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遗产保护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索*
2023-09-14李果焦一卓邢文
李果 焦一卓 邢文
当下高校正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作为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1~2],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引领,将专业课程的特色和价值理念与思政教育融合[3]。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属于风景园林专业必修课,围绕遗产的属性、价值、资源本底,以及保护和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方法和策略等展开分析探讨,引导学生了解遗产要素调查、遗产价值评估、保护与利用、遗产地动态监测与管理等遗产保护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风景园林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科研、艺术等多元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重点保护的遗产类型包括世界遗产,以及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受法律保护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园林、风景名胜区、乡土景观等。我国风景园林遗产数量众多,如在世界遗产层面,至今共有56项世界遗产,数量居世界第一。因此,对风景园林遗产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各高校积极建设遗产保护相关课程[4]。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有利于建立学生正确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价值观,培养学生和谐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对遗产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提升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对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风景园林遗产基本属性
风景园林遗产具有突出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包含了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5],因此兼具自然和文化2种基本属性。
1.1 自然属性
风景园林遗产的自然属性涵盖了自然景观审美与生态环境功能。自然形成的山景、水景、天景和动植物景观等作为审美客体,从形象、色彩、肌理、线条、动态与静态美等方面影响着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人作为审美主体感受着风景地貌的雄伟、秀丽、新奇、险峻与幽静,以及四季植物色彩、云雾彩霞、河流、飞瀑与泉水的动态变化等,从而在风景园林遗产中纵情山水、陶冶情操、修心悟道。在生态环境功能方面,风景园林遗产的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资源,可作为自然环境的调节器,对改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动植物栖息地。
1.2 文化属性
风景园林遗产的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2个方面。风景园林遗产是见证历史的重要物质载体,延续着历史文化脉络和人作用于自然的传统智慧。遗产地中的摩崖石刻、壁画、古建筑、古迹等,以及伴随风景园林遗产开展的山水创作和审美活动,都是研究建筑、科技、艺术、文学、园林历史的珍贵资料。红色文化则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风景园林遗产地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纪念场所、烈士陵园及其革命精神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面临遗产保护主要问题
1)对遗产的属性理解浅显。学生获取遗产属性特征的资料数据的途径单一,多为官网宣传的信息,在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方面明显不足;对遗产的自然和文化属性的理解局限于资源本身,不能深层次理解遗产及其外围环境的“完整性”、文化的“原真性”等内涵;对遗产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以定性理解为主,缺乏客观定量研究。
2)对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当代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对网红文化的追捧,易导致学生对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的认识产生偏差;学生对遗产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缺乏深入研究,从而不能将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结合;对遗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认识不清,易导致学生在遗产保护利用规划设计中不能充分挖掘遗产的价值,从而不利于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3)对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够。学生对遗产保护的兴趣与关注度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低,缺乏文化自信,不利于其在遗产保护中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责任感不强,不能自觉担负起遗产保护的重任。
4)对遗产的保护经验缺乏。学生主要处在遗产保护理论学习层面,缺乏遗产保护、规划、管理实践经验;对当下遗产保护的方法、技术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将保护理念与保护技术进行科学协调;在具体的遗产保护规划中,较难平衡遗产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
3 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依据风景园林遗产的自然和文化基本属性特征,将遗产划分为自然为主型、文化为主型、自然和文化混合型3类。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为主型遗产典型代表,重点保护遗产地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重要栖息地[6~7]。文化为主型遗产主要有历史园林、遗址公园和文化线路。我国历史园林以古典园林为代表,从历史、艺术的角度展现传统建筑和园艺构造[8]。遗址公园结合了公园设计与遗址保护、修复等手法来保存遗址的完整性[9]。文化线路则是以水陆交通或其他形式来呈现历史时期人类迁徙、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线路[10]。风景名胜区和乡土景观兼具了自然和文化属性特征,是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景象[11~12]。对每个遗产类型的主要遗产地类别进行思政显性和隐性元素提取(图1)。其中,显性元素从遗产地的资源特征、遗产价值、保护和利用等层面来提取核心元素,隐性元素则是在显性思政教育基础上,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取精神、思想、意识等关键元素。将风景园林遗产教学内容与思政结合,从显性到隐性达到思政教育目标。
图1 风景园林遗产思政元素分析
3.1 显性思政教育目标
遗产资源特征层面的显性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1)风景园林遗产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3]。通过了解遗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思考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2)通过掌握历史园林的哲学思想和山水造园艺术,遗址公园的历史格局和建造智慧,以及文化线路的历史形成背景和工程技术等内容,推动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14]。3)通过学习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特征、山水比德思想和人文内涵,以及乡土景观的人地关系、“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风土人情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途径。
遗产价值层面的显性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1)明确遗产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遗产保护科学研究;2)通过解析遗产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及其表现手法,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提升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15]。
