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学诊断价值研究
2023-09-12程少先谭诗云周红
程少先 谭诗云 周红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临床病理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京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ILC患者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型、分子分型。结果 80例ILC患者中40~59歲患者发病率最高,达到67.50%;原发肿瘤双侧均可发生;较之绝经者,未绝经者ILC发病率更高,为58.75%;多数患者在查体时均能触及肿物,且肿物大小以2~5 cm最为多见;约占85.00%的患者无脉管浸润;腋淋巴结转移数多为0~3个;TNM分期以Ⅱ期居多(60.00%);多数患者进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少数患者进行放疗。80例ILC患者中经典型45例(56.25%),非经典型35例(43.75%),其中实性型8例(10.00%)、小管状1例(1.25%)、多形性20例(25.00%)、腺泡状1例(1.25%)、混合型5例(6.25%)。80例ILC患者分子分型分布情况为:三阴型10例(12.50%)、HER-2过表达型6例(7.50%)、luminalB型22例(27.50%)、luminalA型42例(52.50%),luminalA型ILC患者占比超过50%。结论 ILC可发生于两侧乳腺,且好发于绝经前,多数患者查体时可触及肿块,临床病理特征独特。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临床病理学; 组织学分型; 分子分型;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9-008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9.027
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与遗传、绝经延迟、月经初潮早、绝经后体重超标、生育晚等因素有关[1],初始症状是乳房存在肿块,随着病情进展,也可伴有乳头排液、乳房皮肤凹陷等,严重影响女性健康。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是浸润性乳腺癌的常见类型,发生率仅低于浸润性导管癌(IDC)[2]。Stewart、Foote首次于1946年提出经典的ILC[3],认为其病理特征与IDC有所区别,如表现为形态一致、肿瘤细胞较小、细胞侵犯间质为线样结构,按照此标准,病例较少。当前,国内外对IDC均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缺乏对ILC的相关研究,且有关ILC的大样本研究更少。现有临床资料指出,ILC存在一般乳腺癌的特征[4],也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本文以80例ILC患者为例,对临床病理学的诊断价值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京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ILC患者病理资料,包括绝经状态、腋淋巴结状态、治疗方式、年龄、肿瘤大小等。纳入标准:(1)行改良根治术、根治术治疗;(2)已育、已婚女性患者;(3)术前未行放化疗治疗。排除标准:(1)临床病理资料缺失者;(2)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3)曾行新辅助化疗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者。
1.2 方法
1.2.1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对组织进行常规脱水、浸蜡、切片等处理,经HE染色后脱水,且用二甲苯浸泡,再采用中性树胶封片。
1.2.2 免疫组化染色 按照EnVision免疫组化试剂盒及相关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分析80例I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型、分子分型[5]。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特征 80例I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为,(1)发病年龄:30~39者11例(13.75%)、40~49者35例(43.75%)、50~59者19例(23.75%)、60~69者13例(16.25%)、70~79者2例(2.50%)。(2)原发肿瘤位置:右侧41例(51.25%)、左侧38例(47.50%)、双侧1例(1.25%)。(3)月经状况:绝经33例(41.25%)、未绝经47例(58.75%)。(4)查体:未触及肿物9例(11.25%)、触及肿物71例(88.75%)。(5)肿物大小:侵入皮肤(T4)3例(3.75%)、>5 cm(T3)11例(13.75%)、2~5 cm(T2)39例(48.75%)、<2 cm(T1)27例(33.75%)。(6)脉管浸润:是12例(15.00%)、否68例(85.00%)。(7)腋淋巴结转移数:≥10个(N3)13例(16.25%)、4~9个(N2)13例(16.25%)、1~3个(N1)25例(31.25%)、0个(N0)29例(36.25%)。(8)TNM分期:Ⅲ~Ⅳ期24例(30.00%)、Ⅱ期48例(60.00%)、Ⅰ期8例(10.00%)。(9)化疗:是64例(80.00%)、否16例(20.00%)。(10)内分泌治疗:是66例(82.50%)、否14例(17.50%)。(11)放疗:是24例(30.00%)、否56例(70.00%)。
