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的血清HMGB1 和SAA 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3-09-13张永珍王珊珊陈瑜
张永珍, 王珊珊, 陈瑜
(新乡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癌症, 该病早期症状隐匿, 约75%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 丧失根治性治疗的最佳时机[1]。准确预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对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应用的标志物灵敏度及特异度较低, 因此需寻求新的、 高灵敏度的标志物用于患者预后的评估。 炎性反应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联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 是一种促炎因子, 可致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 并可通过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结合激活多种信号通路, 导致癌症的发生[2]。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 在多种癌症疾病患者中表达异常,其含量增加提示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升高[3]。 本研究检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HMGB1、 SAA 水平, 分析二者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对象。 入组标准: ①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②入院前未接受放化疗等; ③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 排除标准: ①既往合并炎症性肠病者; ②患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③近期接受外科手术者。 根据患者12 个月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 (n =16)、 生存组 (n =44)。 死亡组年龄31 ~75 (53.25± 9.46) 岁, 男性10 例, 女性6 例。 生存组年龄30 ~73(54.91 ± 6.25) 岁, 男性32 例, 女性12 例。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研究方法收集患者肿瘤直径、 组织学类型、 分化程度、病理分期、 淋巴结转移等信息。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离心分离,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MGB1、 SAA 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 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HMGB1、 SAA 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死亡组与生存组在分化程度、 病理分期、 淋巴结转移及HMGB1、 SAA 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n (%), ]
表1 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n (%), ]
?
2.2 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分化程度、 病理分期、 淋巴结转移、 HMGB1、SAA 作为自变量, 将结肠癌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 HMGB1、 SAA 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见表2。
表2 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血清HMGB1、 SAA 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效能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构建HMGB1、 SAA 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模型:F=-26.938 +0.319 × HMGB1 +0.205 × SAA。 联合检测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AUC高于HMGB1、 SAA 单独检测 (Z=2.006,P=0.045;Z=2.550,P=0.011)。 见表3、 图1。
图1 血清HMGB1、 SAA 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ROC 曲线
表3 血清HMGB1、 SAA 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效能
3 讨论
结肠癌的发生及病理进展与炎性反应紧密相关, 机体持续的慢性炎性状态在结肠癌的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炎性状态可为肿瘤的形成营造微环境, 长期的炎性状态激活致癌基因,最终导致内环境失衡, 导致癌症的发生[4]。 因此, 炎性标记物在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以炎性指标HMGB1、 SAA 作为观察指标, 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显示, 死亡组患者的HMGB1、SAA 水平高于生存组, 提示二者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存在联系。 HMGB1 主要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 死亡患者的肿瘤细胞增殖活跃, 因此待肿瘤细胞凋亡后可将HMGB1 大量释放入血, 导致外周血中HMGB1 含量增加。 王红山等[5]的研究显示, HMGB1 与结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存在联系, 可用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 表明HMGB1 在评估结肠癌患者病情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 HMGB1 为结肠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当血清HMGB1 为26.49 pg/μL 时, 其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75.00%、 特异度为75.00%,AUC为0.750, 表明HMGB1 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效能尚可。 SAA 是由白介素-6 或白介素-1 等炎性因子刺激肝脏合成的蛋白质, 肿瘤的病理进展及炎性反应关系密切, 动态地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可明确疾病的病程进展情况[6]。 本研究结果显示, SAA 为结肠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提示检测SAA 或可用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 本研究利用ROC 曲线分析SAA 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结果显示,SAA 为89.74 mg/L 时, 其预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93.18%,AUC为0.766, 表明SAA 评估患者预后的效能尚可。 同时, 本研究通过拟合HMGB1 与SAA 联合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ROC 曲线, 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检测, 表明HMGB1 与SAA 在评估结肠癌患者预后方面存在互补作用。
综上所述, 血清HMGB1、 SAA 与结肠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早期评估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