遗产保护和利用层面的显性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1)通过探究遗产形成的哲学思想、社会背景、工程结构和建造智慧等,培养学生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哲学思维方式,从创新角度启发学生的规划设计灵感,从辩证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统一[16];2)通过讲授遗产资源现存问题和可持续利用方法途径,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认识到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7]。
3.2 隐性思政教育目标
在个人层面,培养学生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寄情山水的文人情怀和诗情画意的审美情趣,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传承意识,树立文化自信的目的[18]。在社会层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1)通过对遗产蕴涵的爱国事迹与精神的解读,以及对遗产中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价值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对伟人的崇敬和爱国热情,推进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承,达到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与爱国思想的目的;2)通过深刻认识遗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其保护的意义,以强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责任感,时刻将保护工作放在首位,以对历史和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加强新时代遗产保护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研究和践行中不断发展、完善[19]。
4 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4.1 教学内容融合
结合风景园林遗产地属性特征、显性和隐性思政元素与教育目标,可以从生态、文化和精神3个层面开展思政教育。生态和文化教育以显性思政教育为主,其中生态教育主要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自然美学教育,文化教育涉及历史文化教育、艺术美学教育和哲学思想教育。精神教育主要体现为隐性思政教育,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精神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主要以不同类型遗产地案例为导向,在遗产的发展历程、资源本底特征、遗产价值、保护和资源利用知识点教学中,通过生态、文化和精神教育,实现显性和隐性思政教育的统一,以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4.2 教学方法融合
1)知识传授与育人相结合。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思政教学中,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教师要注重挖掘自然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保护教育方面的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等方面理论和案例进行重点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生态法治观念和文化自信等,增加学生在遗产保护方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教育与自我思辨相结合。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遗产保护的价值、方法和目标等,厘清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优先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取遗产保护案例,通过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和比较研究,思考遗产的价值、保护与利用现状、面临困境和改进措施等,实现由教师自上而下的遗产保护重要性教育,向学生自下而上的主动关注遗产保护转变。
3)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布置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开展风景园林遗产地的调查,实地感知遗产价值特征和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加深对遗产保护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与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展开面对面交流、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人们的需求,思考如果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
4.3 教学资源融合
当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合理选取风景园林遗产和思政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风景园林遗产网络感知和体验学习,加深学生对遗产属性的理解和价值的认识,提升思政育人成效。主要资源包括:
1)风景园林遗产宣传片、纪录片等影视艺术资源,能够可视化呈现遗产的历史变迁、保护历程、社会环境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多角度再现遗产保护的历史情境,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其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辨,推动学生主动关心遗产保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2)国内外高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知识点丰富且内容更加全面,能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遗产保护理论、方法和技术,辅助学生保持日常的自主学习,同时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3)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和典型事迹等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将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课堂,引导学生从保护主体角度分析遗产问题和解决途径,激发学生遗产保护兴趣,引导转换学生惯性思维,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
4.4 教学评价融合
将课程思政融入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教学评价,是判断学生遗产保护显性和隐性思政素养提升情况的重要途径。以考试成绩判断学生能力水平的传统方式,不能良好评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因此,需要建立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在显性思政教育层面,以写作课程研究论文的形式,扩展学生获取遗产资料数据的途径,引导其积极开展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并通过论文了解学生对遗产资源特征、属性价值、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合显性思政育人目标,评价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平衡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独立见解。
2)在隐性思政教育层面,通过课堂的遗产案例分析汇报和小组讨论、课后的网络资源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结合隐性思政育人目标,评价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意识,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是否得到明显提高。
3)在综合素质能力层面,学生通过对遗产地开展实地调研,厘清遗产的保护、规划和管理现状,感悟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内涵,培养自身对遗产的兴趣与关注度。根据对遗产地的调研报告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遗产保护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
5 结语
目前,专业课程思政融合途径尚无统一模式,需要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从风景园林遗产的自然和文化属性出发,以案例研究为导向,从生态、文化、精神教育3个层面探讨思政融合路径,发挥显性和隐性思政育人作用,是培养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领域综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注:图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