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先帝?巧谏后主
2023-09-13李玉兰
李玉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武侯已逝千年,其淡泊之志、忠贞之节、济世之心,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照耀后世,《出师表》既表现了诸葛亮对先帝刘备的追思缅怀之情,又向后主劉禅巧妙进谏,规劝其为帝之道。《出师表》也称《前出师表》,字字珠玑,句句深情。本文从追思先帝和巧谏后主两个角度来解读《出师表》,希望能给各位同学一点点学习启示。
一、《出师表》的历史背景
223年,蜀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将军国大事全部交托于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受命后,殚精竭虑,休兵养民,联吴抗魏,使摇摇欲坠的蜀汉政权重新稳固,后又亲自率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叛乱,解决了后顾之忧。其后,诸葛亮秉承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思想,为实现刘备与自己的梦想,高举“兴复汉室”大旗,出兵伐魏,意在攻取西都长安,为汉室复兴奠定基础。因此作《出师表》,既是向刘禅表明出兵的目的以及自己以身许国的志向,也是向其谏言,望其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成为一代明君圣主。《出师表》流传千载,在后人看来,从头到尾都在阐述一个“忠”字,这不仅仅是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忠,还有对先帝刘备的忠,更有对汉室天下、黎民百姓的忠。诸葛亮不只将此“忠”付诸笔端,更加体现在其生活行为中,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故而成为中华万世的忠臣典范。上表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强魏,皆因蜀道艰难、国力不足而失败,且在第六次北伐过程中,因过度操劳在军中病逝,享年53岁,从而导致“兴复汉室”成为梦幻泡影,《出师表》一文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
二、解读《出师表》
(一)追思先帝
1.三顾之恩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共提及“先帝”二字13次,每次都或为叹息、或为感怀,俱是追思之情,其中以“臣本布衣”一段为最。“三顾茅庐”的故事天下皆知,成为礼贤下士的典范。刘备不辞辛劳,迎风冒雪,三往卧龙岗,方才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成就了传世佳话。时年,诸葛亮年仅27岁,放在当今时代,不过是刚刚毕业没多久、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但是刘备却能屈尊降贵,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的身份,三请求见,对一名小自己20岁的年轻人弯腰行礼,虚心求教,以学生礼事之,由此可见其求贤之心的赤诚。而诸葛亮在往后余生里,对此事念兹在兹,不敢有一刻稍忘,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六出祁山,星陨五丈。纵观诸葛亮一生,所行所做,皆是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汉昭烈帝刘备之志向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诸葛亮在出山后,尽心竭力辅佐刘备,助其取得荆州、益州,进一步确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千载之下,君臣若此者,未之有也。
2.托孤之重
221年7月,蜀主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举全国兵力,挥师东向,剑指孙吴,却不想在夷陵之地遭受火攻,败于陆逊之手,葬送了大部分的蜀汉精锐士卒与年轻将领。后刘备退居白帝城,病卧难起,最终辞世。临终之前,刘备追悔自己不听诸葛亮谏言导致此败,以君王身份向臣子道歉,并将蜀汉举国上下以及幼子刘禅尽数托付于诸葛亮,令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以为子之道事之。此时的诸葛亮泪流满面,言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而后十年里,直至诸葛亮病终,也都确如此言,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万世臣表。吕望、管仲等为臣,有相父之名,亦尽臣子之道,但忠贞之节也未如诸葛武侯。刘备之死无疑对蜀汉政权造成了沉重打击,不仅是国力损伤,还激化了内部荆州派和益州派的政治矛盾。诸葛亮从刘备手中接过来的是一副残局:既要面临夷陵损兵折将的问题,还要抚慰朝中诸臣的情绪,更要防备魏、吴两国的虎视眈眈,可以说是以一肩之力担起蜀汉一国的荣辱兴亡。在此过程中,诸葛亮内修政治,外联孙吴,抗击强魏,即便时局如此艰难,他也未有半点怨言,而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刘备的追思感恩之情。
(二)巧谏后主
蜀后主刘禅,虽未有父亲刘备的雄心与勇力,却不失仁德之心,更能谨遵刘备遗嘱,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且敢于放权给诸葛亮,从而塑造了诸葛亮既是权臣也是忠臣的佳话。为了实现昭烈帝刘备光复汉室的理想,诸葛亮北伐之前,以《出师表》劝谏刘禅,先是追思了先帝对朝中诸臣的殊遇之恩,表明了对刘禅的效忠之心,再规劝以为君之道,曰:“亲贤臣,远小人。”在此过程中,诸葛亮并未以相父的身份强制灌输此观点给刘禅,而是以后汉作为示例,委婉告知刘禅“亲小人,远贤臣”的危害,并为刘禅逐一列举朝中贤臣,其言辞恳切,曰:“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未有半点不恭之意。作为大权独揽的丞相,诸葛亮完全可以任命朝廷各级官员,不必向刘禅汇报,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向刘禅详细介绍了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的任用原因,其中也包括先帝刘备的考量在内,从而显示了自己谨守君臣之道的态度。而后主刘禅也积极采纳诸葛亮的谏言,除却因病早亡的向宠外,对其他《出师表》中所提到的贤臣俱是委以重任,其中费祎和董允更是在诸葛亮死后,先后继任蜀汉丞相之职,足见刘禅对《出师表》一文之信重。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此言初读之下,感触不深,只以为是形式主义,但是后来再看方觉感动,因为诸葛亮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任用参军马谡据守街亭要道,但马谡不遵将令,未能当道下寨,而是选择在山上扎营,导致兵无取水,被魏军围困,最终落败,使一次北伐成果全部葬送。诸葛亮一向喜爱马谡,待之如弟子,且与其已经亡故的兄长马良是至交好友,但是为正军法,仍然挥泪斩之。而后归朝,诸葛亮自请刘禅降罪,以彰法理,并未依仗自身相父身份和手中权力而推卸败军之责,如此以身作则,向刘禅讲述了法不容情的重要性。
五丈原上,诸葛亮临终前,向刘禅进言,曰:“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布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此言与《出师表》中“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一句相合,仍是在规劝刘禅为君之道。以此观之,哪怕命在旦夕,诸葛亮忠贞之节依旧不改,真正做到了从一而终。
诸葛亮其人,为后世所敬仰,其作文《出师表》亦为后世所传唱,南宋文天祥《正气歌》中写道:“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足见此文影响之广阔深远。纵观诸葛一生,无愧臣子之责,无惭相父之名,亦无负刘备之托。后世人当效而仿之,时刻秉承一颗赤诚之心,上忠国家,下爱黎民,志存高远,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