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严守育人底线
2023-09-13顾凯
顾 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师德师风建设关乎党对学校的领导,关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一个永恒的时代命题。针对情景案例中的现象,一线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思想铸魂,严守“净”的底线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规定,教师应“坚守廉洁自律”。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明晰师德底线,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学习优秀师德榜样的事迹,从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名师、最美教师等真人真事中不断汲取向上的力量,以美的力量锤炼师德涵养。同时,教师应及时了解关注教育部公布的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
因此,情景案例中的班主任应第一时间将家长所送礼物及宴请费用悉数退还,同时向家长表达真挚的感谢,肯定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与感激,明确表示“收礼”行为触犯师德底线、违反教师职业要求。
二、坚持宣传沟通,营造“净”的氛围
情景案例中,家长认识误区的成因之一是教师平时的宣传不到位。因此,教师日常要积极宣传与引导,主动发布师德师风倡议书、廉洁过节宣传单,坚定教师立场,主动表明态度;挡住第一个“吃螃蟹”的家长,肯定班级中的正面典型,营造风清气正的师德生态。
从情景案例中不难看出,家委会组织此类活动仍得到不少家长的响应,究其原因还是家长的教育焦虑,他们期望通过这样“独特”的问候方式让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多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建立常态化的家访制度,加强和班级每一位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受教师的责任心,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家校共育的前提和基础是相互信任。情景案例中觉得家委会做法不妥当的家长,采取了直接向校长写信反馈的方式。这从某种层面上也反映了家校沟通交流机制不畅通,当遇到矛盾和棘手问题时,家长不清楚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向教师反馈,对班主任不够信任。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明晰在班级中表达想法、沟通交流的渠道和路径,及时有效地解决班级发生的问题。例如:通过定期发放班级问卷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学科教师、班级建设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组织“相约星期五”谈心会,及时倾听来自家长的真实声音;设置家校沟通“心信箱”,让家长畅所欲言。
三、坚持价值引导,传递“净”的理念
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模仿性,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生动的人生教科书。教师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塑至关重要。曾经有学生问我想要什么样的节日礼物,我告诉他老师最珍视的是他一年级时送的那颗手工小星星,因为那是他第一次学会折星星,从这份简单的礼物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尊重与认可。在学生的倡议下,我们班召开主题班会——“猜猜老师最爱的礼物”,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表达爱与尊重的方式。那个教师节,我收到了许多特别的节日礼物: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积极主动的课堂、一场集体的问候、一份自制的早餐……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师德修养、畅通家校沟通路径、关注学生价值引导,才能营造风清气正、尊师重教的氛围,只有坚守立德树人的底线,才能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