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运用目标性复苏护理的指标改善分析

2023-09-14白文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17期
关键词:目标性感染性穿孔

白文娟

(赤峰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

消化道穿孔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伴消化道基础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这一类急性疾病。消化道穿孔会引发严重腹腔感染,从而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重症,在临床较为常见[1]。机体感染某些病原菌后,病原菌及毒素、细胞壁等成分进入宿主体内,引起宿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类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即发生感染中毒休克。有研究表明[2-3],腹腔、肺部是感染性休克的高发部位,发生率分别为19.3%、50.3%,病死率均为30%~70%。而在腹腔内感染的诱发因素中,消化道穿孔占最主要地位,其是一种急腹症,需要临床及时有效治疗与复苏护理[4-5]。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72 例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 例。研究组中,男性25 例,女性11 例;患者年龄31~93 岁,平均年龄(62.56±9.74)岁;消化道穿孔类型:结肠或十二指肠穿孔21 例,胃穿孔15 例。对照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3 例;患者年龄31~93 岁,平均年龄(62.86±9.36)岁;消化道穿孔类型:结肠或十二指肠穿孔20 例,胃穿孔1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认真阅读和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审核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标准[6];②均符合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7];③均有一定程度的腹痛病史;④均具有正常的言语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有血液系统疾病;③有免疫系统疾病;④中途退出。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①危险因素评估。对感染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护理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准确判断。②胃肠减压。插入胃管,固定胃管,为患者进行有效胃肠减压。③饮食护理。对患者进食后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督促患者多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从少量水逐步过渡到流质食物,然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之后逐步过渡到软食,最后逐步过渡到普食。严格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烟酒。④健康指导。待患者病情减轻,进食后没有不适感出现、大便通畅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督促患者保持饮食多样化,多进食含维生素C、蛋白质高的食物,从而为溃疡愈合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⑤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尽可能进行体力锻炼。

研究组采取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包括:①积极控制原发性感染,彻底引流感染灶,6 h 内达到早期复苏目的,即中心静脉压(CV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分别为8~12 mm Hg(1 mm Hg≈0.133 kPa)、>90 mm Hg、≥65 mm Hg、≥0.70。如果SvO2或ScvO2<0.70,则给予患者输注多巴酚丁胺或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容≥0.30。如果动脉血压及组织灌注在充分的液体复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恢复,或有低血压存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时,应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升压。需要注意高水平血压,如平均动脉压为80~85 mm Hg 时并没有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复苏治疗目标血压仅需维持微循环有效灌注即可。具体方法为30 min 内先给晶体液500~1 000 mL 或胶体液300~500 mL,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及肢体末梢温度的监测,应调整补液量及补液速度。此外,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患者年龄、生命体征等;②严格依据无菌操作规则为患者输液或输血,对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进行预防,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证;③心理护理。耐心与患者交流,获取患者的信任。采用诱导式聊天方式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采取一对一形式给予患者个体化健康宣教;⑤疼痛护理。消化道肿瘤患者均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出现,可以采用给患者播放视频、音乐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进而缓解患者疼痛感;⑥服药护理。在遵医嘱督促患者准确服药的基础上,将服药用量、反应等告知患者;⑦饮食护理。大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让患者主要进食易消化、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严格遵循定量用餐、少食多餐的原则。

1.4 观察指标

随访1 个月。①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床旁监护仪监测心率、CVP、MAP,采用超声监测仪监测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并记录休克指数、尿量;②细胞免疫指标。包括NK;③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包括IL-1、IL-6、PCT、TNF-α、CRP,参考值分别为<5 mg/L、<5 mg/L、0~0.5 ng/mL、0.10~2.31 ng/L、0~5 mg/L;④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的并发症有呼吸系统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肾脏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呼吸系统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肾脏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率、CVP、MAP、休克指数、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率、CVP、休克指数均低于护理前,MAP、尿量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率、CVP、休克指数均低于对照组,MAP、尿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尿量[mL/(kg·h)]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 36 109.23±19.32 99.23±15.42* 6.32±1.24 7.78±1.74* 64.23±8.42 71.23±10.56* 1.81±0.21 1.27±0.23* 0.41±0.17 1.20±0.21*对照组 36 109.23±21.52 103.23±19.42* 6.53±1.27 10.25±2.85* 64.25±9.42 68.21±8.42* 1.83±0.17 1.41±0.20* 0.37±0.20 1.11±0.17*t 0.437 6.2770.748 4.6731.7001.4140.4442.7560.9141.999 P 0.663<0.0010.457<0.0010.0930.1610.6580.0080.3640.049组别 例数心率(次/min)CVP(mm Hg)MAP(mm Hg)休克指数

2.2 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K水平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NK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NK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619.43±3.8115.10±2.40*对照组3619.05±3.8713.53±2.98*t 0.3832.247 P 0.7030.028组别例数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1、IL-6、PCT、TNF-α、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 水平高于护理前,血清IL-6、TNF-α、PCT、CRP 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1、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C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组别例数IL-1(ng/L)IL-6(ng/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68.36±1.1111.78±2.50*12.52±1.36 8.02±1.62*对照组368.44±1.1513.04±6.46*11.86±1.6410.75±2.41*t 0.0000.9961.697 5.149 P 1.0000.3230.095<0.001

续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CRP(mg/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664.62±11.4247.42±7.23*9.24±1.447.10±0.88*30.42±5.0216.02±2.42*对照组3666.23±10.5655.62±9.84*9.11±1.225.88±0.57*29.36±4.6220.42±3.50*t 0.567 3.6780.377 6.3730.851 5.664 P 0.573<0.0010.707<0.0010.398<0.001组别例数TNF-α(ng/L)PCT(μg/L)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消化道穿孔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机体感染病原菌后,引起宿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类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率、CVP、休克指数均低于对照组,MAP、尿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能够将患者的心率、CVP、休克指数降低,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原因为早期目标性复苏目标为中心静脉压达到8~12 mmHg,平均动脉压≥65 mmHg 或收缩压≥90 mmHg,尿量≥0.5 m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分别为70%或65%,并将此目标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在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指导下给予患者抗休克治疗,依据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标准将给予患者液体复苏护理,进而纠正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9]。早期目标的血流动力学治疗是关键,积极的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支持手段,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是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突出的病理生理改变,尽早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治疗的关键,液体复苏的初期目标是保证机体有足够的组织灌注,一旦临床诊断为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应尽快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并且力争在6 h 内达到复苏目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1、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C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病痛。在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指导下给予患者抗休克治疗,依据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标准给予患者液体复苏护理,进而将腹腔感染的因素去除,为患者争取了救治机会,从而有效提升了救治成功率[10-1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为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2,13]。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重点观察,在早期将感染性休克症状寻找出来并及时处理,进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4-15]。

综上所述,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在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好,更能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目标性感染性穿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预防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价值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目标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