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的提升路径

2023-09-13

活力 2023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高质量群体

邓 珂 杜 薇

(无锡太湖学院,无锡 214064)

引 言

一直以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国家与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个公共性话题,它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在新时期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在匹配各个学校的实际需求与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对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的有效合理规划,这既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充分契合,更为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库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群体就业现状的基本概述

新时期大学生在就业问题层面存在多项种类划分,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慢就业”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当然,“慢就业”的出现与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工作愿景和现实职场情况不相符合有一定的关系,而以“慢就业”为代表的此类择业观也深深阻碍了新时期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的步伐。现如今,这种现象的出现包含多种原因,通过大数据平台,我们得知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选择趋向理性,以及各地区的就业服务水平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的发展进程与速度。

除此以外,通过网络数据平台,我们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无论从国家还是高校角度,对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工作都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例如,一部分高校从大一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类课程贯彻一个学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与此同时,很多院系、学生会在大二阶段会组织和筹办职业生涯规划类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职场工作的氛围。进入大三、大四阶段,职业指导课的上课频率与力度不断加强,各种校园招聘会也如雨后春笋般来袭,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下讲座、线上宣讲等渠道了解第一手的招聘信息。虽然各高校与大学生在对于就业信息的掌握与自身实践水平的提升都得到了一定的检验,但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依然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理想目标。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传统意义层面的就业指导在服务水平面、个性化定制、实施效果与质量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各高校及大学生群体必须充分了解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转化传统就业思路灌输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与铺设数字化平台,对当下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需求具有清醒的认知,这也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以大数据为切入口,对就业指导工作课程与思维的有机嵌入有利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水平。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离

虽然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受到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标志着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大众化普及态势。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大学生群体数量骤然上升,以及相对应的目前全球经济缺乏增长动力和经济下行情况的出现,势必会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角度,阻碍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可得知,现如今大部分高校对职业指导课的开设与学习尤为重视,但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并没有契合市场的需求导向,仍是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各类市场主体对于用工需求的考量指标与目的,课程内容也较为枯燥乏味,基本只是涵盖简历的制作与面试技巧的应用,在对大学生群体职业素养的塑造层面存在一定的缺失。

(二)学生能力与实践要求的落差

就业指导课程中实践部分的薄弱,也造成了学生能力与实践要求出现一定的落差。众所周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尤其在大数据时代,社会信息化的日新月异为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在促进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的过程中采取市场化手段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普遍共识。但现如今,大学生群体在高校学习的文化知识还是偏向理论性,实践性课程明显存在科目数量和课时数量较少的情况,学科的应用性价值和市场化导向还需进一步增强,长此以往致使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就业时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源市场的渠道,没有通过大数据分析匹配自身与就业岗位的适合度,而这种“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抑制了大学生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进程。除此以外,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存在教学大纲陈旧、数据统计已经过时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就业实践要求产生一定的落差。

(三)海量资源与信息整合的缺位

众所周知,现如今大学生群体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进程中遇到了众多阻碍,既有社会和高校在就业指导模式层面存在单一化原因,更有海量资源与信息整合存在错位的原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指导方面的课程呈现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发展,无论是高校官网,还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招聘会与讲座,都体现出海量信息化特征,但总体来说,在实现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层面,各个高校所采取的手段方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于大数据分析功能的运用也存在短板,长此以往无法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角度推进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工作的进展。大数据时代就是以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为重要目标,它具有数据量庞大、种类繁多、价值含量高、时间效率与实际效果优良等重要特征,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让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获取与自身相关的求职信息也是一道难题。在各种就业招聘信息已实现共享化的今天,对海量资源进行智能化匹配与个性化定制,成为大学生群体高度关注的问题。

(四)群体指导与不同个体的差异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指导层面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长此以往,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忽视群体指导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众所周知,大部分高校依然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实践环节能力的提升与考察较为欠缺,未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在离开学校这所“象牙塔”时,还能凭借自身过硬的本领与才干找到心仪的工作;反之,另一部分大学生因自身的各种原因,其生理与心理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压力,未能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总之,在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媒体化日新月异的当下,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与独特个性已得到极大释放,价值观趋向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角度逐渐现实。因此,社会与高校对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的个性化精准服务与指导层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无论是职场规划、“一对一”VIP 精确指导,还是“点对点”个性化精准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进行质变与提升。

