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民办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3-09-12祝丹

科教导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祝丹

摘要 民办高等教育是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挑战。民办本科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优化其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行业、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基于当前“中国特色学徒制”背景,探析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5.009

1民办本科高校与中国特色学徒制

在过去20年里,我国民办高校的数量增长了17.6倍,在校生规模扩张了50.6倍[1]。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民办本科高校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实践,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一种基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试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至此,“中国特色学徒制”首次被正式提出。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也是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其核心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中国特色学徒制具有双元育人、双重身份,交互训教、工学交替,岗位培养、在岗成才的基本内涵[2]。当前民办高校应抓住契机,从中国特色学徒制视角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研究与探索可持续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2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2.1知识更新带来的挑战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和挑战。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3],这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另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企业需要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综上,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变化,工商管理领域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民办本科高校有义务和职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掌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2.2实践能力带来的挑战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做到产业协同[4]。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特别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对提高管理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但目前学生实践的机会并不充足。一方面,实践教学的资源限制,导致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来提供充分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很多实践教学仅仅是模拟实践环境,而非真实的商业环境,学生无法真正地了解企业运作的复杂性。综上,实践机会有限使得学生只是在理论上学习了管理和创新的基本概念。

2.3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面对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跨文化的视野和能力,以适应国际化的市场和企业运营需求,而且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法律、政治环境、市场规模、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育培养方面,不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还需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下的商业运营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全球化思维能力。

3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3.1市场需求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民办本科高校在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时,应注重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而在现实中,许多民办高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人才培养与企事业单位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

3.2师资结构不健全

我国多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中提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湛,而且具有双师素质[5]。然而,多数民办本科高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缺乏双师型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用,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对行业趋势的把握。

3.3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隊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工商管理领域,实践教学需要的设备和场地投入相对较大,很多民办本科高校缺乏这方面的资源。另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质量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3.4教学模式僵化

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的时代,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而现在很多民办本科高校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现有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即使现在很多民办本科高校开始注意到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仍旧存在许多不足,没有与时俱进。

4工商管理专业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复杂,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遵循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环节,基本可归纳为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业评价体系5个必备要素[6]。因本研究讨论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已明确,故而从另外4个要素进行讨论。

4.1明確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除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挑战和变化,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要时刻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帮助制订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企业是学生实践的主场所,是学生就业的主方向,必须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将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此外,在工商管理领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应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要求,并在学习和实践中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

4.2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民办本科高校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时应当注重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需要突出“职业性”与“高等性”,以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优秀人才的需求。

首先,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和市场趋势。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应该随之变化。通过设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变化,掌握市场趋势,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其次,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通过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最后,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随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市场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4.3推进校企双主导办学模式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校企双主体育人,校企各自发挥育人优势,紧密合作、深度融合[7]。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职业教育,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资源,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首先,民办本科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双主导的办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掌握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其次,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完善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校期间和企业实习期间都应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需要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协调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后,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跟踪和服务,实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和企业实习期间需要得到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安排、职业规划等方面。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跟踪和服务,与企业密切合作,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4强化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

民办本科高校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这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多元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民办本科高校应该建立多元评价的机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表现、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评价范围。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以便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更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反馈和解决。通过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5结语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实践能力需求的提高、全球化趋势的日渐明显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民办本科高校作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生力军,有义务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当前,民办本科高校应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视角下,在探索中求发展,不断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青年课题“广东民办高校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施可行性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参考文献

[1]罗先锋,窦锦伟,黄延梅.普及化阶段我国民办高校的机遇、挑战与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20(9):43-48.

[2]赵鹏飞,刘武军,罗涛,等.现代学徒制中国实践、国际比较与未来展望[J].职教论坛,2021,37(12):6-11.

[3]陈益丹.智能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数字化转型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24):121-123.

[4]张云,向琳,胡艳.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视角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2):110-114.

[5]罗晶.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3,36(1):72-74.

[6][7]左宇希,徐涵.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实践向度与模式构建——基于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23(2):94-103.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