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青少年科教之花 塑科学城建设英才
——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实践路径

2023-09-13乔玉波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怀柔区怀柔科学城

乔玉波 _ 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

如何重新设计、规划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赋予教育工作的新使命。怀柔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主动肩负起“教育服务先行”的重担,谋划好“科学+城”的教育文章,努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怀柔科技教育品牌。

1.打破科教瓶颈,奠定育人基础

一是配齐中小学科技副校长。自2019年以来,怀柔区教委先后聘请了43位中科院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专家、学者、工程师担任中小学校科技副校长,实现全区中小学全覆盖。科技副校长们纷纷走进校园,通过引入科技课程、举办科技讲座、开展社团指导和赛事活动指导等方式,在线上、线下为全区中小学教师、学生进行培训、讲座、指导近300场次;开设密码学、天文等科学课程20余门;带领中小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走进各类科研院所100余次,受益师生万余人次。科技副校长们还带来自己的科研团队,共同为学校的科学教育发展规划及课程体系建设出谋划策。例如,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担任怀柔五中的科技副校长,他在上课时带来了小型射电望远镜设备,给学生讲述电磁波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原理,让学生对天文观测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是中小幼与科研单位共建。中科院力学所等6家中科院科研院所与怀柔一中、怀柔二幼等1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合作共建,开展公益支教、科学展演、课外科技指导、实验室研究等40余项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提供专业科普支撑。

2.依托高端资源,丰富育人内涵

一是统筹推进“STEAM+”教育。自2020年起,怀柔区教委依托怀柔科学城、华中师范大学等软硬件资源优势,以聘请第三方的方式,在全区小学三、四年级开展“STEAM+”教育工作,实现29所小学(含分校)全覆盖。此项工作符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新课标,为北京市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已开展编程课程5000余课时,受益学生13000余人,提高了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怀柔区北房镇中心小学、怀柔二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2022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赛事中,怀柔青少年荣获国家级金奖1项、铜奖1项,一、二、三等奖61项。怀柔区教委还邀请北师大专业团队对“STEAM+”课程开展针对师资专业素养、课程实施过程及课堂效果的评估与指导,助力形成怀柔经验。

二是开展科技大讲堂活动。怀柔区教委联合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邀请院士、专家等走进校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科技讲座,面向全区中小学师生同步直播,普及科学知识。2023年5月,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之“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首场报告暨怀柔“科学城杯”中小学科技大讲堂“院士开讲了”栏目在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开启。中国科学院匡廷云院士以“植物光合作用”为主题进行科普讲座,吸引全市60000余名中小学生线上同步观看直播。中科院科学家还陆续走进怀柔五中等6所中小学开设科技大讲堂,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三是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穿越校园与科研院所的围墙,将国家一流的科研资源转化为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的优质资源,成为这几年怀柔教委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怀柔区2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中科院科创中心西三旗中科院科技成果展厅,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两弹一星”纪念馆,水槽、风洞等7类专业实验室,以及物理所、化学所等5家科研院所,在参观场馆、聆听讲座、动手实践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中,怀柔青少年触摸前沿科技,感受科学魅力。

3.搭建科教平台,提升育人质量

一是加强学校课堂科技教育。严格落实科学课程标准,1-6年级开足开齐科学课程,做好青少年早期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7-9年级充分发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的学科作用,将知识讲授与实验活动相结合;10-12年级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加强学生经验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环境友好等多方面的联系。

二是开展丰富的科技节活动。2023年5月,怀柔区第三届“科学城杯”中小学生科技节如约而至,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第五届科学传播月活动、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之“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同步启动。依托北京学生科技节,积极组织学校参与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活动、未来工程师竞赛等20余项区级赛事;结合怀柔科学城建设背景,创新打造“科学城杯”中小学生创意编程竞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本土赛事;结合科学城及科技副校长优势,搭建高端科技教育实践平台,开展“科技时光”主题教育活动、科技大讲堂、科学研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怀柔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等实践活动,培养全区青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是开展科技主题教育。怀柔区教委制定《“科技时光”主题教育助力“双减”工作实施方案》,打造“教委主导、学校主责、科技副校长主讲(做)、学生主体、家长主动、社会资源主场”的全链条科技教育体系。通过科技副校长每学年引进1项科技课程,每月开展科技讲座,安排智能编程等20余类科技板块课后服务,每学期组织1次师生走进科技场馆活动,每月布置“小手拉大手”校外科技作业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时光”活动,助力“双减”工作落实。

4.取得显著成效,筑牢育人根基

怀柔区教委创造性地开展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不断开创高水平科教融合新篇章,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等7所中小学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怀柔一中、怀柔二中等学校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4项。近2年,怀柔区中小学生荣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352项,市级一、二、三等奖820余项。怀柔区学生连续4年获得“北京市科学建议奖”,怀柔二中、九渡河学校连续2年成为该项活动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郊区学校。北房小学4名学生设计制作的“智能书桌”模型,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新时代,新征程,怀柔区教委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教育质量提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科学融入教育,让教育融入城市,奋力开创怀柔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怀柔区怀柔科学城
怀柔区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
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效能 助力怀柔展翅腾飞
北京怀柔:工会工会动员干部职工参与消费扶贫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神秘的科学城
怀柔区2015年专项奖励资金正式兑现
北京市怀柔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开工
徐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