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迁精神”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2023-09-14刘锐腾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西迁交通大学

刘锐腾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以“西迁精神”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增强、奉献意识的培育、奋斗精神的塑造和就业观念的端正。

一、“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与赓续传承

(一)“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

交通大学的西迁,是在响应国家调整国防工业布局、平衡地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发展西部地区的政策下做出的选择。1956年,首批6000多名交通大学师生毅然离开繁华的上海都市,乘坐“向科学进军,支援大西北”的西行列车来到西安城,以“拓荒者”精神,在西安古城边的麦田里建校并开始了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西迁的交通大学在西部地区扎下了根,改变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格局,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铸就了“西迁精神”。

交通大学的西迁和西安办学史就是一个响应国家号召,以行动爱国、用行动报国、立志用行动兴国的故事。国务院作出交通大学西迁的重大决定时,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科技人才缺失,交通大学着眼国家的长久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国家工业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培育为己任,放弃上海都市的繁华,来到了贫瘠的大西北,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把教育办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科研做在了祖国的西部大地[2]。从资源优渥的沿海都市迁至经济、工业、教育薄弱的西北城市,从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开展教学、科研到成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创新引擎,西迁的交通大学始终以国家的战略发展为己任,以行动践行着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工业调整、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西迁的交通大学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交通大学西迁人所体现的“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群体的时代坐标[3]。

交通大学的西迁,旨在增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力量,为西部的工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一大批高质量人才。在迁校最初的10年间,交通大学为国家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输送了近万名人才,为西部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培育了大量人才;扎根西部的60余年时间里,交通大学恪守西迁初心,为国家工业、科技和经济建设输送了各类人才29万余名,有效推动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交通大学的西迁,就是一部立志要为西部发展建设培育人才的立志史;西迁后的交通大学更是扎根西部潜心育人,以输送人才的方式滋润着西部大地、助力着社会发展建设。

(二)“西迁精神”在陕西理工大学的赓续传承

1958年为解决陕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大批青年响应号召从繁华都市来到汉中建立汉中大学,有效缓解了陕南教育发展和人才的问题。1965年3月,按照“三线建设”的整体安排,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和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师生从北京来到汉中的连城山南麓,依山建起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1978年,150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等17所西安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教师和干部响应号召来到汉中,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原址建立了陕西工学院。从繁华都市奔赴汉中成立汉中师范有效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问题,到北京大学响应党中央“三线建设”的号召内迁汉中成立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再到从西安赴汉中建设陕西工学院为陕南发展培育工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陕西理工大学以同样的“迁移”方式去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办教育、发展教育,这与“西迁精神”的核心高度一致。

陕西理工大学把为陕南地区培育基础教育师资和工业技术管理人才作为重点,为国家输送了十万余名“工作扎实、作风朴实、为人诚实”且“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人才,特别是为陕南的教育和工业发展培育了1/3以上的中小学教育师资和工矿企业技术、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一直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秦巴山川、把汗水撒遍汉江两岸,为国家扶贫攻坚重点片区和南水北调水源重点保护核心区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贡献,形成了“扎根秦巴,艰苦奋斗”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陕西,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把教育办在西部大地、办在秦巴腹地,坚持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相结合,这与西安交通大学立足西北、建设国家的理念相一致。

二、“西迁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西迁精神”有利于引领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的斗争愈发激烈,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充斥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腐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得部分学生的家国情怀缺失。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只有把握住大学生群体,引导广大青年爱党爱国,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以“西迁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交通大学西迁师生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西迁精神”的学习中树立深厚的家国情、坚定的报国志和坚决的报国行[4]。

(二)“西迁精神”有利于引领大学生培育奉献意识

在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个体利益在被保护和尊重的同时愈发被人们所重视,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去处理问题。“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青少年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因而,广大青年只有将自己个人的梦想融入到民族梦、中国梦中,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下,默默奉献,积极创造自身价值,个人梦想才能在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奋斗中成为现实。以“西迁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交通大学西迁师生以国家发展建设事业为重,牺牲自我、敢于奉献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西迁精神”的学习中不断强化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奉献的决心。

