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种子永埋心间,国家栋梁不断涌现
2023-09-13王路远
王路远
在中華民族历史上,爱国是永恒的主题,不同历史时期的有识之士总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自己的爱国信条。宋朝的陆游在《示儿》中告诫子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生命即将逝去也记挂着祖国的统一;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句充满着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爱国不分年龄,雨来是少年,但他敢于反抗侵略,是中华优秀少年的典范;爱国不分男女,花木兰是女性,却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成为令人敬仰的巾帼英雄……
在现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心怀天下,心中有着永不熄灭的爱国热情,那就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殚精竭虑,说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旗帜和丰碑”一点也不为过。在其少年时代,那股爱国之火就已经在他胸中熊熊燃烧。今天,我们来看由作家余心言根据周恩来少年时代读书的真实经历而写就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一起感悟周恩来的独特个人魅力,相信一定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一、文本故事背景解读
全文采用倒叙手法,先讲述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立志读书的故事,体现出其与众不同,引起读者追问,再顺应读者的疑惑对立志的原因进行追述,揭示人物身份,阐明因由。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让人在阅读之后恍然大悟。在解读文本之前,我们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简单的阐述,这样才能读懂少年时代周恩来的崇高志向。19世纪末,国门被迫打开,中国沦为被侵略、被欺辱的国家,虽然生活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民众活着没有任何尊严,只为活着而活着,没有任何方向和目标,更谈不上理想。少年时代的周恩来,面对这样的时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走上了读书之路,希望从学习中寻求一条能够振兴民族的道路,不禁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最强音,开始了他矢志不渝的革命生涯。
二、读懂总理的家国情怀
(一)两问两答——震撼人心的时代回应
在一堂修身课上,当时的魏校长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而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应:有的人说“为了家父而读书”,言外之意,自己的读书之路是父亲要求的,并非自愿。显然这不是校长想要的答案。得出这样答案的人,往往在人生道路上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只会盲目服从他人,对自己、对家族、对国家都是无益的。也有的人说“为明理而读书”,何谓“明理”?就是“明白事物发展的道理”,这样的求学心态很好,人生于世当有求知的态度和勇气,这是学习的基本要求,但他心中没有理想,依然不是魏校长想要的答案。还有的人说“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这样的回应出于私心,一个人心中只装着自己,不顾别人,不顾社会和国家,最后只会沦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就算放在今天,如果这样的消极思想在我们身边蔓延,也是值得反思的。可想而知,以上答案最终都没有让魏校长折服。此时,有一位少年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既没有表现出想回答的冲动,也没有表达出对上述答案的赞同,而是“若有所思”,显然,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面对这样的情况,魏校长果断向他提问。只听少年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如一声惊雷瞬间打破春日的宁静。这个答案闻所未闻,对于魏校长而言更是“为之一振”,他似乎不敢确认,因为当时虽然已经有人为了救国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但是站在他面前的毕竟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不相信他“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于是,校长“睁大眼睛”继续追问。周恩来依然坚定地回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次回应彻底让校长折服了,他感叹道:“有志者当效此生(应该像他一样有这样的宏伟志向)。”换句话说,这句回答已经超越了当时少年的认识,更是响雷般地震惊了时代。但是,我们的疑问也随之而来,小小年纪的周恩来为什么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呢?
(二)一问一答——困惑总理的时局困境
小小年纪的周恩来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觉悟,而是随着他人生阅历的增长不断积累的,年少的他其实也跟同学们一样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接下来文章提及了周恩来之所以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第一个原因:
十二岁那年,周恩来在奉天上学,他的伯父明确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不要随便去,即使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同学们,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一些疑问:明明是中国人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去呢,还要绕着走?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伯父口中说出了让周恩来一辈子不能忘怀的四个字——“中华不振”,何谓不振?年少的周恩来不懂,但是他记下了这四个字,并且把伯父说这四个字时的“沉郁的表情”也记了下来。这一问一答其实道明了当时中国的尴尬窘境和无比耻辱的历史现实。此时由于国力衰弱,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随意割据土地,在原本属于中国主权的地方划分出自己的势力范围,文章谈及的“奉天”便是如此:这是外国人的地方,作为中国人不能进去。何等的耻辱啊!所以伯父口中的“中华不振”是指中国国力衰弱,民族自尊丧失,被外国人随意欺凌,这种艰难的时局促使年少的周恩来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而让他燃起报国热情的是另一件让人感觉更加屈辱的事情。
(三)骨肉相弃——刺痛同胞的耻辱瞬间
少年周恩来对外界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违背了伯父的告诫,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里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坚定了为民族谋尊严、为国家谋独立的崇高理想。一个周日,他看见一位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的车子碾轧致死。这里是中国,妇女本以为会得到中国巡警的帮忙,谁料,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这是一件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在中国的土地上,流着同样血液的中华儿女被异族欺辱,作为同胞的巡警居然替异族说话。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场的很多同胞虽然愤怒地“紧握着拳头”,却不敢反抗,只是安慰妇女。这样的一幕,深深刺痛了年少的周恩来,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这种民族的屈辱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终于醒悟,作为一名中国人,“读书”绝不能仅仅为了自己、为了家族,而是要为了民族的未来。多年以后,他矢志不渝地为民族独立而抗争、奋斗,鞠躬尽瘁,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复兴中华民族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肩上的重任。这一重任并非他人施加,而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末林则徐的这句名言适用于每一个中国人,这种意识融入我们的血液里、基因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指南。同学们身处新时代,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应该缅怀革命英雄,感恩党给予的恩惠。所幸在和平年代,我们已经不会被外国人随意侮辱,中华民族已经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作为一名少年,应该立志高远,应该与同龄人手挽着手,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展现出昂扬向上、厚积薄发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