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学相关参数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价值分析
2023-09-13周济文浩刘平
周济, 文浩, 刘平
(湘潭市中心医院 1 血液科, 2 生殖与遗传中心, 湖南 湘潭 411100)
多发性骨髓瘤 (MM) 是B 淋巴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引起的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恶性浆细胞替代原有的骨髓,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成分大量释放至血清, 对正常多克隆性浆细胞增殖及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1]。 MM 多见于50 ~60岁男性人群, 肾功能损害、 贫血、 高钙血症等为其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治愈手段。 MM 的中位生存期为3 ~4 年, 随着抗癌药物种类的增多, 其生存时间得以延长, 若能早期评估MM 患者的预后情况, 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积极意义[2]。 有报道[3]表明血液细胞学指标如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ALC) 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关系密切。 基于此, 本研究以ALC 作为观察指标, 分析其与MM 患者预后的关系,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60例MM 患者为对象。 入组标准: ①骨髓细胞学确诊为MM; ②首次确诊为MM, 入组前未接受放化疗治疗; ③可配合完成随访研究。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原发性肿瘤; 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③预计生存时间低于3 个月。 60 例患者年龄38 ~78(56.97 ± 3.69) 岁, 男性32 例、 女性28 例, 国际分期系统(ISS): Ⅰ期5 例、 Ⅱ期21 例、 Ⅲ期34 例。
1.2 方法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如性别、 年龄、 ISS 分期; 检测血清血红蛋白 (Hb)、 肌酐 (Scr)、 白蛋白 (ALB)、 乳酸脱氢酶 (LDH) 水平; 检测钙离子 (Ca2+) 浓度。 入组患者均接受含硼替佐米 (1.3 mg/m2, 2 ~4 个疗程) 的方案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及并发症进行调整。 对患者进行为期36 个月的随访,随访起始时间为2018 年1 月1 日, 随访截止时间为2023 年1月30 日。 综合相关文献, 以淋巴细胞绝对值 (ALC) 1.3 ×109/L 作为临界值, 分为ALC≥1.3 × 109/L 组 (n=25) 和ALC<1.3 × 109/L 组 (n=35)。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采用Kaplan-Meier 进行生存分析, 利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M 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ALC 与MM 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MM 患者的外周血ALC 与Hb 相关 (P<0.05), 与性别、 年龄、 ISS 分期、 Scr、Ca2+、 ALB、 LDH 无关 (P>0.05)。 见表1。
表1 外周血ALC 与MM 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 [n (%)]
2.2 外周血ALC 与MM 患者生存的关系随访期间, 60 例MM患者中死亡36 例。 ALC≥1.3 × 109/L 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 个月 (95%CI: 24 ~33), 长于ALC<1.3 × 109/L 组的19 个月 (95%CI: 16 ~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 Rank (Mantel-Cox) =12.572,P<0.001]。 见图1。
2.3 影响MM 患者预后的Cox 分析Cox 单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 年龄、 ALC、 Hb、 LDH 与MM 患者预后存在联系 (P<0.05); 但表1 中ALC 与Hb 存在相关, 为防止共线性, 故未将Hb 纳入Cox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C (HR=2.620)、 年龄 (HR=2.677)、 LDH (HR=1.924) 为MM 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见表2。
表2 影响MM 患者预后的Cox 分析
3 讨论
机体的免疫机能与恶性血液疾病的预后转归关系密切, 淋巴细胞作为抗肿瘤细胞, 其数量变化可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4]。MM 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 其预后情况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联系[5]。 MM 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 其T 淋巴细胞数量低于健康人群, 此外MM 患者的树突状细胞功能降低。
ALC 作为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 与白血病的预后存在联系[6]。 基于此, 本研究将ALC 作为观察指标, 分析其与MM预后的关系。 首先分析ALC 与MM 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结果显示ALC 与Hb 存在相关, 提示Hb 含量可对ALC 表达产生影响。 进一步对不同ALC 值MM 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ALC≥1.3 × 109/L 组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ALC<1.3 × 109/L 组,提示ALC 与MM 预后可能存在联系。 ALC 减少与MM 患者预后死亡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可能是ALC 减少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NK 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故机体的抗MM 作用减弱,预后较差。 研究[7]表明, 年龄>75 岁为MM 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随着年龄增加预后死亡率升高。 LDH 可作为MM 预后评估的独立指标, 可评估疾病进展[8]。 本研究利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M 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显示ALC、 年龄、LDH 为MM 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提示可将ALC、 年龄及LDH 等指标结合用于MM 患者预后的评估, 提高预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 血液细胞指标ALC 与MM 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 ALC 值越低患者预后死亡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