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2023-09-13

关键词:世纪依法治国宪法

素养夺标

1.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2. 了解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本课必备

一、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

1. 初创与奠基——20世纪50年代

(1)成就:《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和1954年《宪法》等相关法律。

(2)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 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嚴重破坏。

3. 重建与完善时期——1978年至80年代

(1)法治思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主要法律:1982年《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4. 形成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

(1)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1999年和2004年,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5. 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

(1)十八大决议

①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②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2)人大立法

①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②2020年《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文明

(1)背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百废待兴、物质匮乏。

(2)模范:范孟泰、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华罗庚等。

(3)时代精神: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互帮互助等。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

(1)背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

(2)内容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②20世纪90年代,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③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④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形成:2006年提出,2012年十八大进一步提炼形成。

(2)意义: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实践:涌现出杨善洲、黄大年等一批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全国道德模范。

猜你喜欢

世纪依法治国宪法
世纪赞歌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