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
2011-02-11冯国川
冯国川
写短小说、爱所有年龄的女人、打马尔克斯的脸、竞选过秘鲁总统,这是有关略萨的最简短的介绍,现在我们要加上最有分量的一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010年10月7日下午5点30分,秘鲁作家略萨正坐在书桌前,为下周一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堂文学课准备材料。突然,妻子帕特里西娅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将电话递给这位74岁的作家。
人到了这把年纪,最怕有坏消息不幸降临。从妻子的表情里,略萨略微觉察到一丝不安。电话里的男人和略萨说了几句话,略萨有些耳背,—直追问对方:“什么?你说什么?”电话断了。
几分钟过后,男子又把电话拨了过来:“先生,祝贺你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哈哈!”略萨笑了起来,“别耍我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禁不起这么大的玩笑。”
14分钟后,瑞典文学院的秘书长,也就是刚才打电话的男人,向全世界宣布了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爱写诗的小男孩
1936年3月28日,略萨在秘鲁南部城市阿雷基帕呱呱坠地。也许每一位伟大的人物都有着曲折的成长史,在略萨出生前,父母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略萨出生后几个月父母就正式离婚了。
“童年时我最常问的问题是‘我爸爸在哪里,我想大人们给我的答案之所以会是‘孩子,你爸爸死了,一方面因为我父亲是个抛下妻儿跟别的女人跑了的混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让他们烦得要命。”
1946年的一天,母亲忽然对10岁的略萨说:“孩子,我想让你见一个人。”
“谁啊?”
“你爸爸。”
“他不是早死了吗?”
“又活過来了。”母亲笑着说。
父母戏剧性地和好如初,一时之间,略萨的生活中多出了位父亲。
上中学的第二年,父亲发现略萨老憋在屋子里,有时候一整天都不出门,忍不住盘问起来:“你在干吗?”“写诗呀!”还没等略萨反应过来,父亲就给了他一记耳光,“我们秘鲁人崇尚大丈夫气概,写诗这种娘娘腔的事情最好少干!我要把你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于是,在略萨13岁那年,父亲强行把他送进了普拉多军事学校。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育。远离了父亲的骚扰,略萨可以更加安心地发展文学爱好。正是在这所崇尚规范、纪律、武力的学校里,略萨写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这个时代的英雄》,小说的主题恰恰是讽刺这所军事院校残酷的管理和腐败的制度。
《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出,全校哗然,校长也被吓得直冒冷汗。最终,全校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焚书仪式,烧掉了1000本略萨的小说。
娶姨妈为妻的帅哥
1953年,17岁的略萨长成一个潇洒俊美的青年,并被圣马科斯大学录取,研修文学。略萨对学校里的同龄美女一个都不感冒——他爱上了自己的姨妈。在《胡利娅姨妈与作家》这本自传体长篇小说中,略萨记录下了第一次见到胡利娅姨妈的场景。
“你刚中学毕业对吧,马里奥。”胡利娅姨妈的这句无心之语,把年轻的略萨气得够呛。“我已经上大学三年级了,可她的这句话让我感觉自己还穿着开裆裤。”
气归气,胡利娅姨妈还是让略萨怦然心动。几个月后,略萨对姨妈表白了。谁能抵挡这样一个英俊小伙子的热情呢?胡利娅姨妈接受了略萨的求爱,两人的恋情迅速升温。
略萨和胡利娅姨妈这段“忘年恋”在信奉天主教的家族里掀起惊涛骇浪,略萨身在美国的父亲抄起一把手枪就往家赶,放言“不结束感情就崩了他”,可他没想到略萨连夜与胡利娅私奔去了外省,并通过种种“贿赂”手段登记成为合法夫妻。
1960年,略萨与胡利娅一同去了巴黎,并在电台找了份工作。略萨早上睡觉,下午写作,晚上上班,胡利娅白天工作、学习法语、洗衣做饭,然后帮他录入书稿。生活看似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
胡利娅常怀疑年轻英俊的略萨对自己是否忠诚,而略萨则对胡利娅的猜忌厌倦不已。终于,1963年,在利马旅行的略萨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要求离婚。两年后,他和表妹帕特里西娅结婚。
1977年《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出版时,在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胡利娅·乌尔吉蒂·伊利亚内斯。”胡利娅看到书时,往日的悲悲喜喜又浮上心头。“我一口气看到清晨,书看完了,我还在伤心地哭着。”
2010年3月,胡利娅姨妈去世,享年84岁。
打好友一拳的猛男
略萨与胡利娅姨妈的婚姻虽然短暂,但他的第二次婚姻却细水长流,而且还引发了文坛的一个“谜案”。
在略萨写作生涯的鼎盛时期,拉丁美洲文学界中他和哥伦比亚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知名度最高,而这两位拉丁文学的巨匠彼此之间也惺惺相惜。
略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绿房子》使他成为罗慕洛·加列哥斯国际小说奖的首届获奖者。1967年冬天,他去领奖,马尔克斯作为嘉宾前来捧场,这是他俩第一次会面,他们形影不离地在加拉加斯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4天”。
不过,在1976年后,他们的关系却突然“冻结”,谁也不再搭理谁。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两位当事人都讳莫如深。这宗文坛“谜案”直到马尔克斯2003年出版自传《沧桑历尽话人生》(此处据林一安译本的译名)后才被披露出来:他俩结梁子完全是因为女人。
略萨在一次旅行中结识了一位漂亮的瑞典空姐,帕特里西娅察觉到丈夫的背叛,哭哭啼啼地跑到马尔克斯家诉苦,马尔克斯给出了离婚的建议,“他回家时,就跟他摊牌。”当天晚上,略萨面对妻子的决定着实吃了一惊,他当即决定同瑞典空姐分手,回到妻子身边。
帕特里西娅破涕为笑,将马尔克斯如何给她建议的过程悉数“招供”。婚姻被挽救了,但对略萨来说,与马尔克斯的友情荡然无存。
1976年,情人节前两天,众多拉美文艺名流会聚墨西哥城,参加一部电影的首映式。马尔克斯看见了略萨,高兴地大叫:“马里奥!”并走上前打算给老友一个拥抱。谁知略萨表情冷酷,一拳打在他脸上,可怜的马尔克斯鼻血流了一地。
“这几乎是当代最著名的文友不和事件。”英国《泰晤士报》第二天这样评论。
自此以后,这两位文坛宿将反目成仇,以至于1982年瑞典文学院不得不撤销把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授予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决定,以免发生其中一人拒绝领奖的尴尬。
“如果略萨没有一拳挥向马尔克斯,他在1982年就该拿到诺贝尔奖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揭晓后,有记者如此调侃略萨。
值得庆幸的是,两位大文豪如今已经冰释前嫌。对于那件尘封的往事,略萨微笑着说:“留给那些传记作家去发挥吧。”
(司志政摘自《女友·LOOK》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