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百年雷火之劫

2023-09-14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3年9期
关键词:雷火故宫天气

张立峰

明朝永乐帝朱棣登上帝位后,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并兴建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又称故宫,历经明、清两代,有24位帝王曾在此登基执政。

在这座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里,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的“前朝”,楼台殿阁雄伟壮观;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御花园为中心的“后寝”,雕梁画栋。整个建筑的形貌体现出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宫廷生活,昭示着昔日的文明。

作为帝王的专属建筑和独特的文化遗产,故宫早已蜚声海内外。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故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时,给出了高度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價的历史见证。”

屡受重创

在故宫建成后的漫长岁月里,它经历过改朝换代与皇权更迭,也承受着自然灾变和寒暑侵袭,其中尤以“雷火之劫”为甚。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故宫建成启用不到百日,奉天(太和殿)、华盖(中和殿)、谨身(保和殿)三大殿突然被一场大火悉数焚毁。《明史》中记载:“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

刚落成的大殿,怎么就一把火烧光了呢?

灾后,永乐帝曾说这场大火是“上天垂戒”。由此推断,火灾可能是由于天灾——雷击引起的。之后的近二十年间,壮丽的故宫中心地带一直是一片废墟。直至明英宗时期才下诏重建了三大殿。

一百多年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的一天,天气骤变,“雷雨大作,戌刻,火光骤起”。大火从奉天殿(太和殿)开始,一直烧到华盖(中和殿)、谨身(保和殿)两殿,又烧至文楼(体仁阁)、武楼(弘义阁)、左顺门、右顺门及午门外左右廊。这应该是故宫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雷火灾害,导致上述建筑尽毁。直至五年后,重建工程才全部完成。由于害怕再遭雷火之灾,嘉靖帝将三大殿全部更名,还敕令建立雷神庙祭祀神明。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雷电的威力不可小觑。强大的电流会产生高温,引燃建筑木构件,雷击导致空气剧烈膨胀所产生的巨大机械动能可以劈开建筑。这种自然现象对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危害极大。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故宫共遭受雷击至少34次。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自建成后,共被焚毁5次,其中有3次是因为雷击起火导致三大殿同时被毁。特别是太和殿,由于建筑高大,飞檐翘角林立,遭受雷击次数最多,雷击部位多是高耸的屋脊和吻兽。

故宫雷击损害以直击雷最为常见,但也偶有感应雷引起。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六年(1643年),“六月丙戌,雷震奉先殿鸱吻,隔扇皆裂,铜环尽毁”。这是雷电在铜环内产生感应电流,致使其发热熔毁。

尽管屡遭雷火之劫,但经过历次重建和修缮的故宫,始终傲立于世,成为全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殊为不易。

珍贵的气象仪器

故宫是著名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一座藏有180余万件珍贵文物的顶级博物馆。

今天,当众多的游客来到奉先殿的故宫钟表馆,都会被这里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钟表所吸引。这里既有英、法等国家的名家之作,也有清宫造办处的自制精品。当时,这些钟表可谓紫禁城里最精美、最时髦的计时器,也是“肩负”气象观测任务的科技杰作。来自法国的“风雨寒暑表”,就是一件模仿火车头造型的钟表,在锅炉侧面镶嵌着气压计(当时称“晴雨表”),耸立的烟囱则嵌有温度计(当时称“寒暑表”)。这件集计时、报时、气象观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钟表艺术品,正是明清以来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的历史缩影。

清紫檀重檐楼阁式嵌珐琅更钟(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法国铜镀金饰蓝瓷瓶式钟(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早在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南怀仁奉召进京编修历法时,他呈献给顺治皇帝的贡品中,就有西方早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康熙九年(1670年),南怀仁受命改造北京观象台,也曾运用西方科技制造“验冷热器”(温度计)和“验燥湿器”(湿度计)等气象仪器。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俄国使者伊兹马伊洛夫将沙皇的礼品敬献给康熙皇帝时,其中就有晴雨计两只。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使者乔治 · 马戛尔尼呈报给清廷的礼品清单中,也有一件察看天气的阴晴仪。根据军机处《上谕档》的记载,当时的宁寿宫放有查看天气阴晴仪一件,很可能就是英国使者带来的那件礼物。

