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风采
2023-09-13陈凤英
陈凤英
主题阐释
风采指的是风度、神采。对每一位作家而言,他们的文笔犹如甘露,滋润着读者的内心;他们的语言有一种魔力,能够将简单的文字和故事变成读者的精神食粮,让人感到无限的温暖。他们拥有宽阔的胸襟、独特的风姿和作家独特的魅力。
金庸:活到老,学到老
2005年初,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女士阅读了金庸《鹿鼎记》的英译本,对其赞叹不已,随即向剑桥大学教授会提议,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头衔。3个月后,这项提议全票通过。金庸获知这一消息后,向理查德女士提出申请,希望自己能到剑桥大学完成博士课程。理查德女士非常惊讶,她说:“查先生,荣誉博士是剑桥最高级的学位,一般排在教授和院士之上,地位甚至比校长还高,您完全没有必要大费周章。”但看金庸态度坚决,剑桥大学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入学申请。
就这样,81岁高龄的金庸进入了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师从著名唐代历史专家麦大维教授,攻读东方研究及中国历史博士学位。金庸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热议,有人说他是在作秀。面对这种言论,金庸表示:“我到剑桥求学,不求学位,只求学问。我愿追随前辈学人,明志求学,广学博闻,以增见识。”金庸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拒绝一切和学业无关的社会活动,一心治学。按照剑桥大学的规定,金庸要先从硕士读起,每周上两次课。虽然已经81岁高龄,但金庸俨然一个地道的学生,每天清晨都起得很早,把一天学习所需要的课本和资料整理好放进书包里,然后背着书包走出家门。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
2010年,86岁的金庸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在金庸眼里,学习永远不算晚。保持谦卑的态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是每个人必须修炼的秘籍。
素材解读
1.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金庸先生以81岁高龄毅然奔赴剑桥大学求学,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令人敬佩。
2.严谨治学,执着追求。金庸先生即使已经到耄耋之年,仍然葆有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与执着精神,对待学习一丝不苟。这种态度和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索尔仁尼琴:“俄罗斯的良心”
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作家,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同时在莫斯科大学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卫国战争期间,他应征入伍,因智勇双全,多次立下战功。1945年被克格勃查获,被判决服苦役八年,刑满释放后又被判处流放三年。1956年他定居梁赞,任中学教师,同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开始文学创作。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他是“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1973年12月,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古拉格群岛》出版,确立了索尔仁尼琴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地位,人们称他是“古拉格劳改营的但丁”。索尔仁尼琴出版了多部为俄罗斯“诊病”的专著。晚年,身体已极度衰弱的他还坚称:“只要我活着,就要给国家开药方。”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因病离开了人世。他一直带病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发病前,他还忙着为即将出版的书籍定稿。他的作品改变了历史的方向,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他当之无愧应进入俄罗斯历史上伟大作家的行列,世界将他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素材解读
1.为追求人类的文明而创作。索尔仁尼琴出版为俄罗斯“诊病”的专著,给国家“开药方”,他用文学创作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就是他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的原因。
2.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索尔仁尼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为自己的作品而忙碌。这种为文学事业、人类文明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略萨:用作品触及社会最真实而敏感的神经
略萨是秘鲁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略萨的青少年时期曾生活在军事统治之下,因此深深地体会到统治对社会的危害。他从青年时就以实际行动参加了反统治的斗争,后来又通过文学创作对统治者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这一主题几乎持续出现在略萨的创作中,成为其恒久的“主旋律”。
20世纪60年代,略萨和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等人引领了影响深远的拉丁美洲“爆炸文学”运动。诺贝尔奖委员会形容略萨的作品是“对权力結构制图式的描摹,对个体的抵触情绪、叛逆精神和战胜欲的犀利刻画”。纵观略萨的一生,他都在和拉丁美洲以及秘鲁的社会现实进行抗争。对于自由的强烈渴望引发了他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略萨曾经说:“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要活到最后。我认为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态度。有许多人还在活着的时候就死了。他们愿意这样干就这么干吧,可我不想这样。我希望保持自己的生命,直到不测来临的某个时刻。如果这就是死亡,那你就去死吧。”
素材解读
1.充满抗争精神的一生。略萨的一生,都在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努力通过文学创作与军事统治、社会现实作斗争,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略萨通过写作来批判现实,坚持反独裁,身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托尔斯泰:贯穿其一生的爱与平等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爱与平等,首先表现在对底层农民的关注上。因为关心农民,托尔斯泰对歌颂农民的作品极为赞赏。他对农民的深切关注,更体现在教育上。当时的俄国,只有上流社会的儿童才能接受教育,下层平民的子女被认为是愚不可及、不可教化的,包括贫民自己也觉得,读书不如喂马有意义,这让托尔斯泰非常痛苦。在他看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穷人的子女如果能接受教育,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他发誓,要把爱传达给底层的儿童。
同时,正因为对生命的爱和尊重,托尔斯泰也反对暴力。1851年,托尔斯泰跟随大哥来到高加索,在这里参了军,并且参与了前线作战。当时,如果第二天有激战,或者前一天死了很多同伴的时候,士兵们就会自暴自弃地酗酒。这个现象让托尔斯泰的精神受到了折磨,他觉得士兵们其实也不想看到同伴的死。因此,对战争,他产生了厌恶感,战争是最令人厌恶的,是一群罪孽深重的人们为了获得权力和名誉,而互相残杀的暴戾行为。在一场军事审判之后,他对这样的残忍的厌恶更深。1866年,一个叫希布宁的士兵,因为不堪军官的虐待而打了上司耳光,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托尔斯泰多方奔走,却没能救得了他,希布宁最终被枪决。托尔斯泰痛苦地在日记中写道:“那样白净而健康的下颌和胸膛,向圣经做最后的祷告,然后就被处死,真是残酷极了!”
素材解读
1.心存博爱。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兵,任何人,托尔斯泰都对他们心存博爱。希布宁因打上司耳光而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托尔斯泰为救他多方奔走,但最终未能成功,这令托尔斯泰十分痛苦。
2.追求人人平等。托尔斯泰对农民深切关注,认为平民的孩子与上流社会的孩子同样拥有着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不论身份,只要受教育,最终都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