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为魂 育人为本
——京源学校德育一体化和教师育德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2023-09-13白宏宽北京市京源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育人德育

白宏宽 _ 北京市京源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努力建设高质量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和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德育体系,就要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育德能力。

北京市京源学校是一所涵盖幼小初高的15年一贯制学校,许多学生要在这里完成从学前到高中的全过程。学校肩负着为这些学生构铸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终身发展根基的重大使命。建校20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德为魂,育人为本”的治校总方略,在一体化德育实践和教师队伍育人能力提升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1.着力构建幼小初高一体化育人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深刻思考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确立学校育人目标。什么是基础教育学校的使命?我们认为,基础教育的全部使命集中体现在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和为人自身发展与幸福服务两个方面。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把京源学校的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真善美品格,有能力担当社会责任和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素质人才”。育人目标的确立为学校的一切工作指明了方向,划定了基准线。围绕学校育人总目标,结合中小幼各学段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学校又制定了各学段的培养目标,构成了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

在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学校构建了系统化的德育内容体系。为落实德育目标,学校努力构建了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五大内容体系和课程、管理、文化环境、实践活动、家校协同五大德育途径。

不断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实效。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京源学校创造并长期坚持了“十四岁青春一封信”“现在进行时——翱翔特别论坛”“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建队、离队建团主题系列活动”“第三学期研学旅行”“模拟政协——提案,建议撰写”等数十项深受学生喜爱、对学生影响深远的高质量德育活动形式,大大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体系建设讲究“时”与“实”。“时”指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年龄特征,守时、及时、时时,不错过,也不急、不抢、不超越,追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适合感。“实”是指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尽可能避免一刀切,避免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既注重将学校德育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主题之下,又追求紧贴学生成长实际,力求喜闻乐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细雨润物,自然天成。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德育研究,不断提升德育系统化、科学化水平。例如,针对青春期学生成人感增强,希望与成人平等交流,同时逆反心理加重的问题,学校自建校起就开发了“青春一封信”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此活动从建校至今已坚持25年,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设计开发了“现在进行时课程”翱翔特别论坛,至今已坚持十余年,先后举办了110期。当前,京源学校正在开展“基于道法与思政课大单元主题的中小学一体德育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探索,力图有效促进道法与思政课程活动化,加强道法、思政课与实践生活的联系,提高道法与思政课教学效果,同时,解决德育活动零散、随机、系统性不够的问题,实现了德育活动的课程化。

京源学校幼小初高一体化的德育设计与实施,使学生长期浸润于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系列化,内容体系完整,符合成长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德育环境之中,有效促进了学生成长。不论是从京源学校初中毕业升入高中、职校的学生,还是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理想信念、文明礼仪、自信开放、责任担当、组织与表达能力、团队精神,都让他们很快成为那所学校学生中的骨干,进入校团委、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许多学生都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或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2.努力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水平和育德能力

首先,抓住师德师风建设不放松,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党组织的工作重心,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牢政治方向,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师德师风建设首位,引导广大教师增强“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听党的话,做党的人,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使命。把党组织建在年级,要求党员亮身份,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上示范课,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和“五个一”“六带头”活动,当教师遇到难题无力解决时,党组织和党员主动站起来作其坚强的后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不断扩大和增强党组织在教师中的影响力。二是不断强化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工作的核心理念与培养目标,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三是学榜样,树典型。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开展向陶行知、霍懋征、李吉林、马芯兰、张思明等不同时代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代表学习的活动,用他们的崇高师德和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熏陶感染教师,把区内的师德标兵请进学校与教师交流座谈。与此同时,大力树立教师身边的典型,开展师德好教师、学生喜爱的教师、功勋教师等评选工作,让教师学有榜样。四是在每学年开学典礼上开展教师宣誓,传达教师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爱心,展示良好师风。

其次,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育德能力。

一是健全和坚持教师培训制度。自建校起,学校坚持每年寒暑假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0天,平时每月培训不少于一次。同时,抓好德育干部、班主任等德育专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坚持校本培训的同时,抓住各种专门培训机会,选送相关教师进行专门学习培训。二是坚持开展德育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提升德育队伍的育德能力。学校的“现在进行时”课程研发、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体系建设、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等多个课题获得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三是创办教师教育故事论坛,让教师在经验与体会分享中相互学习借鉴和提升。四是举办教师读书分享会,倡导教师阅读。五是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引导教师梳理总结自己的育人实践成果,通过专题研讨会、向教育报刊和杂志推荐等途径发表成果,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活动,设立教育教学成果奖,对有成就的教师予以奖励表彰。六是努力建设学术型学校和学术型教师队伍,积极引导学校和教师以学术的态度和学术的方式方法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学校各项工作。七是强化教师以身作则意识,让教师认识到最好、最有效、最有力的教育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强调教师在公共场合、在学生面前的行为示范,要求教师在“光盘行动”、集会纪律、文明礼仪等方面为学生作表率。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