解求职技巧,对学生就业观念、返乡就业创业缺乏科学的引导。

(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乡村振兴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较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不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用性不强。学生在校期间对乡村基层缺乏认识,对乡村振兴战略知之甚少,到乡村基层实践的机会不多,创新创业能力弱,所学知识和技能很难与乡村基层工作有效对接。

(三)对返乡就业创业政策缺乏认知

大部分毕业生对返乡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了解。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不少返乡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政出多门,比较散乱,没有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加之有关部门对返乡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解读不够,导致毕业生对某些政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不是学生的首选或意愿。

(四)返乡就业创业保障机制不健全

乡村基层企业接收毕业生配套措施不完善,其工资水平、“五险一金”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毕业生返乡创业获得的创业资金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

四、建立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引导机制

(一)建立“三阶”教育机制

做好就业创业教育全面规划,坚持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三年不断线”。大学一年级注重思想引领,为学生宣讲“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服务社区”“服务欠发达地区”等基层项目,宣传返乡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学生从进入高职院校开始就把回乡村基层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中。大学二年级注重能力培养,开设园林园艺技术、乡村旅游、茶学、竹业、现代化养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增长现代农业、智慧林业的有关知识,形成“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现代林业”的创新创业思维,具备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和能力。大学三年级注重实战演练,成立“服务三农”的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让学生深入乡村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孵化一批契合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创业项目,提高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率[3]。“思想引领、能力培养、实战演练”三个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相互割裂,而是要有机衔接、相互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建立“三类”激励机制

影响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优惠政策不多、创业资金不足、发展前景不明等三个方面。因此,应在“政策、资金、发展”等三类问题上进行有效激励。一是完善政策体系。统筹协调劳动部门、人社部门、银行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金融、财政、税费、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并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不足[4]。银行等金融部门应针对高职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专项的减息或无息信贷支持。同时建立风险补偿保障机制,以此提高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5]。三是优化发展环境。乡镇基层单位要制定能够吸引高职学生扎根乡村和基层的优惠政策,帮助解决人事编制、薪资待遇、“五险一金”等一系列问题,创造良好的基层就业环境。对于在基层创业的大学生,要提高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打通政策扶持“最后一公里”,确保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得到落实。

(三)建立“三方”联动服务机制

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三方”的通力配合,共同服务。一是高职院校应建立“学院、系部、教师”三级返乡就业创业工作组织体系。一级是以学院书记、院长为双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二级是由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或招生就业处)和各系党政负责人组成的就业创业工作小组,负责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实施;三级是系部学生科长、辅导员、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组成的就业创业工作师资团队,直接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高职院校三级就业创业机构,既发挥领导的重要作用,也发挥全员的力量,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是政府机关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市、县、乡三级人社、劳动、金融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全覆盖。加强就业创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精简优化返乡就业创业手续的办理流程,建立以城市为中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网络。三是建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社会组织,如就业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就业创业工作协会等。其作为就业创业工作的智囊团和参谋部,应为推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工作出谋划策,引进和利用社会公共就业创业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四)建立“三全”评价机制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即“三全”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评价机制,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是建立全方位评价机制。将高职学生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定向到基层单位就业、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应聘到乡镇和村办企业就业、返乡创业、回家务农当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种类型的就业创业形式,全部纳入跟踪调查和评价范畴,全方位了解学生在不同岗位的工作状况、自我评价与需求。二是建立全过程评价机制。从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第一天起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成才状况、发展历程和评价意见。三是建立全覆盖评价机制。对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教育培训、组织机构、政策制度、资金支持、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全覆盖调查评价。通过“三全”调查评价机制,及时发现高职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关怀、指导和帮助。另外,及时制定和完善有助于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调查评价机制的推动作用。

五、拓展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实践路径

(一)就业路径

1.鼓励毕业生参加基层服务项目

大部分省份实施了大学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服务社区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每年招募一批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这是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有力途径,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2.坚持实施乡村订单定向培养计划

为引导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多数省份出台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定向培养计划,如“农村定向医学生”“农村定向师范生”“基层林业技术定向生”“农技特岗生”等计划[6],吸引众多考生报考回乡村就业,缓解部分乡村基层教育、医疗、农林技术人员不足的困境。

3.引导高职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就业

乡镇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在举办校园招聘会时,要联系各种乡镇企业来校选拔毕业生。乡镇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薪资待遇,落实“五险一金”,以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

(二)创业路径

1.发展乡村电商

大学生具有丰富的互联网知识,可以通过自媒体、网店、自建网站、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交易网等互联网途径,运用薄利多销、体验式营销、组合营销等营销手段,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和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2.发展乡村物流

发展乡村电商,物流十分关键。乡村物流网络亟待提升运送能力。高职学生可运用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发展乡村物流。如建立乡村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快递网点,实现仓储中转、分拣包装等功能,确保农产品第一时间送得出去,其他商品第一时间运得进来。

3.发展乡村种植业、养殖业

乡村拥有丰富的农林牧渔资源,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的倾斜,在乡村发展现代园艺业、规模化种植业、现代林果业、集约化养殖业等,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发展新的种植业、养殖业等,使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达到新的高度。

4.发展乡村旅游业

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而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乡村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前景十分广阔。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和民俗旅游等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基层院校高职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基层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