三、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的提升路径

(一)遵循行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伴随着行业内部的竞争加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校与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模式也需要加强进一步转变。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下,只有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才能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今,“00 后”已经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占据重要地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作为时代的鲜明群体,在思想观念领域拥有一些崭新的特征。因此,社会与高校在尊重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在优化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大学生的个性与才能进行充分的释放,做好行业统筹和岗位匹配的工作。除此以外,在人才培养的思路层面,各个高校必须坚持把关定向、统筹指导的作用,从大一至大四阶段,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开展关于简历诊断、职场模拟、商业挑战赛等活动,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无论是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还是课程内容层面的改革,都必须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互动性。用人单位与高校应该紧密加强业务往来和合作交流,企业在对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精准化推送的基础上,高校必须及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手段与信息化常态方法,对大学生与招聘岗位进行精准匹配。高校在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要求企业在宣讲会或者实操课程的展示环节,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该企业的相关管理知识、职位要求、业务实操等重要内容,为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未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智能化、数字化的双选会,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就业活动的参与意识。高校还应履行好统筹指导的责任,充分打造线上高质量就业应用平台,发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将高质量就业打造得更为智能化与系统化。与此同时,高校与企业在合作机制层面也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尽可能发挥企业就业资源整合与大数据智能算法应用的作用,为大学生群体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供技术平台优势。

(三)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一方面,高校应该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学生信息、就业系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平台,学生通过登录这一平台,了解当前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就业的发展形势或者国家提出的一些新政策等。另一方面,学生借助数据平台能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一些就业信息,如与个人能力、兴趣、价值观相符的就业信息。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数据平台能更快、更便捷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市场就业形势有所把握,解决之前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出现的安全问题和难以筛选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建立正确的就业职业规划。另外,该平台的搭建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他方面的素养等也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实现双赢。

(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精准就业指导

就业是高校大学生迈入社会开启新的人生征程的第一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完成学业进入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学校层面看,就业指导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加剧高质量就业受阻现象的蔓延。受公共卫生事件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压力增大,招工难现象更加突显,这无形中让企业招聘活动提前。为了更好应对企业招聘活动的提前,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应提前做好针对毕业生求职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大学生群体数量的不断增长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他们在职业定向、职业规划、计划执行、求职信息搜集等方面都显著落后于“常规就业”群体,通过这些迹象可以将他们尽早甄别出来。通过提前的求职指导与服务,尽早发现和筛查出大学生群体中慢就业、就业难的人数,针对性开展帮扶指导。可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期末或大四上学期初开展简历嘉年华、职业形象嘉年华、求职面试大赛等系列职业辅导活动,邀请优秀毕业校友、业界资深人事进校园等,为同学营造良好求职就业氛围和求职经验技巧分享,提升毕业生求职就业意识。

此外,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就业难和“慢就业”的双重困难下,开展就业工作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弘扬奋斗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在师生中寻找奋斗典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构想未来职业前景,投身奋斗实践。实施侧重点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投身基层建设。辅导员还要加强法律常识的渗透,通过案例分析、常识分享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大学生的法律契约意识,正确认识就业协议书、劳务合同等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双重约束,减少盲目签约。提早摸清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求职意愿,建立“一生一账”工作台账,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指导。

结 语

为促进我国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发展,要加强就业形势分析,引导“慢就业”毕业生和学生家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尽快走向适合自己的岗位。用人单位处于就业市场的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和市场发展新动态。因此,应定期邀请企业进校开展不同行业的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和就业情况。通过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预期,转变就业观念,及早就业。此外,还可以通过搭建创业平台缓冲带,让大学生群体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激发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有效缓解励志就业学生的焦虑情绪与焦急心态,尽快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高质量群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