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与音乐内涵

2023-09-13沈昀光

艺术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协奏曲大调贝多芬

□沈昀光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钢琴家和作曲家,《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是他人生当中最后也是影响较深的一首协奏曲,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成熟的演奏技术,充分表现了贝多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期盼。本文主要研究贝多芬《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术和音乐内涵,以期为推动新时代音乐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依据。

一、作品介绍

(一)创作者

贝多芬于1770 年出生在德国,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和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近代钢琴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大师。这一称号不仅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有关,还和他坎坷的人生经历相关。虽然贝多芬的父亲和祖父都从事音乐行业,但父亲从没有背负起生活责任,对妻儿不闻不问,而救助这一家的善良祖父在贝多芬3 岁时去世,母亲也因生活所累在贝多芬17 岁时去世。贝多芬作为家庭的长子,开始承担生活的重担。虽然童年生活给贝多芬的心灵蒙上了巨大阴影,但这只是他困苦一生的开始,随后爱情失意和失聪才是他生命当中挥之不去的痛苦。但贝多芬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听觉障碍,重新开始演奏、创作钢琴作品。与此同时,从启蒙运动开始,欧洲社会在理性、自由、科学的全新价值观念下,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理念,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政治建设、艺术创造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贝多芬顺应时代潮流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自由音乐家,而他经历的苦难也成为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最终,他用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达了对时代英雄的崇拜,对自然生命的感叹,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挚爱。

(二)作品特征

《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在1809年为鲁道夫大功创作的一首钢琴曲。由于当时维也纳正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和战争残酷让他更加向往美好生活,因此,在创作音乐作品时,贝多芬充分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和平的强烈渴望。虽然贝多芬没有摆脱耳疾障碍,无法逃离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的内心深处依旧向往着英雄主义,最终呈现出的作品蕴涵着丰富的个人情感,整合运用了庞大的曲式风格,流传至今,依旧有极深的影响价值。同时,《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将钢琴的华彩部分看作乐段的开始,由此引出后面旋律,这不仅打破了传统双呈示部写作模式,还呈现了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将作者内心深处的渴望贯穿于音乐作品,向观众一一展示了温暖热情和浪漫激昂的音乐画面。另外,钢琴和乐队的完美融合为作品表现增添了戏剧效果,最终塑造的英雄形象和传递的斗争精神,有助于让观众深刻体会当时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创作《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过程中,贝多芬摆脱了传统古典主义的影响,开辟了通往浪漫主义的道路。

二、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一)力度和音色

在演奏过程中巧妙运用力度和音色,既可以充分表现丰富的情感思想,又能让整个音乐作品充斥跌宕起伏的变化。在《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融入了复杂多变的情感因素,在演奏过程中更强调力度变化,一方面双手小指要不断交替,另一方面要运用手臂力量呈现有力音符,让观众在欣赏聆听中感受情感变化。为了更好地表演这一部分内容,演奏者要掌握情感抒发点,在日常训练中有效控制五指力度,确保可以敲击出强有力的音符。从音色角度来看,演奏者要明确哪些因素是需要重点强调的,上行左手四音组的第一个音、下行右手四音组的第一个音、最后六个音等,都需要用不同力度呈现情感变化,此时融入乐队演奏,要保障最后一个音和乐队同时演奏出来。

(二)八度和音节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在表达不同情感变化时,要选择不同的演奏技巧。以贝多芬的《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为例,演奏者在演奏时要熟练运用八度和半音节的演奏技巧,要保持手臂稳定,使手指在手臂的引导下弹奏出有丰富情感色彩的和弦。例如,第三乐章的情感色彩更活跃和激昂,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演奏者要先让手指带有力量进行缓慢训练,这样在提速之后能保障八度弹奏更紧凑和流畅;第三乐章的半音阶弹奏更注重平稳,因此,演奏者要在左右手交替的过程中,用手指指尖轻快弹奏,最终饱满均匀地呈现音乐作品。

(三)应用踏板

为了呈现更丰富的情感,贝多芬在创作时还融入了踏板元素,在表现出强烈对比的基础上,将想要表达的音乐效果发挥到极致。例如,在第一乐章中,演奏者要先明确踏板的应用要求,而后根据目前钢琴风格轻踩踏板,结束后立刻松开,这样呈现出来的声音清澈干净;在第二乐章中,创作者并没有明确要求踏板的使用方式,因此,演奏者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既可以表现自己的表演想法,又能让现场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四)装饰音

装饰音在演奏过程中能进一步修饰主旋律,呈现更优美的音乐作品。以贝多芬的《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为例,装饰音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指颤音,另一种是指回音,两者同时出现在《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中。在表演过程中,贝多芬会利用双手同时齐奏同一旋律和颤音,以呈现欢快的情感变化。在训练过程中,演奏者要确保颤音之间流畅平稳,自然衔接,保障手指灵活交替,呈现更干净清脆的颤音;在学习回音时,要注重保障音色的连贯性和独立性,直观突出作品旋律,用手指指尖温柔、轻快地触碰钢琴键,表现出活跃欢快的情感色彩。

