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圆环电极结构的液晶透镜特性

2023-09-14冯文斌刘志强

液晶与显示 2023年9期
关键词:调焦液晶透镜

刘 豪,冯文斌,刘志强,叶 茂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1 引言

相机已经成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标准部件之一,这些设备中的自动调焦功能是通过音圈电机技术实现的,利用磁力移动镜头组件,使图像呈现在传感器的平面上。最近,具有电控调焦的液体镜头[1-3]和液晶(Liquid Crystal,LC)镜头[4-11]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人员致力于将其应用到相机当中,以摆脱自动对焦或变焦功能对镜头机械移动的需求。与改变液体透镜中液体表面曲率不同,LC 透镜的调焦功能是通过改变液晶透镜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来实现的,这就使得LC 透镜通常比液体透镜更加轻薄,更容易集成到移动设备中。

最初,LC 透镜的玻璃基面并不是水平面,且液晶层较厚,这使得液晶的取向不均匀,且响应速度较慢。后来提出圆孔电极LC 透镜,解决了液晶取向不均匀的问题。Ye[7]等人通过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电极和液晶层之间加入一层较厚的介电质层,扩大了LC 透镜的孔径。但由于介电质层的加入,使得该透镜的驱动电压较高(几十伏),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随后,高阻膜被引入到液晶透镜的电极结构当中[12-13],实现了低电压大口径LC 透镜。但高阻膜的阻值不稳定,阻碍了LC 透镜的实用化。

近几年,一些基于微结构ITO 电极的LC 透镜被提出,通过对ITO 电极结构的设计来取代高阻膜的作用。Algorri[14-15]等人结合同心圆结构电极和非均匀宽度电极设计了大孔径LC 透镜,实现透镜的正负调焦。Algorri[16]和Stevens[17]等人先后设计出基于微结构ITO 电极的方孔LC 透镜,该结构由4 个电极驱动,驱动灵活。迄今为止,LC 透镜的设计方法都是在液晶中形成轴对称不均匀电场,通过调节几何结构、电压参数等,使液晶产生类似光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近几年来,液晶透镜不断发展,诞生了各种新型的电极设计方法[18-20]。

本文基于液晶线性响应区制作的同心圆环电极结构制备液晶透镜,得到透镜的干涉圆环图像,计算Zernike 多项式测量LC 透镜的特性[21-22],并以LC 透镜为聚焦元件的相机系统,对采集的ISO12233 测试图图像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测量结果表明,该结构的LC 透镜具有很好的对焦性能,且使用LC 透镜后,只观察到非常小的图像质量损失。

2 液晶透镜的制作及特性测量

2.1 液晶盒及电极结构

液晶盒结构如图1所示,由玻璃基片和液晶层构成。具体制作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使用酒精、丙酮对玻璃基板进行清洗;(2)在玻璃基板电极一侧通过旋涂机涂上取向层;(3)将旋涂好的玻璃基板先放置在90 ℃的加热台上烘烤30 min,再将温度调至230 ℃烘烤90 min,进行取向层固化;(4)将固化好的玻璃基板放在摩擦机上进行取向;(5)将30 μm 的间隔子与紫外胶混合,点涂在玻璃基板的4 个角上,盖上另一块玻璃基板制成液晶盒(两玻璃基板的取向方向应反向平行放置),用紫外灯照射固化,制成厚度为30 μm 的液晶盒;(6)将液晶盒两边封边固化后灌入液晶(江苏和成有限公司HSG28800-100,Δn=0.199,no=1.698,ne=1.499,Δε=4.9,ε∥=8.0,ε⊥=3.1),最后用紫外胶固化密封;(7)用导电胶带或导电银浆将ITO 电极引出。其中一个ITO 电极层选用无电极图案的平面电极。另一个ITO 电极层选用具有如图2 所示电极结构的平面电极,电极为等间隔的同心圆结构,同心圆首尾相连,电极上任意一点到中心的电极长度为:

图1 液晶盒结构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LC cell

图2 实验中使用到的ITO 电极图案Fig.2 Shape of electrode used in experiment

其中:ρ表示电极的径向密度,a为一个常量。当ρ为常量时,式(1)右等号成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与原点的电压降正比于L(r),因此能够形成抛物线电场分布。只要再保证所施加的电压与液晶相位响应成线性关系,则液晶的相位分布就是抛物线分布。对两端施加电压V1、V2,则径向上的电压与中心的电压差为:

其中:I为电路电流,ΔR为该点到中心的电阻,R表示透镜口径。取电极宽度为5 μm,电极线之间的间隔为5 μm,透镜口径为2 mm。当电压V1>V2时,为负透镜,V1<V2时为正透镜。

