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途径与方法
2023-09-13李嘉慧
李嘉慧
(甘肃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甘肃平凉 744000)
目前,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在校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体魄。为了弘扬校园文化,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教育基地,也需要迎合时代发展。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医学院校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体育课外教学的经验。对此,建议医学院校加强体育教育方面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1 医学院校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目前很多高校都将教育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专业技能教育实践上,忽略了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健康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身体素质不高现象。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课外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课外体育锻炼机会[1]。即便学生有机会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教师在其中没有进行专业、针对的指导,部分学生在运动中会因动作不规范而产生拉伤现象,体育锻炼效果不佳,部分学生也会因此产生抵触或者惧学等心理。基于这样的教学现象,部分学生明确表示想要获得教师专业的指导,让学生不至于将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
体育运动锻炼和医学治疗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部分,前者产生的积极影响显著。具体来说,体育教学是医学院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体育课程成绩能够直接决定学生能否从学校顺利毕业。因此,体育锻炼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中出现重专业、轻体育的现象,并没有在其中发掘教育优势和特征,导致体育教育实效得不到凸显。而造成这样局面的最核心原因是传统教学思想,而这种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需要深化改革[2]。
2 医学院校实现体育课外锻炼优化的具体路径分析
2.1 关注教育内容完善
体育课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已经进行了全面改革,不再是单纯的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其中重点关注学生习惯以及行为意识的养成,旨在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也促使学生在其中实现身体素质水平提高的目标。体育课程要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改变,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当前体育课程的积极作用。
2.2 设立健身锻炼俱乐部
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硬性规定,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种单项体育锻炼俱乐部。校内体育锻炼俱乐部的种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健身房、球馆等,医学院学生都能够通过参与这样的俱乐部去强化自己的体魄[3]。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质量,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做一个记录,并将这项工作列入体育教学任务中。让学生在长时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
2.3 完善课外锻炼机制
为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在实际的教育中可以结合学生特征为其构建自主的探究情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此外,学校还应制定一个完善的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机制。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身对体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4]。其次,要为学生制定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方案,比如每周要进行2~3 次的课外体育锻炼,并且保证每次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并要求学生做好每次锻炼的记录,其中包括实际的锻炼时间以及锻炼的项目等等。学生通过将每次锻炼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能够对比自己身体的变化,以便进一步总结出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制定考核方案
教学评价能够体现出教育教学的具体成效,为了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质量,需要对教学评价体系内容进行优化。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程考核的重要项目,既能够凸显体育科目的重要性,又能够促使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为保障实际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积极采用相对变化幅度的评价方式,结合实际的教育标准构建适宜教育实效的评价体系,这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具体体育锻炼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革新,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显著[5]。考核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参考数据,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5 加强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的体育科研工作执行力度
医学院校课程中对人体结构以及健康情况的研究项目非常多,而体育锻炼是使人体结构变化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学生和教师对人体健康相关知识的研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还能通过研究分析出在什么阶段进行什么样的体育锻炼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良好作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效率和积极性的措施。最后,学生还能通过自身的体育锻炼实践,对一些医学课本上关于人体运动方面的知识进行实际验证,这对于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6]。体育锻炼也讲求科学合理,而医学学生作为人体健康研究专业学生,更应该加强对体育锻炼方式的研究。再结合自身当前的身体状态,制定合理的课外体育锻炼计划,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身体,促使自己收获健康体魄。
2.6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为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校以及教师应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相应的活动,以实现强化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目标。即校园作为开展活动的主阵地,开展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意识、丰富学校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实现体育锻炼教育实效强化的目标。例如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与身体健康相关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其中积极融入,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获得相应的体育学习体验。另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宣传工作,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优势,并对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展示,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且保证不同体质的医学专业学生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
3 医学院校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理性思考
3.1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是当前落实体育强国思想的关键举措
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凸显,课外体育锻炼不仅是素质教育下的关键部分,也是落实体育强国思想的关键举措。因此在未来的活动开展中,需要关注和重视具体要求以及标准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对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凸显素质教育核心要求。体育课程在医学院校中虽然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课程之一,但是每周进行的体育课程教育有限,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锻炼机会[7]。这时就需要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来增强在体育方面的锻炼效率,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也能收获体育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强化优势。
(2)课外体育锻炼能够锤炼学生的意志。体育锻炼不仅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促进作用,还能在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练就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体育锻炼能够让人们突破人体极限,并且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能够领悟优质的思想,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课外体育锻炼能够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实际的教育会发现,借助体育锻炼活动能够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成长环境,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中能够实现学生交流、合作等能力的 提高,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提高适应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进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2 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体现了医学院校教育的实效性
结合实际的教育引导能够发现,在相应的体育活动中能够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且在校园文化以及学生实践参与中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比如如何预防人体中的各种疾病,康复保健知识的适用范围等。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医学生未来的医学实践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现存的体育教育制度、内容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因此,需要拓宽体育教育领域,引导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以外的时间做好体育锻炼,在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医学知识学习做好实践经验储备。想要让学生做好课外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设立体育相关俱乐部、优化体育评价体系等方式实现。此外,作为学校体育教师,还要积极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做好指导工作,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