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点下探寻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2023-09-12叶莹
叶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重要的几何量,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证明这一定理的时候,中学教科书[1]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过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作与对边平行的辅助线,再利用内错角相等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而内错角相等需要利用欧几里得几何的两条公理:同位角相等和对顶角相等.由此可见,为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需要两条公理.中学课本证明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以后,再利用内角和外角互补的关系,得到外角和为360度.
在讲完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以后,中学教材便开始讲凸多边形的内角和,课本中的讲法通常是这样的:从凸多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作(n-3)条对角线,从而把多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多边形的内角和正好是这(n-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因而是(n-2)×180°.相应地,因为每个顶点对应的外角和内角互补,所有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是n×180°,从而外角和是2×180°=360°,详情可参考[1].一般的教材也就到此为止,即得到凸n边性内角和公式为(n-2)×180°,外角和为360°.以上的证明过程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笔者认为,许多很自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1.如果是非凸多边形,它的内角和应该是多少,外角和应该是多少? 2.为什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有关,而外角和与边数无关?3.证明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公式,有没有更加直观和更加简单的方法?笔者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长期思考,结合现代微分几何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比多边形的内角和更重要的几何量.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内角和,则不但讲解过程更加直观,而且不需要任何公理,此外,该讲解方法还适用于非凸多边形,最后,该讲解方法还可以很容易推广到现代微分几何学中的Gauss-Bonnet公式.下面笔者来详细叙述这种直观的讲解方法.
我们来观察一下三角形的制作过程.中学教科书中说,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就构成一个三角形,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把一条线段折三次就能得到一个三角形,仔细观察折叠的过程,就能得到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度的结论.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折叠步骤:图2
首先,取一条线段(如图1).
第一步:将AB段不动,BE段绕B点逆时针旋转α角度(如图2).
第二步:将AB段、BC段不动,CE段绕C点逆时针旋转β角度,使得D、A、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3).
第三步:将AB段、BC段、CD段都不动,DE段绕D点逆时针方向旋转γ角度,使得DE与AB共线(如图4).
通过上述三步,一个三角形就形成了.巧合的是α、β、γ刚好是ΔABC的外角,那么它们的和是多少度呢?观察DE段,它在第一步逆时针旋转了α,第二步逆时针旋转了β,第三步逆时针旋转了γ,最终绕了一圈,回到了原来的方向,既然是绕了一圈,也就是说旋转了360°,即 α+β+γ=360°,也即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得到了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以后,因为每个顶点处的内角与外角互补,所以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是3×180°,因而得到内角和是180°.上述过程的实施非常简单,不需要教材中的辅助线等工具,并且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多边形,包括凸多边形和非凸多边形的情况.
先来看看凸n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将一条线段分成(n+1)段,用同样的方法,经过n步将线段绕不同的点旋转一定角度,就可以得到一个凸多边形(当然要求旋转的角度和线段的分段要适当),因此凸n边形的外角和360°,从而得到内角和是(n-2)×180°.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构造多少条边的凸多边形,其本质都是最后一段旋转了一圈,而每一次旋转的角度都是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因此凸n边形的外角和总是360°,这就是对多边形外角和的直观认识,这样理解外角和还有以下两个好处.