三、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内涵分析

(一)波恩时期

这一阶段是指贝多芬的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每个时期贝多芬都有不同经历,这些经历是贝多芬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首先,作为当时波恩选帝候宫廷合唱团的乐长,贝多芬的祖父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男低音歌手,还是颇具造诣的音乐家,虽然陪伴贝多芬的时间很短,但对贝多芬走入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贝多芬的父亲虽然是一名条件非常好的男高音演员,但在教导贝多芬管风琴和钢琴时过于自负,加上方法严苛,导致贝多芬在这段启蒙教育中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也为他创作演奏钢琴作品奠定了基础。最后,贝多芬的母亲在他的童年记忆里给予了大量关爱和支持,与父亲的严苛教育形成对比,虽然没有对贝多芬的艺术生涯产生较大作用,但给予了他最温暖的关爱。在少年时期,贝多芬遇到了自己走上音乐道路的第一位引路人,也就是克里斯蒂安·哥特罗博·内夫。他是第一个认定贝多芬拥有过人音乐才能的人,在了解贝多芬的缺陷后,运用正确法则进行引导教学,让贝多芬在作曲技法训练中,真正体会了音乐作品的深层内涵,为今后的音乐作品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维也纳初期

到达维也纳后,贝多芬开始学习与作曲有关的基础知识,尝试创作大型钢琴或交响曲的音乐作品,利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诠释音乐内涵。这一阶段的贝多芬没有清晰把握自己的音乐思想,所以大部分作品以模仿为主,作品结构遵循海顿和莫扎特时期的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悲怆奏鸣曲》,其标志着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从创作走向了创造,为接下来的《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奠定了基础。

(三)英雄年代

在经过漫长的学习训练后,贝多芬开始了自己人生最辉煌的10 年。在这一阶段,贝多芬逐渐从一名年轻的音乐家成为维也纳的宠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推崇。虽然此时贝多芬深受耳疾干扰,但这并未阻止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不论《月光奏鸣曲》还是《英雄交响曲》,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大都是以英雄为主题,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思想让他在音乐创作中开始积极寻找自己向往的英雄形象。在拿破仑称帝之后,这种向往彻底破碎,但贝多芬并没有放弃,而是将其融入《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这首音乐作品在1808 年开始创作,第二年完成。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贝多芬的耳疾障碍已经非常严重,无法像之前一样在音乐会上演奏,因此,此次公开演奏的钢琴部分由贝多芬的学生担任,在此之后众多钢琴家也无数次演绎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四)晚年

在1810 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贝多芬突然进入创作低潮期,一方面是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他彻底进入无声世界。在这一阶段,贝多芬的音乐思想从英雄主题转变为人性探索,属于贝多芬钢琴演奏曲中最难理解和演奏的内容,虽然很少被弹唱,但其艺术性不容忽视。

四、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要点

(一)快速音阶

这首音乐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快速音阶,在初期学习训练时很难快速掌握和熟练应用,是实践教育学习的重难点。如果在学习训练期间过于追求弹奏速度,那么演奏者很可能出现弹奏失误,导致心态受到影响。同时,演奏者的手指过于僵硬,手指力度不一致时,也很容易出现赶拍子、碰错音等问题。为了有效预防这些问题,演奏者一方面要学会科学调节自己的情绪变化,另一方面要减少对弹奏速度的追求,注重在缓慢精准训练中熟练掌握快速音阶。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必须让自己的五指灵活配合,但由于部分人的先天手指力量不同,所以要针对手指加强训练。例如,有些人的大拇指灵活度不高,在弹奏过程中过于依赖手腕和手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从大拇指的两个关节入手加强训练,保障大拇指的落指和抬指迅速果断;有些人的小拇指没有力量,每次弹奏出的音符沉闷无趣,因此要增强小拇指灵活性和力量的训练,确保其符合演奏标准,而后与其他手指相互配合,演绎音乐作品。除此之外,要保障演奏手腕稳定,手腕可以跟随手指弹奏调节位置,辅助手指表现音乐作品,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反复高抬手指缓慢敲击琴键,保障手指指尖获取充足力量并快速发力,以向观众呈现强有力的声音。

(二)线条旋律

在演奏钢琴作品时,演奏者无法长时间保持和延续一个音符,需要运用一些演奏技巧来解决问题,以呈现有线条感的旋律。演奏者在利用手指敲击琴键时,要保障手指、手腕、手臂之间相互配合,但为了更好地呈现线条性旋律,要降低钢琴弹奏速度,这样能得到更舒缓的旋律。在演奏《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时,为了让所有音符听起来连贯、持续,演奏者要灵活控制手指变化,借用手臂和手腕的力量表现自身的情感思想。同时,在尾音结束抬手换气时,演奏者的身体要跟随音乐起伏变化,让整体音乐作品看起来更流畅自然。

(三)装饰音阶

《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中包含大量装饰音,在训练时要避免两根手指快速交替,学会运用手腕、手臂、手掌等力量。要将精准度和稳定性看作根本要求,降低对弹奏速度的追求,积极寻找手指、手腕、手臂之间的协调点,进一步提高演奏者的精确度。例如,利用三连音训练法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要将每三个音看作一组,每组的第一个音利用“提起手、落下去”的方式弹奏,确保每个部分的节奏速度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本文在了解贝多芬《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内涵后,从新时代下音乐作品演奏要求入手,深入探讨贝多芬的钢琴音乐思想变化,为今后的教学演奏提供参考。在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有关贝多芬演奏技巧和音乐内涵的研究参考文献较少,各学者可以继续深层探讨贝多芬《降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和精神世界,力求让更多专业学者认识、理解贝多芬的伟大音乐精神,并将其融入新时代的音乐表演和创作。

猜你喜欢

协奏曲大调贝多芬
亦远亦近贝多芬
G大调随想曲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