2.2 液晶透镜特性测量

首先制作一个平面电极液晶盒来测量液晶的线性响应区。实验装置如图3(a)所示,激光(波长为532 nm)通过扩束后,强度被调制器调制,然后通过第一个45°偏振片,可以分解为两个正交的偏振光分量,垂直于液晶盒方向的分量不受液晶层调制,平行液晶盒摩擦方向的分量受到液晶层调制,两分量产生相位差,在第二个偏振片处发生干涉,并被相机接收。通过干涉条纹即可提取相位信息。图3(b)为实验采用液晶相位的响应曲线图,液晶在1.6~2.4 V 范围内相位分布与电压成线性关系,确定LC 透镜的工作电压范围为1.6~2.4 V。图4(a)为液晶透镜工作在线性响应区的波前图,此时透镜的光焦度(Power)为+5.0 D,光学均方根像差(Root Mean Square,RMS)为0.046λ,图4(c)为对应的相位曲线;图4(b)为工作在非线性响应区的波前图,此时透镜的Power 为+9.0 D,RMS 为0.248λ,图4(d)为对应的相位曲线;工作在非线性区条纹外侧密度明显变低,相位也不再是抛物线分布,使透镜像差变大。

图3 (a)实验装置原理图;(b)液晶相位随电压响应曲线。Fig.3 (a)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setup;(b)Liquid crystal phase response curve with voltage.

图4 (a)线性区的波前图;(b)非线性区的波前图;(c)线性区的相位曲线;(d)非线性区的相位曲线。Fig.4 (a) Wavefront map of the linear region;(b) Wavefront map of the nonlinear region;(c) Phase curve of the linear region;(d) Phase curve of the nonlinear region.

保持V1、V2的频率f=1 kHz,V1和V2在1.6~2.4 V 内变化,取ΔV=V2-V1。将液晶透镜放到如图3(a)所示的实验光路内得到不同电压下的干涉条纹,通过对波前信息分析得到透镜的光焦度和光学均方根像差。结果如图5 所示,透镜的光焦度与ΔV在-4.9~+5.2 D 范围呈线性关系。此时透镜具有很小的像差,RMS 最大为0.047 4λ,保持在0.05λ以下的较低的水平,接近理想玻璃透镜的光学像差,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可以作为调焦单元用于成像系统当中。

图5 LC 透镜的RMS 像差和光焦度随ΔV 的变化Fig.5 RMS aberration and optical power of LC lens change with ΔV

3 液晶透镜变焦成像测试

实验将LC透镜放置于感光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和玻璃镜头组成的相机前,相机分辨率为640×480,传感器尺寸为1/4 in(1 in=2.54 cm),像素大小5.6 μm,配有焦距为8 mm 的玻璃镜头,在主镜头上贴有2 mm 圆形孔径的遮光片,用于消除液晶透镜口径对系统相对孔径的影响。液晶透镜的孔径为2 mm,紧贴相机镜头。对放置在一定距离d的ISO12233 测试图形进行捕获分析。实验原理如图6(a)所示,图6(b)为实验装置图。

图6 (a)实验装置示意图,由相机模块和LC 透镜组成的成像系统对ISO12233 图标图像的捕捉;(b)LC 透镜与相机模块,LC 透镜与相机模块紧贴。Fig.6 (a) Experimental setup. The imaging system composed of the camera module and the LC lens captures the image of the ISO12233 chart;(b) LC lens and camera module. The LC lens is closely in contact with the camera module.

首先固定相机模组的焦距,在改变图与成像系统之间的距离d的同时拍摄图像,测量相机模组的调制传递函数降低到50%所对应的空间频率(MTF=50%,MTF50)。如图7 黑色正方形符号曲线所示,相机的MTF50 在d=d1=33 cm 处达到峰值0.405 cycle/pixel,表明此时图像刚好落在CMOS上,随着图片的移动,图像离焦平面越远,图片越模糊,MTF50 值越小,相机的分辨能力越差。在加入LC 透镜后,进行相同的测试,如图7黑色圆形符号曲线所示,MTF50 在d=d2=33 cm处达到峰值0.383 cycle/pixel,向后移动了约1 cm,此时液晶透镜带来的光焦度改变约为1/d2-1/d1=100×(1/34-1/33) m-1≈-0.09 m-1,这是由于在LC 透镜不加电时,相当于在相机模组前加了一块一定厚度的玻璃,造成焦平面的移动。由于液晶材料自身的散射会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加入LC 透镜后MTF50 略有下降。该结果表明,对于厚度为30 μm 的液晶造成的光散射对系统分辨能力有较小影响。