2.2 组织学分型 80例ILC患者以经典型(其特征包括:细胞缺乏黏附性,圆形,小而一致,呈单行线状生长且为靶环样排列等)居多,共45例;非经典型(如实性型表现为形态多样,分布松散等;小管状表现为小管状结构;多形性表现为明显异型及核多形性;腺泡状表现为巢状、腺泡状聚集等)仅35例,且以多形性居多,共20例,见表1。
2.3 分子分型 80例ILC患者在分子分型方面,以luminalA型居多,共42例,其次是luminalB型,而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较少,见表2。
3 讨论
3.1 关于乳腺癌 乳腺癌是常见肿瘤,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但是可能与下述危险因素有关。(1)体质量指数(BMI):肥胖是绝经后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肥胖情况下,机体白色脂肪细胞容易增生、肥大,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升高、血糖提升等,加之肥胖者脂肪组织容易出现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而上述因子会加速血管生成、癌症生长,且会削弱免疫反应。(2)月经规律:乳腺组织周期性激素刺激对乳腺癌发生至关重要,主要是月经周期时雌孕激素波动对于基质免疫细胞功能、乳腺上皮细胞有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提升乳腺癌患病风险。(3)流产:孕期黄体酮、雌激素增加会加速乳腺生长,若是因流产而终止妊娠,则孕酮与雌激素会骤降,容易影响乳腺细胞生长,使得腺泡萎缩,此时未完全分化乳腺上皮细胞更易遭受致癌物质刺激,从而提升癌变风险。(4)其他:如活产次数、乳腺良性疾病、月经初潮年龄等。
3.2 关于ILC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增大、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污染等,乳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且相关报道指出[6],在乳腺癌組织学分型中,IDC发病率最高,而ILC仅次于IDC,且有不断攀升趋势。ILC的临床症状基本类似于IDC,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部分患者因乳头溢液就诊,不过无典型体征,即触诊无特异性,较大肿瘤表现为乳腺组织硬化、增厚。由于ILC生长时不易破坏正常组织解剖结构,所以多不会造成继发的纤维化改变,使得早期影像学诊断难度较大。而在发病率、组织学来源方面,ILC通常发生在异型小叶基础上,可从小叶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逐渐发展至浸润性癌[7]。当前,临床普遍认为ILC源自终末导管小叶单位,所以会累及导管、小叶外,不过也有学者认为ILC源自上皮基底部多潜能细胞。Stewart、Foote首次于1946年提出经典的ILC,认为其病理特征为形态一致、肿瘤细胞较小、细胞侵犯间质为线样结构,但是按照此标准病例较少,仅占乳腺癌的3%~5%。而近年来的研究指出[8],ILC已占乳腺癌的5%~10%。另外,在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中指出,除却经典型,变异型还包括腺泡型、小管型、实质型等。现阶段,临床认为ILC生物学行为独特,不过关于ILC的大型研究较少,且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仍有争议。因此,本文旨在分析ILC的临床病理学诊断价值。
3.3 关于本次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表明,ILC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具体为:(1)80例ILC患者中,经典型45例(56.25%),非经典型35例(43.75%),而非经典型包括实性型8例(10.00%)、小管状1例(1.25%)、多形性20例(25.00%)、腺泡状1例(1.25%)、混合型5例(6.25%)。①经典型:表现为细胞缺乏黏附性,圆形,小而一致,呈单行线状生长且为靶环样排列,细胞质少,或是细胞质有嗜酸性,细胞质内有粉红色空腔,核分裂象少。②实性型:细胞均匀一致,形态多样,呈弥散片状排列,分布松散,多见核分裂象。③小管状:单层上皮表现为小管状结构,而小细胞表现为单行线状排列。④多形性:胞浆嗜酸性,有明显异型及核多形性,呈细颗粒状。⑤腺泡状:聚集为巢状、腺泡状,薄层纤维间质将每个小巢分开。⑥混合型:即经典型混合1个或多个变异型。(2)病理特征:相关报道指出[9],ILC患者肿瘤较大,发病年龄较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59岁患者发病率最高,达到67.50%;原发肿瘤双侧均可发生;较之绝经者,未绝经者ILC发病率更高,为58.75%;多数患者在查体时均能触及肿物,且肿物大小以2~5 cm最为多见;约占85.00%的患者无脉管浸润;腋淋巴结转移数主要为0~3个;TNM分期以Ⅱ期居多(60.00%);多数患者进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少数患者进行放疗。(3)分子分型:近年来,微阵列基因表达研究指出[10],乳腺癌属于异质性疾病,具备独特分子特征,且分层聚类研究明确了luminalB型、基底样型、luminalA型、正常乳腺型、HER-2过表达型5种固有分型,其对了解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不过这些研究更多地着眼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即便包括ILC,也罕有ILC分子分型分类的相关研究。