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短评

2023-09-14袁庆峰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5期
关键词:梦游琴声浪漫主义

袁庆峰

文题亮相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思路导引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其某一内容或特色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写作中,应着力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评论选题

写作文学短评,并不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面面俱到的评论,而是要选取作品中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作评论。当然,在文学短评的写作之前,要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品读。品读中,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形象、艺術手法、构思技巧以及语言风格等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更为深入的阅读、把握,从而确定评论的选题。

2.明晰内容结构

文学短评在写作中一般可以采用“总—分—总”式的行文结构。如此结构的评论文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容易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当然,总分、分总、递进的结构也未尝不可。

3.使用专业术语

不同于议论文,文学短评具有学术性,为此,写作中要学会使用相关专业术语。如评论文章主旨时,常用“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评论语言风格时,常用“生动形象、悲壮慷慨、豪迈雄奇、沉郁顿挫、绚丽飘逸、讽刺幽默、朴素自然”等。同时,也要学会从专业角度对所评内容进行解析,如作品形象分析可以从人物典型意义和人物性格特点的角度分别进行剖析。

4.注意评感有别

写作中,一定要注意文学短评和作品读后感的区别。文学短评重在对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论,而读后感主要是表达自己读后的感想。此外,文学短评在写作中应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某一特色的总体介绍,又要有具体举例的解说。同时,文学短评还要注意叙议结合,以此增强文学短评的感染力。

佳作展示一

浅析《琵琶行并序》中的情感描写

刘 畅

情感是无形之物,在《琵琶行并序》中,它存在于琵琶女的琴声中,存在于琴声回响的浔阳夜幕中,存在于琵琶女和白居易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却有相似命运之人的惺惺相惜中。白居易凭借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音乐修养,把细腻的情感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与读者共情,读来令人击节赞叹。

首先最令人赞叹的是以声传情。诗人与琵琶女相遇并邀请她弹奏琵琶,诗中用了大量优美的语言描绘琵琶弹奏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写出了琵琶女琴声中满含着的低沉忧郁的愁思,就像在低声倾诉她生命中的凄苦,能领会出琵琶女琴声意味的只有拥有相似情感的诗人。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此时又满含与朋友离别的伤感,这就奠定他与琵琶女形成强烈共鸣的情感基础。下文在描写琵琶声时,运用“冰泉冷涩”“幽愁”“幽咽”“裂帛”等词,描写琵琶声的凄厉婉转,这凄厉正是诗人和琵琶女命运的宣告,声声皆为内心疾苦。以声传情,真切动人!

其次是融情于景。诗人擅长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使诗篇处处充满着抒情色彩。“别时茫茫江浸月”渲染了伤感的气氛;“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了苍凉幽寂的气氛,也侧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沉浸在琴声的悲怆凄凉中无法自拔的意境;末尾凄凉的弦声与满座掩泣互相映衬,更是写尽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悲痛。诗人也曾心怀远志、满腔热血,只是被这不合理的社会所埋没而失去了希望。他内心的情感只有在这茫茫夜色中,借助这琴声与夜景,才能展现真实情感而“青衫湿”。

最后是叙事抒情。琵琶女的人生是封建社会中众多女性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白居易频遭贬谪的仕途也是失意诗人常有的遭际。诗歌先叙述琵琶女的生平事迹,再描写诗人自己的遭遇,两人人生轨迹不同,一个是琵琶女,一个是被贬的落魄官员,却在浔阳江上灵魂相触、情感互通。琵琶女的琴声与往事唤起了白居易尘封心底的情感,从细水般的凄凉到如泪水般喷涌而出的愤懑,从无法言说的心酸到平和地描述自己的艰苦生活,从为朋友送行听曲到湿透的青衫,这是他的一段心路历程,是独属于江州司马的感慨和释怀。

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所传达出的浓浓深情穿越历史而来,在今天读来仍动人心魄!

【山东微山县第一中学】

点评

这是一篇评论作品情感的文学评论,写作时,最重要的是将作品情感传达的具体方式和效果说清楚。在这一点上,本文做得尤为出色。作文围绕以声传情、融情于景和叙事抒情三种表达情感的具体技巧,联系文本内容,作了深入而细致的阐释。作文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佳作展示二

浅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赵雅晴

有人说年轻时一定要好好喜欢一次李白,因为他有着千百年来极致的浪漫。“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李白这样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谈起李白的浪漫主义,就不得不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而说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又不得不赞叹其中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

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其瑰丽雄奇的想象,是诗歌浪漫主义的重要特色之一。构思十分奇妙,又不落俗套。全诗以清醒至梦中幻境再到梦醒时分的叙述方式,向我们展现了李白是如何在幻想的广阔天地里驰骋一方。“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难求”把人快速拉入奇境,你来不及反应,便已开启一场奇幻旅程。李白想象半山腰的云雾为一片汪洋,汪洋之下,巨鳌出没,千岩万转之间景象大变——“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移步换景之下好似氤氲雾气散去,道路明暗不定,令人心惊胆战。同时,他的浪漫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夸张、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也堪称一绝。在描绘仙人出场的画面时,仙府世界“訇然中开”,“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云之君纷纷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盛会。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虚写神仙世界的奇幻场景与奢华生活,又恍然间“魂悸以魄动”“惊起而长嗟”,方才饮酒作乐的美好世界即刻破碎。画面一转,梦境转入现实,虚实结合之间,梦中的云雾烟霞消散殆尽。

这首诗的最后富有诗意的纵情使这首诗歌陡然升华,为我们展现了诗人千百年来的极致浪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随时随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呵!好不任性!人人都会面临失意怅惘,却很少有人能像李白那样潇洒。李白在梦醒之际,眼看“仙道将成”,没有选择再酣然入梦,续上这一段奇缘,而是毫不忌惮地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宣言公开。李白就如同一只大鹏展翅翱翔,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他的想象,他的才华,他的极致浪漫在这首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篇浪漫主义之伟作。诗歌通过瑰丽雄奇之想象,运用夸张与虚实结合等手法,完美地展现了一次梦之奇缘,浪漫尽显。其意境之雄伟、情感之深沉,令人叹为观止。

【山东微山县第一中学】

点评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为本文评论的中心。写作中,作者以简明扼要的笔法写诗人写作品,继而指出评论重点,然后从瑰丽雄奇的想象、夸张与虚实结合的手法和浪漫的抒情三个角度进行细致诠释。行文紧密联系原文,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有理有据,极具感染力。同时,由于写作中饱含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因而,作文也富有浓郁的抒情性,这也是此篇文学短评打动人心的缘由。

猜你喜欢

梦游琴声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在梦游的象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梦游
梦游东方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