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最美的秋季

2023-09-13陈娜雯

课外语文·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郁达夫深情

陈娜雯

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界的杰出人物,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抗日战争时期文艺界杰出的抗敌斗争者,他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包括《达夫全集》共七卷和《日记九种》等,代表作品有《沉沦》和《故都的秋》等,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入探索而著称。其中,《故都的秋》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散文之一。

同学们都知道,探讨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忽略其创作的历史背景。郁达夫写下《故都的秋》时,正处在人生低谷:家人的离世,疾病的折磨,抗日战争陷入艰难时刻。这些经历使他深感生活的无常和无奈,并在《故都的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故都的秋》以北京的秋天为背景,借由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敏锐观察,描绘了秋天的美丽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故乡和人民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郁达夫在文中以浓墨重彩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从而反映出他对生活、历史、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理解,他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融入作品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生活的细节,以秋天为载体,展现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使得《故都的秋》不仅是生动的风景描绘,也是深邃的人生哲理的探讨。同时,《故都的秋》也是对人民生活的热情关注和深刻反映。这篇作品不仅表现了郁达夫深厚的艺术才华,还展示了他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

文章中的秋季,不仅仅是景象的描绘,更是作者情感的投射,郁达夫通过秋天的景色,深情诉说了他的孤独感、思乡情和怀旧意味;同时,作者笔下的秋季也饱含强烈的象征和隐喻。通过秋天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叹。秋天的转瞬即逝的美,如同人生中的美好瞬间,短暂而珍贵;秋天的落叶,预示着生命的消亡,却也为新生的希望铺下道路。同样,这篇散文展现了郁达夫的情感世界和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他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也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可以说,无论从情感的表达,还是艺术的角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一篇深具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一、秋天之味,故都情感的细腻编织

郁达夫的写景技巧绝妙至极,他以精确而敏感的观察力,让大自然的美丽在他的笔下灵动起来。他能把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视的细节,通过语言的魔力,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在《故都的秋》中,他对于秋天的描绘是如此生动和细腻,读者仿佛能亲眼看见那金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曳,那淡淡的秋水映照着天空的霞光,那四处弥漫的菊花香让人陶醉。

在他的描绘中,秋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像是一个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二、深情的笔触以及对感情的细腻描绘

郁达夫不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抒发出他对生活的疑惑和不满。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受到他那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在《故都的秋》中,他写道:“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段描绘不仅仅展现了他的生动笔触,也揭示出其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郁达夫的艺术风格,一方面是他对自然景观深入骨髓的敏感,另一方面也是他对人生感情无比深沉的洞察。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景物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使得其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鲜明和立体。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中独树一帜。

总的来说,郁达夫的艺术风格集细腻的写景技巧和深情的感情描绘于一体,构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诸多散文就像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卷,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读者。

三、秋意牵绕,故都的情感丝丝入扣

散文写作自由多样、富有变化,然而,其中的情感线索是紧密而集中的。在散文中,作家常常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句子中,因此,同学们要理解作家的情感就需要抓住那些流露内心的语句,并进行逐层分析,细致品味。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巧妙地将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贯穿于开篇、中间和结尾。从一开始他就表达了对“故都的秋味”的渴望和赞美。为了品味这份“秋味”,他甚至不惜千里从杭州赶往北京。然而,他选择描绘的并不是丰收的场景,而是荒凉景物,如稀疏的秋草和满地的落叶。这些景物微小且色调暗淡,很容易被忽视,展现出来的也并非浓烈的情感,而是寂静和悲凉。通过选择这些秋天的景物,郁达夫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融入其中,实现了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结合。例如,他描述地面上静静躺着清扫痕迹,呈现出的是客观的宁静和安逸,然而这同时唤起了作者内心的落寞之感。这种落寞潜藏在内心深处,是深层次且自己未曾察觉到的。正如朱光潜所说,通过在静默中的回味,情感才能与思想相融合,并与具体意象连接起来,从而使内心投入并得以外在表现。在寂寥的秋景面前,郁达夫感受到的是寂静和悲凉,同时也唤醒了潜意识中的落寞,而这与景物的宁静和安逸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故都的秋味”。

相比南方秋天的味道,郁达夫显然更喜欢“故都的秋味”,他甚至愿意拿自己寿命的三分之二去换取北国秋天的三分之一零头。在这样的“交易”中,郁达夫置身于故都,欣赏着秋景,内心涌动的情感既是个人内心的落寞,也是与赏景的喜悦的交织与融合。故都秋天的景物虽然衰败,却唤醒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这些景物又静谧宁和,带着一丝细腻,与喧嚣的世界和浮躁的人心形成强烈的对比。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情感热烈而浓厚,如同调味时加入一抹糖,为了增添一份甜美。在这篇散文中,郁达夫的情感通过“故都的秋味”得到了贯穿,呈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四、秋意牵绕,情感在《故都的秋》中回荡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追忆故都、受怀旧情感的推动创作出来的散文作品,深深描绘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个人角度看,《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对故乡和过去深深怀念的体现。他对北平的秋天有着深沉的情感依恋,这是他个人生活经历的直接影射。在北平度过的青春岁月,让他无法忘怀那里的秋天,每一树、每一叶、每一缕风,都带给他深深的情感冲击。这些情感和回忆构成了他独特的文化心理,进而影响他的创作,成为他笔下描绘的最美的秋天。

同时,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和恐惧。在这种背景下,《故都的秋》以其深情和怀旧的基调,给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使人们在困苦和挫折中找到了希望和动力。同时,它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追寻。

对于现今社会,这篇作品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故都的秋》可以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回归内心,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和纯真。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我们的根,不要忘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它让我们明白,只有拥有了对过去的深深眷恋,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在,拥抱未来。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郁达夫深情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深情
深情的告白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我有深情抛未得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