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3-09-13赵红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赵红波 _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其中,文化自信被列于首位,可见其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指引和导向作用。而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可以把学科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核”融会贯通。
1.教学重构——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元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抓住放爆竹、饮屠苏酒、贴桃符的文化意象,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此外,教师可借用苏轼的“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的诗句,向学生介绍饮屠苏酒时“先幼后长”的习俗。在学生充分理解《元日》的基础上,补充宋朝陆游的《除夜雪》和清代孔尚任的《甲午元旦》,让学生体会到不管历经多少朝代更迭,人们对美好的期盼是亘古不变的。在三首诗的对比中,学生不仅习得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更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习俗的魅力。
2.目标重塑——知识目标与文化目标同行
《自相矛盾》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依据教学参考中的建议和教学经验,教师可以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于: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的道理。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这节课呈现的是如下目标与内容:理解寓意,初步感受寓言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的特点;联系寓言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巧妙运用寓言表达的思想主张及主要观点;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情感。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寓言,讲解韩非子如何巧用寓言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与思想。用互文理论带领学生补充阅读韩非子其他的寓言作品,进一步体会韩非子寓言的特点与作用。最后,教师带领大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的大思想家及其代表作,让学生沉浸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这节课,由一则寓言开始,到一类寓言、一位思想家及其寓言作品,再到一个思想家辈出的时代,一路引领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素养提升——涵咏所读、课题引领、专题研训
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是涵咏研读。以经典研读为主的读书会形式,让教师在直面经典中省察身心、反思生活。在读书会中,教师要主动走进经典原文,展开深度阅读,提升对经典读物系统、完整、深入的认知。教师在与同伴的切磋交流中相向以善、相期以道,以同伴研修的学习合力带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二是课题引领。教师要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优势,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策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获得实质性推进。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的科学性。
三是专题研训。以“研训一体”为宗旨,组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和专题培训。聘请知名学者、专家为教师开展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
研读经典、传承文化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语文学科教育与语文教师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应充分发挥语文特有的学科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