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3-09-14王风雷
王风雷
(西安思源学院,西安 710038)
自2010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并取得显著效果。课程思政在实现全面育人的基础上提高课程质量,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对课程思政教学做出相应改进的重要基础[1]。大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直接参与者,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有着更为真实的体验,以大学生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为出发点,构建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三级评价体系,并进行了相应检验[2]。
1 研究方法
1)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确定构建评价体系所遵循的原则,即政治性、可调整性与科学系统性,并初步构建起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在对25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共有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
2)在构建评价体系并确定相应权重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形式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共发放问卷4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368份,回收率达92%。
3)利用SPSS 19.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构建相应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评价与学生成长结果评价2个一级指标,教学准备、师资能力、课堂氛围、价值观念、专业素养、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个人发展8个二级指标以及与其相对应的16个三级指标[3]。
表1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Tab.1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2.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通过克朗巴赫系数检验问卷内部各项目的一致性,通过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问卷的有效性。如表2所示,克朗巴赫系数为0.921,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KMO系数为0.907,且在1%的水平上差异显著,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4]。
表2 问卷信度效度系数与检验结果Tab.2 Coefficient of questionnair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test results
2.3 实施效果与指标权重
根据SPSS 19.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提取3个主成分,各主成分的特征值依次为6.5、4.7和3.1,均显著高于1,各主成分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总方差的解释率依次为37.233%、30.091%、19.825%,累计方差解释率为87.149%,说明主成分分析效果较好。
采用SPSS 19.0软件测算了16个三级指标在3个主成分分析中的系数,见下列公式:
F1=0.341C1+0.178C2-0.125C3+0.208C4+0.067C5-0.079C6+0.301C7+0.025C8-0.219C9-0.108C10-0.082C11+0.175C12-0.005C13-0.045C14+0.237C15-0.015C16
F2=-0.165C1+0.097C2-0.133C3-0.135C4+0.364C5-0.011C6+0.154C7-0.129C8+0.116C9-0.085C10-0.185C11+0.053C12+0.045C13-0.167C14-0.127C15-0.036C16
F3=0.263C1-0.149C2-0.023C3+0.309C4-0.120C5-0.031C6+0.174C7-0.264C8+0.104C9+0.048C10-0.126C11+0.021C12+0.163C13-0.021C14+0.175C15-0.055C16
通过3个主成分线性组合系数对三级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三级指标的权重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函数转换法得到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得分评价公式:
Y=0.3219C1+0.6781C2+0.3043C3+0.6957C4+0.2638C5+0.7362C6+0.4210C7+0.5790C8+0.4417C9+0.5583C10+0.5419C11+0.4581C12+0.6109C13+0.3891C14+0.4017C15+0.5983C16
在上述公式的基础上,对一、二级指标进行相应赋值,由此得到完整的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详见表3。
表3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权重)Tab.3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weight)
表4 政治面貌、未来规划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相关性Tab.4 Correlation between political status, future plan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通过表3可知,自推进课程思政速度以来,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越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越好。师资的能力、价值观念与专业素养得分越高,实施效果越好[5]。
2.4 综合得分情况分析
从总体来看,问卷受访者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综合得分为85.21分,最高分为98.04分,最低分为38.17分。其中问卷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上的占87%,60~80分占9%,低于60分的占4%。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基本上达到了以德育人的总体目标。
从各维度看,通过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各指标的描述性分析可知,三级指标中C4、C6、C10、C12、C13和C15平均得分均高于3.7分,表明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师思政能力、课堂氛围营造、学生专业能力和规划能力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效果,其余各维度得分在3~3.5分区间,表明课程思政在教学准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等层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进一步考虑到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可能受政治面貌、未来规划的影响,故相应对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在政治面貌方面,党员或预备党员、共青团员与群众的各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呈现由高到低的特点,这表明政治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且政治素养越高,课程思政的效果越好;从未来规划的角度看,该维度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就业、出国深造和考研,各主成分得分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说明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受学生未来规划的影响不大。
3 建议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并通过问卷所得数据对当前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从总体来看,我国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教学准备、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上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特提出如下建议:①进一步创新课程思政授课方式,提高课程思政的精准性。应依照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需求,优化课程思政的授课内容,以增强其趣味性与实用性。使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思政的实际教学效果。②从教育理念出发,提高课程思政的实用性。应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促使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