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环境描写

2023-09-14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35期
关键词:老班棒棒糖李清照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等状况展开的描写,主要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内容。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也可以是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

品味文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要同文章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的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情感基调联系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思考。

左读经典

1.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尾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2.世上漂亮动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于命运的差错似的,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我们现在要说的这一个正是这样。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到末了,她将将就就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

不能够讲求装饰,她是朴素的,但是不幸得像是一个降了等的女人;因为妇女们本没有阶级,没有门第之分,她们的美,她们的丰韵和她们的诱惑力就是供她们出身和家世之用的。她们天生的机警,出众的本能,柔顺的心灵,构成了她们唯一的等级,而且可以把民间的女子提得和最高的贵妇人一样高。

(节选自莫泊桑《项链》)

赏读

文学创作中,有时为了更丰富地塑造人物形象,作者会为该人物的活动提供一个特定的场所。

第一个片段,作者对贾府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一段纷繁复杂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又揭示了贾府深远的社会背景和显赫的政治地位。一个根深蒂固的封建大家族的外部形象就此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个片段,通过交代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身份、地位和境况等来体现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等级分明,上等社会贵族阶层地位高贵,养尊处优,安逸享乐;许多女性贪图富贵,爱慕虚荣,附庸风雅。这样的社会环境既是玛蒂尔德产生虚荣心和享乐思想的根本原因,又预示着最后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借鉴

社会环境描写,有时是以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来塑造人物的形象,有时是为了影射或暗示文章的主旨。

具体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环境描写是展现人物性格的基础

如鲁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可谓一个典型的小社会,各色人等均在此亮相。孔乙己在这个环境中活动,各色人等都显示出了对孔乙己的态度。鲁迅在这篇小说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社会环境,为表现孔乙己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悟的悲剧性格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能够暗示社会的大背景,从而突出文章主题

同学们在描写社会环境时,要注意将人物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如施耐庵《智取生辰纲》选段,作者用“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一句暗示了当时社会黑暗、乱象横生的背景,为下文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做了铺垫。

三、社会环境描写往往能彰显主人公的性格、思想品质等

如鲁迅《祝福》,便通过对四叔的书房布置的描写,使一个顽固守旧、不学无术的封建卫道士形象赫然呈现于读者面前,尤其是作者对书房那一边已脱落的对联的描写,讽刺意味十分浓重。

右写作文

1.老班的浪漫情怀令人拍案叫绝。

清晨,微风拂动着我的发梢,我踏着细碎的晨光走进教学楼。踏入班级门槛的一刹那,我呆住了:眼前的“五彩瀑布”与耳畔激励人心的歌声融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我的心灵不禁被震撼了,被老班的浪漫所深深折服。

彩色的棒棒糖被整齐地贴在门上,不同颜色,不同口味,不同图案,不同意蕴……我痴痴地望着这道“五彩瀑布”,老班微笑着示意我取一根棒棒糖,我不由得被一种温馨与浪漫包裹了。

我将棒棒糖含在嘴里,那甜蜜的味道仿佛给我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下子消除了我对体考的恐惧心理。

再看老班,她也陶醉在这其乐融融的情景中无法自拔了。

【内蒙古通辽市科爾沁左翼中旗保康第二中学 郝志宇 《“老班”二三事》】

点评

文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墙上贴着的棒棒糖比作“五彩瀑布”,又通过视觉与听觉描写,将小作者进入班级的感受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画面感十足;同时也塑造出了“老班”这样一位对学生关爱有加的老师形象。

2.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寺庙连绵的钟声也变得急遽起来,一声又一声,敲击着行人的心房。李清照与她的丈夫带上毕生搜集的藏书,踏上了逃亡之路。

这一路,李清照见到了太多太多的悲惨景象:成群的儿童流落战火之中,每天都有许多人因战争与饥饿死去……责任与使命是他们活下来的动力,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丈夫赵明诚去世,携带的古籍大量丢失,中年时期的李清照家破人亡,不由得触景生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诗句成为她的人生写照。

晚年时期的李清照与世无争。此时,她创作的诗词如同她的心境般沉稳。在历经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后,她全然没有了当初的多愁善感,只有“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湖北仙桃市荣怀学校 李嘉璐 《走近李清照》】

点评

片段借寺庙钟声、百姓流离等景象交代了当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社会背景,烘托出李清照沉痛绝望的心理状态,从侧面反映了李清照面对家破人亡、身世浮萍的凄惨境遇,仍以坚毅的姿态面对生活现实的性格特征,也让读者对李清照的一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猜你喜欢

老班棒棒糖李清照
“老班”忧愁的背后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我的老班
怪“老班”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棒棒糖的求助信
摔倒后,地上还有根棒棒糖
神奇的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