图7 MTF50 随距离d 的变化Fig.7 MTF50 changing with distance

对液晶透镜的调焦性能进行分析。将测试图放置在距相机模组25 cm 处,保持V1=1.60 V。当V2=1.60 V 时,液晶透镜光焦度为零,此时像面位于图像传感器后方,拍摄图片并分析得到MTF50=0.238 cycle/pixel。增加电压V2,MTF50在1.73 V 时达到峰值0.317 cycle/pixel,随后开始下降,表明在电压V2=1.73 V 时,成像系统的焦平面在25 cm 处,如图8(a)所示。根据高斯公式可得,此时液晶透镜的光焦度为1/d3-1/d1=100×(1/25-1/33)≈0.97 m-1,这与液晶透镜在ΔV=0.14 V 时的光焦度0.96 m-1与图5 一致,经过液晶透镜调焦后的图像清晰度得到提升。液晶透镜使图像聚焦所需的光焦度随距离d改变。根据图5 可计算测试图的最近距离为100/(5.2+100/33) cm ≈12 cm,同理可得最远距离为53 cm,在该范围内移动测试图像,并改变液晶透镜电压进行对焦,拍摄图片分析MTF50,结果如图8(b)所示,图片的MTF50 在范围内得到提升,对透镜成像性能有较大的提升。液晶透镜在正透镜状态下,图像的MTF50 可保持在0.306 cycle/pixel 以上,负透镜状态下图像的MTF50 可保持在0.326 cycle/pixel 以上,正透镜状态略低于负透镜状态。由图5 可知,正透镜状态的RMS高于负透镜状态的RMS,这使得透镜的成像质量受到影响。ΔV越大,液晶透镜光焦度越大,RMS越大,MTF50 就越低。由图3(b)可知,ΔV越大液晶相位响应曲线越接近于非线性区,也会使得透镜的RMS 越大。同时液晶材料本身的色散,也会使图像质量变差。

图8 (a)在d=25 cm,V1=1.60 V 时,图像MTF50 随V2变化;(b)测试图板在不同位置、LC 透镜开/关状态下,成像的MTF50 变化曲线。Fig.8 (a) When d=25 cm and V1=1.60 V,the image MTF50 changes with V2;(b) MTF50 of the chart at different positions changing before/after LC lens tuning.

将测试图放置在d=25 cm 处,分别拍摄在液晶透镜关闭和开启状态下的测试图片,进行对比。如图9 所示,before 为液晶透镜未开启的图片,after 为开启液晶透镜后的图片。可以观察到在LC 透镜打开调焦后,图像质量有明显提升。图10 给出了一个由LC 透镜实现变焦功能的例子。LC 透镜工作前,焦点在花盆处约为80 cm,小黄熊和北极熊距离相机约40 cm、120 cm。打开液晶透镜,改变电压,分别对小黄熊和北极熊对焦,液晶透镜所需光焦度分别为+1.25 D、-0.42 D。在透镜可调节范围之内,可以看到该液晶透镜具有优秀的变焦成像能力。

图9 LC 透镜打开前后对比图Fig.9 Images before/after LC lens tuning

图10 (a)LC 透镜开,呈正透镜状态,对焦到小黄熊处;(b)LC 透镜关,对焦到花盆处;(c)LC 透镜开,呈负透镜状态,对焦到北极熊处。Fig.10 (a) LC lens on,in a positive lens state,focusing on the small yellow bear;(b) LC lens off,focusing on the flower pot;(c) LC lens on,in a negative lens state,focusing on the polar bear.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由相机模块和执行调焦功能的LC 透镜组成的成像系统的分辨能力。对系统捕捉的ISO12233 图像图标进行分析,从图像的倾斜边缘推导出了MTF50。该LC 透镜光焦度与两端电压差具有线性关系,可在-4.9~+5.2 D范围内线性调节;驱动方法和结构简单,驱动电压低,且相位服从理想的抛物线分布。在分辨能力方面,LC 透镜的光学像差均在0.05λ以下,调焦性能良好,经透镜调节后的系统分辨能力可以维持在相机的较高水平,可用于相机模组中,起到非常好的调焦性能。

猜你喜欢

调焦液晶透镜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延伸
“透镜”知识巩固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拓展
不可压液晶方程组的Serrin解
“透镜”知识巩固
《液晶与显示》征稿简则
空间相机均力输出式调焦机构
光电经纬仪自适应调焦窗口构建
星敏感器调焦方法研究
液晶与显示2015年第30卷第1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