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023-09-13栏目主持李刚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素质科学

栏目主持 李刚刚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那么,在中小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呢?

陈春红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校长: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尤其要重视科学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广大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与能力,激发其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胸怀当科学家的理想。各学科教师都应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努力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他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改进课程和课堂教学。在中小学,尤其要做到“两关注三还给”。“两关注”是指关注学生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关注思维习惯,让学生会学善思;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联想与想象以及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等方法。二是关注口语表达,让学生能言善道。“三还给”是指: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焕发活力;把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凸显智慧;把质疑和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反思。

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体验科学实践。在科学等学科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探究的时间,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开设丰富多彩的科学社团,拓宽学生认知的时空视域,如开展机器人、航模、编程社团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一次次实验、在竞赛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乐趣。

利用跨学科选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多角度看待问题,遵循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发展创新思维。

注重科学态度养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其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主张,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人的观点,积极改进和完善探究活动。

总之,学校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机会去学习、实践、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素质科学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科学拔牙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