(三)“西迁精神”有利于引领大学生塑造奋斗精神

“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5]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倘若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努力进取,终将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当代青年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变成现实。以“西迁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交通大学西迁师生以“拓荒者”精神在西安古城边艰难建校和像西迁梧桐树一样扎根西部大力培育人才、积极服务社会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西迁精神”的学习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四)“西迁精神”有利于引领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

“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6]在个人利益和短期发展目标的驱使下,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多为工作收入高、工作环境好、工作有排面等,存在着一定的工作上拈轻怕重、工作地点避贫困就发达的想法。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青年大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去祖国的四面八方扎根、在各个行业努力工作。以“西迁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交通大学西迁师生从当时的繁华上海迁移贫苦西部,去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地区教书育人的事迹教育学生,引导广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到西部、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

三、“西迁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一)挖掘高校建校办学历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群体的时代坐标,更是近现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丰碑,因而,高校要结合“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挖掘高校在建校办学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听党话、跟党走,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素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积极开展校史研究,深挖高校响应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调整、三线建设、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迁校办学的校史故事,注重以人物、旧物反映学校爱党爱国的故事,赓续大学精神;二是要继续总结学校在人才培育和校地融合服务地方的突出事迹,注重以师生典型和代表性成果反映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传统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繁荣校史文化;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场馆、文化长廊和大学精神雕塑建设,将高校建校办学的历史文化通过“物质文化”展现出来,在建设“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的过程中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推动“西迁精神”进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务必要将“西迁精神”和学校相关校史文化作为教学素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动“西迁精神”进课堂。一是要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交大西迁和学校校史沿革体现的是中国精神,西迁的交大师生和扎根秦巴办教育的学校建设者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绽放青春之花;二是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刻感受西迁的交通大学师生和学校建校初期“迁移”至秦巴腹地,去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办教育、发展教育的感人史诗;三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西迁的交大师生和扎根秦巴办教育的学校建设者身上体现了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四是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通过引入交通大学西迁、北京大学建立汉中分校等素材,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引导学生将“西迁精神”融入到个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中去[7]。同时,其他课程要“守好一段渠”,注重将“西迁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积极发挥专业课程在课程育人中的独特优势。

(三)注重第二课堂优势,开展主题性校本化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高校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西迁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中,构建西迁精神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性校本化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讲好校史、传好“西迁精神”[8]。一是要立足校园,以“弘扬‘西迁精神’,寻访校史故事”为主题,组织开展“西迁精神”报告会、“西迁精神”演讲赛、校史知识竞赛、主题党团日活动、校园老建筑参观、线上云游校史馆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教育活动;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实践教学,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组织开展参观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采访西迁老教授和学校离退休老教授等形式的“追寻‘西迁精神’和校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三是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兄弟院校开展“西迁精神”和学校历史沿革学习交流活动、与地方联合开展以“重温三线建设,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为主题的“三线建设”历史遗存参观活动[9]。

(四)加强就业思政教育,助力“西迁精神”传播延续

“西迁精神”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而,推动“西迁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思政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是确保“西迁精神”能够持久传播和延续的关键。一是要将“西迁精神”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激励大学生向西迁的交通大学师生和扎根秦巴的学校建设者学习,将自己的个人职业追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相结合,制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同向的个人职业规划;二是要将“西迁精神”融入到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中,注重用交通大学师生和学校建设者“迁移”去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办教育、发展教育的事迹感染学生,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三是要开展好毕业生“最后一课”,号召走出校园的学生要将“西迁精神”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良好传统传承下去,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人生境遇中敢于吃苦、勇于奋斗,在为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个人梦想。

四、结语

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迁精神”是中国精神核心的有力彰显,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群体的时代坐标,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问题的有效解答。“西迁精神”来源于高校,更须应用于高校,以“西迁精神”引领,充分挖掘高校在建校办学和发展建设中的教育资源,从文化烘托、课堂融入、课后活动和就业教育四个路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就业服务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互促,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西迁交通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雕塑作品《交大西迁知名教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繁忙的交通
西迁丰碑
大学求学的遗憾
弘扬西迁精神,铸就“西迁精神”出版工程
小小交通劝导员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