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风险管控探究
2023-09-13龚军川
龚军川
(郑州辰合实业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企业风险管控对保障经济效益、规避风险隐患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多,随着这些问题的演化和升级,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强化风险管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企业应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分析相关风险隐患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解决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发展安全。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风险的成因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整个市场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充满机遇的发展环境中,我国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类风险隐患层出不穷。下面对企业风险的成因进行阐述。
(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一系列发展隐患,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大量企业只关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多采用短期经济增长模式,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因此风险隐患必然影响企业的发展。虽然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新阶段,国家对各个行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国家经济由以往的粗放式快速发展模式转变为高效型稳定发展模式,但是许多企业并未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其采用的发展理念与当前的市场经济理念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企业风险隐患增加。如果企业无法发现自身发展中的潜在风险,相关风险隐患一旦发展和升级,企业就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二)我国经济模式的变化
经济模式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家实施的发展政策对企业既有抑制作用也有促进作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的企业面临的风险隐患较少,而与国家发展政策背离的企业面临的风险隐患较多,一旦企业没有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没有按照政府需求进行转型发展,就会陷入经营困境,进而影响企业的风险控制情况。例如,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鼓励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政策,这对传统能源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特别是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变发展思想,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经济模式会根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变化,同时也受到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从经济模式变化的整体情况来看,留给企业做准备的时间较为充裕,企业要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风险控制。
(三)企业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企业面对的风险较为突出,想要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必须积极引进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分析和研究风险隐患特点,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其风险控制人员多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这些人员的相关工作能力不足,未接受过系统化的风险控制培训,在分析和研究风险隐患时无法直达问题的本质进行综合评价。部分风险控制人员缺乏敏感性,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缺乏预警能力,风险隐患演化和升级后,也无法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加强对风险控制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四)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
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和发展,要具备科学合理地把握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因素是具备风险管控意识的员工。为了提高企业上至领导层、下至一线员工的风险管控能力,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明确风险管控目标责任,制定考核制度。但目前有些企业没有制定风险管控制度,没有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控原则,明确每个岗位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目标。有些企业虽然明确了各个岗位的风险控制责任、措施和目标,但是没有进行全程评审,也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态和各部门、岗位职责的调整,更新和完善风险管控制度,导致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考核制度和体系。
(五)缺乏对风险管控工作的监督管理
风险管控监督管理的意义在于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管理人员是风险管控工作的关键一环,如果管理人员出现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的问题,风险管控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就必然受到影响。很多企业在建设监督管理体系时缺乏对监督管理的系统性认识,简单地认为监督管理工作由专门的监管部门负责,忽视了企业其他成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如果将监督管理权全部交给监督管理部门,那么监督管理工作风险隐患将不断增加,部门内部利益勾结问题将层出不穷。而引入其他力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这种方法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企业在风险管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制度缺陷、人才短缺、机制缺失以及风险控制方法落后等,这些问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从而实现长远发展。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的风险管控具体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
在风险控制方面,企业领导层应树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加大识别与发现潜在风险的力度,有效控制风险隐患。
第一,强化风险控制宣传工作,鼓励全员参与风险控制工作,如利用企业的宣传栏和电子宣传屏幕等展示生产经营风险,使员工能够正确认识相关的风险,提升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第二,定期开展风险预防会议,指出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组织风险控制管理人员交流经验,树立风险控制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第三,利用微信、短视频等宣传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为风险控制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
强化风险控制意识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抵抗能力,企业应持续开展风险控制宣传工作,引导企业所有成员参与到风险控制工作中,在全员的努力下不断增强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实现企业稳定发展。
(二)提高企业对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
许多企业对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投入的资源达不到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提高对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第一,强化潜在风险研究工作,分析潜在风险形成、演化和升级的机理以及潜在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并定期组织风险控制人员学习风险控制理论,强化其风险控制意识,更好地推进风险控制工作。第二,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综合分析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掌握市场发展风向标,提前调整发展目标,并设计科学的风险预防方法,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第三,加强风险识别和分析工作,建立专门负责分析市场风险的部门,分析、研究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借助风险预测模式预测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并采取应对方法。
企业应该不断提升风险管控人员对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应该持续推进风险控制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风控意识,推进风险控制工作长效发展。
(三)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控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针对内控体系缺失这一问题,企业应该不断优化与改进内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地提升内控工作质量。
第一,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对于企业内部运营中的问题,企业应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对风险进行分类,将风险识别和管理方法纳入内控制度,内控管理人员按照内控制度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第二,优化内控管理方法。如何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当前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信息化内控系统,追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不给风险隐患留下任何演化和升级的机会。
内控机制能够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员工违规问题,切实有效地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员工违纪违法问题。所以,企业应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不断优化和改进内控措施,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打造系统化的内控管理机制,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1]。
(四)在企业内部有效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企业风险控制监督管理工作也很重要,其是推进风险管控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传统发展环境下,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降低风险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持续分析和研究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不断补充监督管理内容,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的支撑下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二是采取精细化的监督管理方法,如明确各项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并对监督管理人员提出具体的要求,实现监督管理体系化发展。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要切实认识到监督管理工作在风险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建设监督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
此外,企业还需要培养更多专业的监督管理人才,通过不断提升监督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推进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2]。
(五)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规避体系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因素中非常突出的部分,如果遭遇严重的财务危机,企业就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优化与创新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是提升企业财务风险抵御能力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制度的支持下稳定有序地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其次,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引入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对财务管理人员解决财务管理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应投入更多精力研究财务管理方法。最后,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养工作。企业面临缺乏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问题,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如通过提高薪资待遇的方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企业。
财务风险规避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企业还应建立财务监管体系,通过管理和监管的互相制约,实现对财务工作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财务风险[3]。
(六)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设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针对企业监督管理薄弱这一问题,企业应该不断探究多种监管模式,结合这些监管模式的核心要素完善监管制度,从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例如,引入精细化风险控制制度,明确风险管控要点,并加强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4]。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为企业风险控制工作的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应结合监督管理制度的整体要求不断完善管理内容,加入更多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符的管理内容,推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优化与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也要发挥全体员工的力量,鼓励员工参与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员工监督和管理渠道,让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5]。
此外,企业还可以参考其他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目标优化监督管理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推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三、结语
风险管控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强企业潜在风险研究,分析风险隐患产生机理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助于企业解决相关问题,实现长效稳定发展。未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也愈发复杂,企业只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隐患。因此,企业应未雨绸缪,不断更新风险管控理念,优化风险控制措施及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风险防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