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聚落研究发展特征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2023-09-15张荣天
张荣天
(扬州大学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乡村聚落又称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同时是具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社会演替等多维功能的地域空间载体[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地域生产要素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乡村聚落发展演变经历快速的转型重构,乡村聚落研究逐渐成为我国乡村地理学的重要课题,研究议题日益拓展,研究内容逐步深化,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国内有学者从文献分析角度对乡村聚落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系统梳理和总结评述了我国乡村聚落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学术进展,为把握我国乡村聚落研究脉络、学术特征及研究趋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启示。但已有的综述研究大多是基于乡村聚落自身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背景、国家政策导向变化和研究价值取向分析相对不足,尤其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趋势方向剖析相对薄弱。为此,本文借助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通过对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历程的回顾总结,以可视化图谱形式来展示我国乡村聚落研究领域的知识谱系,分析其时代背景和研究特征,阐述乡村聚落的研究理论框架和热点演化问题,以期对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有一个整体认知,为新时期我国乡村聚落转型与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应用于文献新动态和新趋势的分析软件,通过对关键词、作者、机构、被引文献、被引作者、被引期刊等学科信息的抽取和分析,能有效识别研究领域与研究主题,并直观呈现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脉络[2]。其基本原理是将所选取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进行格式转换,利用共词分析原理,绘制研究领域关键词的共词图谱。在知识图谱中,节点越大说明共现频次越多,连线粗细表示关键词的亲疏关系[3]。本文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Timezone功能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更加直观表现出来,有助于把握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
1.2 数据来源
为精准反映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成果和脉络,本文选取北核、CSSCI、CSCD等学术期刊论文。国内学术界对乡村聚落的称谓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因此将“乡村聚落”“农村聚落”“农村居民点”“乡村居民点”作为检索词,为得到准确的检索结果,文章以篇名为检索条件执行检索。为确保检索文献的有效性,对搜索结果进行再次手动筛选,删除关联性低和重复的文献,共获得1027篇国内乡村聚落研究相关的学术文献。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年度发表文献的数量及变化趋势在总体上反映了该领域的活跃程度、重要性和受关注的程度。本文所检索到的乡村聚落相关文献按发表时间排序,最早是1982年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金其铭教授发表在《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农村聚落与土地利用》。通过图1可知: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说明乡村聚落研究热度在增加。1982—2005年,乡村聚落研究的文献数量共57篇,说明这一时期乡村聚落研究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属于初期探索阶段。2005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研究开始逐渐得到政界和学界的重视关注,这一时期乡村聚落研究成果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论文数量从2006 年的15 篇到2014 年的96 篇,共发表了530 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后,国内乡村聚落发文数量出现小幅度升降,这一时期面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新背景,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开始不断转型创新,进入服务国家战略阶段。
图1 1982-2021年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文献数量折线图Fig.1 Broken line chart of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on rural settlement research in China from 1982 to 2021
2.2 文献作者分析
研究者及其研究网络关系是研究领域的核心要素,通过文献作者共现分析可识别出某个研究领域核心研究者的合作强度与互引关系。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可看出该领域的高频作者及作者间的合作关系[4]。如图2 所示,圆圈越大,代表其合作者越多,连线的粗细可以显示作者间合作的紧密程度。结果显示,张凤荣、姜广辉、曲衍波为该领域研究的高频作者,发文量均在20 篇以上,学术影响力相对较大。同时,可以看出乡村聚落研究人员之间国内合作较少,主要作者合作群体以张凤荣、姜广辉、曲衍波等形成的合作网络为代表。其他作者之间虽然有一些合作,但基本上都局限于硕、博士研究生及其导师,尚未形成大的研究群体。研究群体大多数是同一院校之间合作,且研究学科以地理学、管理学为主,跨学科间的合作相对较少。
图2 研究者合作图谱Fig.2 Investigator collaboration atlas
3 研究热点演化
关键词是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反映研究热点,呈现研究领域动向特征[5]。利用CiteSpace软件Timezone功能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图3)。图谱中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频次,即圆圈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在这一时期出现频次越高。关键词与圆圈间连线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线条粗细代表关系密切度。通过图3可知,关键词之间的时间跨度较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聚落相关研究关键词不断发生变化,更加详细地呈现出不同时间段的研究重点。为此,将关键词图谱按照时区Timezone显示,对关键词开展时序分析,总结我国乡村聚落研究领域热点变化和发展趋势。
图5 2006—2014年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关键词共现Timezone图谱Fig.5 Key words co-occurrence Timezone map of rural settlement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4
图6 2015—2021年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关键词共现Timezone图谱Fig.6 Key words co-occurrence Timezone map of rural settlement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15 to 2021
3.1 初期探索阶段(1982—2005)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长期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城市和工业,“重城轻乡”趋势愈演愈烈,乡村属于一个被忽视的领域,国内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研究更多地侧重在城市领域。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注重发展农村经济,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困境。进入21世纪,国家层面开始关注到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问题,乡村发展问题研究也开始引起国内学界关注和重视,乡村聚落研究开始走进了学者视野。
这一阶段高频关键词为“乡村聚落”“聚落形态”“空间结构”“人地关系”“土地利用”等。这一阶段以1982年金其铭先生对乡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为起点[6],研究视角大都集中在乡村聚落布局特征、空间结构以及土地利用,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居多。20世纪末期,乡村聚落形态及空间分布成为主要研究内容,如李雅丽等分析总结了陕北乡村聚落的位置和集镇分布特征、组织形态和平面形态及五种结构形式[7];范少言阐述了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3个基本阶段和演变的基本模式[8-9]。21世纪初,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土地利用逐渐成为主要研究内容,如杨庆媛分析了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形式以及运作模式[10];刘觉民在概括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特征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对策建议[11]。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乡村聚落空心化以及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开始随之而来[12],刘彦随等重点对我国典型地域乡村聚落空心化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路径开展了分析探讨[13]。
3.2 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4)
