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月饼的前世今生
2023-09-14高雨
高雨
不论是读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是读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是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能引起我们对乡愁的感悟和共鸣。作为游子,无论身处何地,每逢中秋佳节,你最想念的不仅是故乡的月亮,还有儿时母亲给的那一块月饼,那香甜的口感是否勾起了你童年的记忆?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月饼的前世今生吧。
月饼的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周朝时期,在每年庄稼收割的八月,人们都要举行祭月仪式,表达对月神及天地赐与丰收的感恩之情。《礼记》中曾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就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贵族阶层奉行的祭月礼仪逐渐流传到民间,礼仪式的皇家祭祀行为也变成了大众化的民俗活动,并形成了一种风俗延续下来,而作为祭月供品的月饼也逐渐被大众熟知。
月饼在北宋时于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俗称“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并收录了月饼的吃法。对中秋吃月饼的描述,到了明代才有记载,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曾言:“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也越来越精细,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各式月饼,被中国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后来,每逢中秋月圆,家家户户都会用自己制作或从商店购得的月饼来祭祀月神;祭祀之后,全家老少分吃月饼,如有家人未归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团圆。
诗歌里的“月饼”
中秋节其实就是个文艺节,古代的文人墨客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中秋节的印象只剩下了大吃特吃,那些散落在“月饼”中的美丽诗词已被人渐渐遗忘。
下面,让我们去探寻那些令人口齿生香的诗句……
最雄浑的中秋诗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解读:张九龄是唐代名相,因遭受奸臣排挤贬谪荆州,在中秋夜思念远方的亲友,便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却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最有想象力的中秋诗词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無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解读:全词一气呵成,紧凑连贯,读来势同破竹,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包含生活逻辑,且有难能可贵的科学断想,打破了前人咏月的陈规,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而言更为深远,其境界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来说更高一筹。
最寂寥的中秋诗词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解读: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图景。诗人以写景起笔,以抒情作结,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最感伤的中秋诗词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解读: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团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同时抒发了其同胞弟苏辙聚后不久又要别离的哀伤与感慨。全诗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月饼的味道
我们年年吃的月饼大同小异,吃的场合与方式也难免重复。但每到中秋,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被裹挟进“买月饼、送月饼、吃月饼”的流程中来。抬头望明月,低头品月饼;举家围坐,言笑晏晏。熟悉的中秋场景让我们留恋、难舍。这就是中国传统民俗的“魔力”。
当前,根据中国本土月饼和中西方饮食文化结合产生的新式月饼,可将月饼分为两大类——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
传统月饼:就产地而言,包括京式月饼、广式月饼、滇式月饼、潮式月饼、苏式月饼、台式月饼、港式月饼、徽式月饼、衢式月饼、秦式月饼、晋式月饼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等;就馅心而言,有桂花、梅干、五仁、豆沙、玫瑰、莲蓉、冰糖、百果、肉松、黑芝麻、火腿、蛋黄等;就饼皮而言,有浆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从造型上看,有光面与花边之分。
非传统月饼:新出的月饼种类,有法式月饼、冰皮月饼、果蔬月饼、海味月饼、冰激凌月饼等。较之传统月饼,油脂及糖分较低,注重月饼食材的营养及月饼制作工艺的创新。非传统月饼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月饼的看法。它们在外形上热衷新意,追求新颖独特,同时在口感上不断创新。相对于传统月饼一成不变的味道,非传统月饼在口感上更加香醇、美味,也更加符合现代人对美食与时俱进的追求。
关于月饼的记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物资匮乏的时期,但老祖宗传下来的中秋节还是得过的。
月饼在当年可算得上一种奢侈品。我记得六岁时吃到过爸爸从供销社买来的月饼。那月饼周身金黄,还凸凹着牡丹花和富贵不断图纹。打远处看,真像一轮金黄的满月。这种月饼皮薄馅厚,一般都是豆沙和枣泥两种。一口咬下去,会吃出红红绿绿的丝条。刚开始我们不知道那红绿丝是什么东西做成的,长大后才明白,那是南方的橘子皮用白糖加工制成的,吃起来入口即化,绵中带甜,甜中有香……
当年,村里乡亲们大多都是吃自制的月饼。
达尔文的生存哲学其实在五、六十年代的月饼上就有所体现。那时候乡亲们大都粮不接季,物资紧缺,做月饼的白糖、食油、花生、红绿果丝等都很紧俏。可这根本阻挡不了乡亲们过中秋、做月饼的热情。买不到白糖,可以用红薯切片熬成糖稀代替;没有花生,可以用炕熟的大豆代替;没有红绿果丝,可以用晒干了的柿子皮代替;没有上好的植物油,可以用猪油调和适量的植物油代替;白面不足的家庭,还可以用黄白玉米面代替。
那时候,乡亲们几乎各个都是发明家,有的人甚至还做出了现在看来是纯绿色的蔬菜月饼。没有月饼模具,乡亲们就用黑泥做个月饼模,而后在泥模具内裹上一块油纸,就做出了带着艺术图案的特色月饼。因为各家做月饼的手艺不同,做出的月饼样子和味道也有很大差异。老家有一个习惯,就是中秋节那天,任意串门去品尝月饼,所以全村人的中秋实际是在互相品尝月饼中度过的。那种味道让我每每想起都会感动,一块块月饼体现出了乡亲们犹如亲情的和谐感。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母亲做的玉米面月饼。那一年,家里实在没有做月饼用的白面,母亲就用玉米面做了月饼。这种月饼吃起来有点酸涩,但母亲把家里收藏的一小罐野生蜂蜜拿出来,让我们蘸着吃,月饼就显得格外绵甜和美味。
(节选自宋殿儒《那些年的月饼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