Guedj等对537例原发性乳腺肿瘤的基因表达展开分析,且基于3大基因簇的表达组合,以及采用半监督聚类法,确定管腔C型、luminalB型、luminalA型、基底样型、正常乳腺型、分子大汗腺型6类分子分型。而近期研究指出[11],较之相匹配的原发肿瘤,若是ILC有显著突变,则其主要会影响局部复发,并非远处转移。上述报道说明,对ILC患者,尤其是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实施新靶向疗法具有潜在益处。本次研究按照免疫表型分析标本分子分型,研究结果显示,80例ILC患者中三阴型10例(12.50%)、HER-2过表达型6例(7.50%)、luminalB型22例(27.50%)、luminalA型42例(52.50%),luminalA型ILC患者占比超过50%。
3.4 关于ILC的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ILC时需要注意与下列疾病相区分:(1)腺病。①微腺型腺病:临床中有时会将小管型ILC诊断为微腺型腺病。二者鉴别要点为:一是微腺型腺病的小管表现为开放性,而小管型ILC的小管往往是发育不佳的腺管,且其腺腔通常为闭塞状;二是微腺型腺病的小管内多存在胶样分泌物,而小管型ILC的小管内往往无分泌物。②硬化性腺病:该病往往存在线状、索条状假浸润图像,或是呈洋葱皮样结构排列,有时会累及血管壁及周围神经,当采用低倍镜时,极易与ILC混淆,并且若是硬化性腺病合并小叶原位癌,则其形态基本类似于腺泡型ILC,鉴别时可以观察腺泡样结构特征。(2)IDC:通常情况下典型病例容易鉴别,不过由于二者在浸润方式、细胞形态上均有高度相似性,所以须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区分。(3)淋巴结转移:增生的窦组织细胞、淋巴结转移性ILC也容易混淆,尤其是难以与嗜黏液性组织细胞、印戒样窦组织细胞增生症(RDD)相区分。当鉴别印戒样组织细胞与ILC时,一是印戒样组织细胞不含黏液,而ILC黏液阳性;二是印戒样组织细胞标志物阳性,而ILC上皮性标志物阳性。另外,当鉴别嗜黏液性组织细胞与ILC时,需要依赖免疫组化。(4)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若是实性弥散性ILC,其细胞缺乏黏附性,但是细胞一致,通常存在小的核裂,不过也可无典型ILC的浸润形式,极易与粒细胞肉瘤、浆细胞瘤以及乳腺淋巴瘤等混淆。另外,白血病细胞呈现腺泡上皮内浸润,有时也与ILC极为相似,而乳腺淋巴造血肿瘤十分少见,所以诊断时容易混淆。(5)乳腺转移性肿瘤:多数恶性肿瘤在转移至乳腺后,容易有类似ILC的组织学形态,加之ILC一般为多灶性,因此,在未明确原发灶前,难以鉴别乳腺转移性肿瘤与ILC,需要检验人员提高警惕。
3.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亦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可能存在选择偏倚状况;按照免疫组化结果确定分子分型,较之基因芯片法,需要更多确定分型的依据;样本量较小,亦会影响结果。
综上所述,病理学诊断对于ILC有重要意义,仍需深化此方面的研究,以便进一步明确ILC的临床病理特点。
参考文献
[1] 姚丽华,胡蓉菲,程成,等.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病理检查对早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0,37(2):177-180.
[2] 陈舒婕,籍敏,何奇.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3):415-421.
[3] 朱晓萍,陈小松,杨兴霞,等.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J].浙江医学,2019,41(15):1614-1616,1621.
[4] 李丽,张秀珊.乳腺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J].安徽医药,2019,23(8):1637-1641,封3.
[5] 周情.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7):121-123.
[6] 李迎宾,李惠翔.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6):785-787.
[7] 阳琼芝,王明伟,张杨鸽龄,等.E-cadherin阴性乳腺小管小叶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5):589-591.
[8] 刘倩,向泓雨,叶京明,等.乳腺浸润性小叶癌68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2):119-123.
[9] 刘孝洁,董帅举.乳腺钼靶对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筛查价值[J].实用医药杂志,2020,37(8):707-709.
[10] 郝若妤.乳腺钼靶X线檢查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6):104-106.
[11] 黎辉,韩明其,陈明光.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J].中外医疗,2020,39(2):29-31.
(收稿日期: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