图5
第一是只要适当定义外角,上述结果也可用于非凸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对于非凸的多边形,一般来说,不能通过在某个顶点处作对角线,而将多边形的内角和归结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如对于下面的非凸六边形(如图5),无论从哪个顶点出发,引对角线都无法将它切割成几个三角形,因而中学教材中的方法不适用于非凸多边形.但只要稍微调整我们的方法,就能得到非凸多边形的外角和和内角和公式,事实上,只需要注意旋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还是顺时针方向即可.我们以图5中的多边形为例,来看看具体的步骤.我们不妨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从而顺时针方向就为负方向.在第一步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了α度,记为+α.在第二步时,沿逆时针旋转了β度,记为+β.在第三步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γ度,旋转的方向与前面相反,因而记为-γ.同理,第四步,因为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θ度,记为-θ.第五步和第六步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应为正向.观察整个过程,最后的结果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了360度,因此有.一般的,對于任意的n边形,我们有外角和公式∑ni=1(-1)γiθi=360°,其中γi=1, 若第i个顶点处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1, 若第i个顶点处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有了上面的外角和公式以后,再利用内角与外角互补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得到任意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第二,该方法可以从离散情况推广到连续情况,甚至既有离散也有连续的情况.仔细分析刚才的过程,发现多边形的外角本身具有重要的几何意义,在每个顶点处,我们是把直线弯曲一定的角度,从而得到两条邻边,而这个弯曲的程度,就是这个顶点处外角的度数,换句话说,多边形的外角衡量的是直线在这一点的弯曲程度,在微积分和微分几何中,曲线的弯曲程度是用曲率来衡量的,既然外角和曲率都表示的是曲线(直线是特殊的曲线)的弯曲程度,因而它们具有同样的几何意义.将多边形的外角换成曲率,求和变成积分,就应该得到∮kds=2π.事实上,上述公式正是微分几何中的Gauss-Bonnet公式,详情可参考[2].即在R2的一条光滑简单闭曲线上,曲率的曲线积分是2π,因此把多边形的外角理解为曲线的弯曲程度,可以方便地把初等几何学与现代微分几何学联系起来,当学生以后学习微分几何学时,可以很直观地理解曲率与Gauss-Bonnet公式.
在∮kds=2π中,我们要求曲线是光滑的、简单闭曲线,简单指的是曲线除了首尾相接以外,再无其它交点,光滑指的是曲线的方程在每一点可导.当然上述公式也推广到按段光滑的简单闭曲线,假设曲线由n段按段光滑的曲线Li(i=1,2,...,n)组成,其顶点为A1,...,An,顶点处的外角分别为α1,...,αn,则Gauss-Bonnet公式可表示为∑ni=1∫Likds+∑ni=1αi=2π.特别地,如果曲线的每一段都是直线,即k=0,则上式又回到了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2π这个简单的公式.
刚才讲到的Gauss-Bonnet公式针对的是平面曲线,其实Gauss-Bonnet公式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曲面上的曲线.假设区域D是曲面上按段光滑曲线L1,......,Ln所围成的区域,为简单起见,不妨假设D是单连通的,则曲面上的Gauss-Bonnet公式为∫DkdA+∑ni=1∫Likgds+∑ni=1αi=2π,其中k是曲面的Gauss曲率,kg是曲线的测地曲率,D是曲线所围成的区域.假定n=3,kg=0,即Li都是测地线(可简单地看成平面上的直线),则∫DkdA+π=∑3i=1(π-αi),右边是曲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如果曲面就是平面(k=0),则上式就是中学教科书中的结论,即平面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如果不是平面上的三角形,则其内角和通常不等于180°.当k>0时,内角和大于180°;当k<0时,内角和小于180°.例如,球面上的三角形,其内角和大于180°.而马鞍面上的三角形,其内角和小于180°.关于球面上的Gauss-Bonnet公式,详情可参考[3][4].
综上所述,在给中学生讲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除了按照教科书中的讲法来讲之外,还可以从曲线弯曲的角度来先讲外角和,再根据外角与内角互补的关系,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这样讲有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非常直观.不管是几边形,它都是一条线段经过若干次弯曲以后,绕了一圈,重新回到原来的方向所得到的图形.每一次弯曲对应多边形的一个外角,而绕一圈意味着多边形的外角之和为2π,再由外角与内角互补,得到内角和为nπ-2π=(n-2)π.第二个好处是,上述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公式不仅适用与凸多边形,也适用于非凸多边形.凸多边形的内角和可通过三角剖分得到,而非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不能通过三角剖分得到,因而上述方法将凸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推广到了任意多边形.第三个好处是将外角理解为曲线的弯曲,可以将多边形外角和公式推广到按段光滑封闭曲线的Gauss-Bonnet公式,使得学生在学习微分几何时,可以快速地理解Gauss-Bonnet公式的直观意义,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供有余力的学生思考.第四个好处是可以让学生知道,除了欧几里得几何以外,還有非欧几里得几何.在非欧几里得几何中,三角形的外角和与曲面的Gauss曲率相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彭家贵,陈卿.微分几何[M],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陈省身,陈维桓.微分几何讲义(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S.S.Chern, A simple intrinsic proof of the Gauss-Bonnet formula for closed Riemannian manifolds, Ann. of Math.,45(1944), 74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