2005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基本方针,这为新时期我国乡村建设及发展增添了新动力。2008年国家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致力于推动农村改革、土地整治和农业现代化,极大地促进我国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于国家“三农”发展政策背景,从乡村发展不同视角上为乡村聚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国内学术界关于乡村聚落研究也迎来了新热潮。
这一阶段的乡村聚落研究高频关键词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土地整理”“整理潜力”等。这一阶段共发表学术论文530 篇,呈现“爆发式”增长,且这一阶段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表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发展态势。研究可归纳为几条主线:①乡村聚落—区位布局—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姜广辉[14]、郭晓冬[15]等认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自然、社会及经济等综合影响;马晓冬等借助空间分析及聚类分析技术,分析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其类型划分[16]。②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空间演变—空间重构。张小林研究团队重点对江苏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域和县域的尺度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力[17-19];刘彦随研究团队从农户生计转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及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梳理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核心问题[20-21]。③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整治—整理潜力—农户意愿。杨俊等构建农村居民点Voronoi图分析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特征[22];王成等研究发现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及其收入变化、邻里关系、社会地位感知是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意愿形成的重要驱动机制[23]。
3.3 服务战略阶段(2015—至今)
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发改委《2021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改革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由此可见,坚持“三农”发展优先政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更为突出,对“三农”问题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前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之下,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开始不断转型创新,乡村聚落研究进入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乡村聚落”“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仍较高,并出现了“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新的关键词。这一阶段,我国乡村聚落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研究方法以定量模型与空间分析为主,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量化研究日益凸显。这一阶段研究主题较多关注影响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因素的分析[24-26]、生态环境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宜居性评价[27-29]、农户意愿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机制和模式研究[30-31]及乡村聚落优化与相对贫困治理相互关系[32-34]等。这一阶段学者们对国家“三农”政策关注度日益提升,如毛琦红、张笃川等研究了美丽乡村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格局优化[35-36];屠爽爽、宋伟等研究了新型城镇化下乡村聚落功能转型与重构[37-39];李小建、李同昇等研究了乡村振兴下聚落时空特征与整理潜力[40-42];张凤荣等研究了精准扶贫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43-44]等。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乡村聚落研究学术创新和本土化实践,增强乡村聚落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社会贡献,成为这一阶段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最突出的特点。
4 结论与趋势
4.1 研究结论
从文献追踪角度挖掘我国乡村聚落研究脉络、研究议题及热点演变,是对我国乡村聚落综述研究的新尝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文献数量上,自1982 年国内乡村聚落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乡村聚落研究热度不断增加,尤其在2005年后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这表明在国家“三农”发展优先政策导向下乡村聚落研究开始得到了重视。
(2)文献作者上,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研究学科以地理学、管理学学科为主,跨学科之间的协同研究较少,合作网络主要表现为作者的学缘关系。
(3)根据关键词信息变化,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可划分为初期探索阶段(1982—2005)、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4)、服务战略阶段(2015—至今)三大阶段,且各阶段研究热点与国家政策导向存在着密切关联。
4.2 研究趋势
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及乡村高质量发展需求,针对我国乡村聚落综合研究与创新不足等问题,结合乡村地理学学科创新发展需要,未来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应不断聚焦乡村聚落科学问题,着力于深化理论体系建设、新方法新技术集成运用,增强解析复杂乡村地域系统的能力,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水平。结合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发展的基本态势,初步判断未来我国乡村聚落研究重点深化的方向:
(1)理论固基——深化乡村聚落研究理论体系建设。乡村聚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地域综合体,涉及社会、经济及资源等诸多方面的要素。我国乡村聚落的研究更多地侧重在物质的显性聚落空间层面上,对于乡村聚落隐性空间的关注相对不足。然而随着近几十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加剧,我国乡村研究范式已经向社会和人文方向转型,乡村聚落也开始出现了社会文化等多元转型,更关注到乡村聚落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从不同学科综合视角上开展乡村聚落转型重构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45-46]。因此,未来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应深化基础理论体系建构,重点借鉴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及城乡规划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范式,深入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聚落研究理论体系,拓宽乡村聚落研究多学科视角。
(2)技术赋能——强化乡村聚落研究新方法的运用。目前我国乡村聚落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质性研究一般多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典型案例分析等,而量化研究多采用“3S”技术、空间分析模型及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等。总体上,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方法体系较为传统,且多学科方法融合创新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到来,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如通过移动定位数据测度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通过位置大数据揭示乡村聚落空间多元行为主体活动规律等方面内容将是新时期我国乡村聚落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47-48]。因此,如何将大数据等新方法嵌入到乡村聚落研究之中,实现乡村聚落研究中的新技术、新方法综合集成应用,这是未来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方法层面创新需要突破的方向。
(3)应用助力——细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需求。乡村振兴是一定区域内乡村转型发展、乡村空间重构及乡村功能提升的系统过程,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国家需求,是新时期开展我国乡村聚落研究的重要出发点。乡村聚落作为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核心区,是乡村聚落人-地关系调整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振兴极,对乡村聚落人-地关系演变与乡村振兴之间内在关联系统研究应得到重视关注。未来应重点从乡村聚落人-地关系协调视角出发,结合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乡村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特征,深入探索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乡村聚落人-地-业等要素重组、空间重构与功能提升策略,构建基于乡村地域主导功能的乡村聚落转型发展优化路径,总结不同类型乡村聚落重构典型模式,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地方实践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