随着当时西方气象仪器断断续续地流入清朝皇宫,清代统治者开阔视野之余,对这些科技仪器的兴趣愈加浓厚,有时候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气象仪器进行复制和改造。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初六,雍正皇帝传旨将一件“通天气表”交给海望,要求他了解其用法。次日,海望回奏,经西洋人巴多明、宋君荣认看,该表出自“红毛国”(清代对荷兰的俗称),用法是“上面玻璃管内水银,天气热往上走,天气寒往下走。中间玻璃管内红,天气热往上走,天气寒往下走”,这显然是一件水银温度计。雍正皇帝当即要求,“着问西洋人,做得来照样做一件,不必写西洋字,写汉字款”。五月十一日,新款温度计改造复制完成,进呈给雍正皇帝“验收”。

如果说,上述“通天气表”还需要依靠西洋人来制作,那么清宫造办处出品的“清紫檀重檐楼阁式嵌珐琅更钟”,则带有更加明显的“中国化”痕迹。该钟体为重檐楼阁样式,楼阁下正面为两针计时钟盘,上有“乾隆年制”的铭文。最为特别的是,在钟盘上方有两个小盘,左为定更盘,右为节气盘,是专为夜间打更用的。自古以来,夜间始于昏、终于旦,五等分,便是五更。由于昼夜长短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冬夜长、夏夜短,故此,古人要测定每个节气的“昏旦时刻表”。这件“更钟”,便是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节气盘和定更盘,来调节不同节气下的五更时长,以实现走时和打更的综合应用,是清宫造办处的创新之作。

统治者对气象观测的重视

对于气象观测和资料积累,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们都非常重视。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通政司请以四方雨泽奏章类送给事中收贮”。明仁宗朱高炽说:“祖宗所以令天下奏雨泽者,欲前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此良法美意。”随即,皇帝批评通政司官员,州县的雨泽章奏都堆积在通政司,上位者如何知道地方水旱详情?如今又都要送给事中收贮,是想让上位者“终不知也”。于是下旨:“自今,四方所奏雨澤至,即封进,朕亲阅焉。”

古代的农业生产与收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气候佳,收成好,粮价低,“民情安贴”;气候差,收成坏,粮价贵,则“民心不稳”。气候、收成、粮价与民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康熙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深谙其中联系,因此,在他们往来的奏折和朱批中,总是将其作为时常关注的中心政题之一。

清朝时期,全国地方官吏奏报了大量的气象观测记录,包括晴雨录、雨雪分寸和雨雪粮价奏折等等。仅浙江一地,目前尚能查阅到的“杭州晴雨录”就有540件、雨雪分寸记录多达3000余件。它们最初多被存放于故宫的内阁大库,后来又被保存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些气象记录是确保当时的统治者随时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丰歉影响的重要天气情报,往往由皇帝过目和朱批阅示。

对于京师乃至清宫的气象变化,皇帝也非常关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立夏,京师钦天监官员为了取悦皇帝,奏报本日刮东南风,为立夏日的“当令风”。康熙皇帝闻奏后,当日于宫中占验,结果是东北风起,就批评道:“钦天监务取吉利者具奏,不知此等事件应据实启奏,何必避忌?”

皇子们也时常向皇帝报告京师的天气状况。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二月二十九日和五月十一日,康熙皇帝的第三子胤祉就接连上奏“京城风向折”“京城风雨并口外得雨田禾情形折”。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二十七日,太子胤礽在给康熙帝报告京城阴雨折中说道:“前次得雨情形,顾太监等既已奏闻,故未书于此折内。”这说明清宫太监也参与了晴雨奏报。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保存着不少宫廷太监奏报的晴雨录。雍正九年(1231年)三月二十二日,“晴天至起更,西北长云,亥初天阴,亥正刮东北风,卯初二刻天晴至黎明。四执事首领李进忠”。因为天气观测而留下名字的宫廷太监还有弘德殿首领夏安、茶房首领哈元臣、狗房首领张国瑞等等,他们逐日观察和报告清宫内外阴晴、雨雪、雷电、云雾等天气的变化,其精细程度甚至超过了钦天监和地方官的奏报。

他们的观测报告,能帮助皇帝核对校验钦天监的晴雨录。据史料记载,清代紫禁城的雷火灾害远轻于明代,或许,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猜你喜欢

雷火故宫天气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雪中故宫
Weather(天气)
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